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董宇辉宣传四川文案。董宇辉讲苏轼,李白,杜甫

2023-06-12 09:16 作者:永远追梦的一颗心  | 我要投稿

董宇辉宣传四川文案。董宇辉解读《苏轼传》、《李白传》、《杜甫传》。


我们低估了四川,

低估了它隐藏在熊猫、火锅、麻将之下的魅力。

人声喧闹的市井茶铺,茶客用阵阵茶香传达生活真谛。

云海之上的峨眉金顶,信徒用充满禅意的方式感悟生命。

街头巷尾的热辣美食,那是巴蜀生活的热情与烟火气。

冠绝蜀地的贡嘎雪山,那是四川之巅的高洁与神秘。

立于天堑之间的剑门关隘,以巍峨险峻守护万家安宁。

穿越大巴山区的白色巨龙,用中国速度谱写人类传奇。

岷江江畔,太守李冰开山治水,前人智慧历经千年依旧滋养天府之地。

研究所里,我辈栋梁推陈出新,当代科技化为震天龙吟刺破苍穹守候一方平静。

仰望青铜大立人像,对视之间,穿越阵阵迷雾触摸遥远的古蜀文明,

耀眼的太阳神鸟诠释着古蜀人对光明的追求与崇敬。

走进卫星发射基地,轰隆声里,冲破层层大气探索未知的宇宙星际,

先行的卫星承载着新世纪人类对宇宙的憧憬与追寻。

这片巴山蜀水,天府之地,

滋养传统文化,孕育新兴科技,

充满远古底蕴,亦有当代活力,

股股支流汇进大海,漫天繁星点亮夜空,

四川,在48.6万平方公里间,为我们埋藏点点惊喜。



四川到底有什么了不起?

不过是毗邻七省、蜀通九州的沃野千里,

拥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九曲黄河第一湾的天府之国而已。

四川到底有什么了不起?

不过是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物华天宝之地,

是上天遗留人间的秘境,无数人心目中的诗和远方而已。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

轰动世界的三星堆闪烁着巴蜀文明的神秘,被列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自古文人皆入蜀、天下文章出四川。

这里是李白、苏轼、司马相如等一众文豪的出生地,诸葛亮、杜甫、陆游等一批名士在这里完成自我的登峰造极。

击败霸王项羽,建立大汉王朝的刘邦以这里为根基,挺起民族脊梁,舍生取义、英勇出川的壮士以“宁战死、不后退”的精神守卫每一寸土地。

所以,四川到底有什么了不起?

它不过值得每个人一生中都来上几次而已。



不至巴蜀,不识中国。

单以“人如地域”这四个字去摹画一方水土,

难免落入以偏概全的窠臼。

四川民风,兼采南北之长。

四川的朋友,该怎么形容最贴切?

他们安适逸乐,闲来一盏清茶,心性散淡的“世外仙人”;

他们侠肝义胆,向来敢爱敢恨,直言不讳的“江湖儿女”;

他们怀古幽情,时有旷世之才,名冠京华的“文人骚客”;

他们忠勇无畏,民族存亡绝续时刻,挺身而出的“英雄好汉”。

论人文渊薮,司马相如、李杜三苏,

异彩纷呈层出不穷,文冠天下流水不腐,古有“文宗自古出川蜀”的说法;

就家国天下,军需补给、壮士出川,

热血洒遍江淮河汉,威名播于五岳三山,打出了“无川不成军”的名号。

四川人民不但有“竹杖芒鞋轻胜马”的进取和实力,

更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和勇气。

这里并没有什么所谓的“快”“慢”之分,

确切形容的话,恰恰是四川人民对生活的“懂”与“爱”。

无论什么身份,不管什么职业,

他们始终抖擞着倔强、坦率;洋溢着奋斗、激情;

丰盈着爱恨、善美;当然也缓解着焦虑和疲惫。

此次的甄选之行,我们来到了天府四川。

与大家一同领略蜀中山川风物、文化精神哺育和滋养的烟火人间。



董宇辉解读《苏轼传》

李冰治水,开山凿渠,滚滚的岷江水涌入成都平原灌溉大概1000万亩的土地,从此“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物产丰富,所以这里有可称天府之国。天府之国这个说法第一次是在诸葛亮的文章里头出现。当然也是他的不懈地努力让大家过上了足够富足的生活,人们在茶饱饭足之余才有心思去学习其他的东西。对于成都,对于四川的贡献同样大的另一个人叫文翁,如果现在有熟悉当地的朋友知道这里还有叫石室中学,那个就是文翁石室。文翁兴办官学,所以自西汉以后,整个四川蜀地的人才就不断地涌现。那这里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就是三个直到现在的中国诗词整个文坛上仍然大名鼎鼎的人物,第一个苏轼,推荐苏轼推荐什么?推荐苏轼其实推荐的就是四川人的精神,就是慢生活和一种乐观豁达。苏轼我们所熟悉的特点什么就是享受生活、怡然自得。慢生活其实是川渝地区的一个特征,慢慢做,慢慢吃,慢慢地享受一壶茶,慢慢地享受一次午后的阳光,所以川渝地区喜欢用这个美食犒劳灵魂。你看我这两天推荐食品的全都是这个食物本身做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食物做成了这个老字号,川渝地区人爱吃这种性格,就已经完美的体现在了苏轼他这个人的身上。苏轼年少时期自眉州去了京城,年少出名,但是他一生被贬三次,他本身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我们对于那种特别有才华的人,能接受他的人生剧本永远都是出道即巅峰,然后起步就冲刺,从此飞黄腾达。因为一个特别有大才的人,他是无法接受自己一生不顺遂,无法接受自己一生太平凡了。但是苏轼屡次被贬,他是一路被贬一路吃,别人是一路被贬一路哭。首先他被贬黄州之后,大家知道他写的“卯酒困三杯,午餐便一肉”,所以他在黄州发明了东坡肉。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所以出了这个东坡肉。一个真正热爱生活的人是无论处于人生的什么境地,都会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后来他又被贬到广东惠州,他到了惠州之后又发明了另一个东西就是大家所熟悉的羊蝎子。别人不要的,上面肉已经非常少的羊脊骨插在架子上进行烤,淋上酒和盐,然后怡然自乐。苏轼在惠州还找到另一个好吃的就是荔枝,所以他在那里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我好奇是不是这个香甜多汁的荔枝抚慰了他当时那个困乏感觉又非常疲倦的心,但是一个真正强大的人是不会被打倒的,即使他熬过非常难受的黑夜,即使他被无数人否定,即使他一个人要面临生活中的很多别离和失意,但是强大的人不会被时局所打倒,强大的人也不会被身边的小人所困住,强大的人他始终会展现自己人性中的至善、至纯、至真、至美的那一面,他会一次次崛起,这就是非常想给大家推荐的苏轼。苏轼的特点就是第一个叫热爱美食,第二就是从容且豁达。刚才讲了,如果人生不能一帆风顺,那我们如何向后代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如果始终都未如愿,那我们要如何过好这一生,其实是每个人可能会面临这些问题,不是说你学习成绩好就能考上特别好的大学;不是说你考上好的大学就能有特别好的工作,也不是说你进入好单位你就能迎来好的发展;甚至说不一定你做的工作很有价值你就能得到别人的认同。我们始终人生有无数个不如意,但是面临这些不如意的时候,你要怎么面对它?你要怎么理解它?你最终要怎么战胜它?苏轼给了我们一个答案,被贬黄州,他仍然能够写出《定风波》这样的词“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我觉得能够拥有这样豁达心情的人,他是能接受生命所给予他的一切结果的,他也能接受老天爷给他的任何奖赏或者是惩罚。他活得已经超过了自我,他活得已经超过了现实,这样的人是不可能被打倒的,这样的人也因此具有了极强的人格魅力。因为我们都渴望成功,我们都惧怕失败,我们都渴望赞美,我们都惧怕被批评,我们都渴望飞黄腾达,我们都无法接受碌碌无为,就是我们总想控制生命,因此我们总是被生命所控制。苏东坡给了我们另外一种人生的版本,“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面对人世间的这个世态炎凉,苏东坡可以说出“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他绝对不是天生的那种没心没肺的人,因为他能写出那么细腻的词儿“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他能写出那么细腻的人,他一定不是一个神经大条的人,所以他不是说天生的乐天,他是有巨大的智慧在学会和自己调解,没有在深夜中辗转反侧、难以难眠的人,是无法坦坦荡荡地说出自己的人生的。他热爱生活,所以他可以在贬到任何一个地方,他都可以发现好吃的,即使被贬到儋州,人生都到了那样零落的时刻了,他仍然能发现生蚝好吃,给自己孩子写“生蚝特别好吃,千万别让别人知道。”他有那么一份童心去面临生活中的黑暗和苦难。还有一个就是苏轼特别有人情味儿,我们喜欢苏轼是喜欢他什么,喜欢他当年第一次在开封,高中进士要去凤翔任职的路上,他的弟弟子由,从开封把他送到了渑池,他能写出“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就是你人生就像这个大雁在地上落的一个脚印儿一样,很快就消失不见了。年少时期他就有这样的心态去面对,他也有那样浓厚的情谊去纪念自己的弟弟。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被贬之前关在监狱里,可能他已经觉得在人生要走向尽头的时候,他仍然写的是来世仍然要与他的弟弟为兄弟,所以他是一个真情实感的人,他不是一个不近人情的圣人,他也不是一个流于世俗的一个俗人,他真实可爱。我们又知道他后来在密州的时候,他当然写过《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他能写出那种豪迈的诗词,但是他也可以在这个喝醉酒的时候兼怀子由,他也可以写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彼时的兄弟两人,一个在河南,一个在山东,已有七年未见,他能用这样美好的词儿,你想夜来喝醉,一个这么可爱的人喝醉了不吹牛,他想弟弟,他写词儿,他也可以在正月二十的晚上,大家想古代正月二十,那应该还是年味最浓的时候,古代不出正月都是年。他能在正月二十的晚上,忽然梦中惊醒,然后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十八九岁的时候在四川眉州人群中,一眼看到的那个亭亭玉立的少女陪他一起走到了京城,走过了人生的繁华,却没有陪他走到最后。于是大家想到现在的歌词唱的,真的特别好,叫“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后啊”,是不是那种感觉?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后,所以他能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我时常在想苏轼当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一个乐观的人,一个可爱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有人情味儿的人,一个因此值得我们尊敬且值得我们学习的人。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董宇辉解读《李白传》

关于李白出生地是在哪儿,大家不用再纠结。学术有不同的说法,不同时期学界的结论可能都不一样,甚至有一天说李白在其他的地方,我们也不争论。但是大家现在的共识是李白小时候在这个四川江油生活,后来到十几岁离开蜀地,大家后来会发现在这里成长的人都有一份性格中天生的豁达与乐观。我觉得这种豁达与乐观,就是旁边这一汪岷江水涌向成都平原灌溉千万亩的土地,沃野千里,物产丰富,人从小就不缺吃穿,所以就有那份豁达。李白骨子里的浪漫是中国人深嵌在基因里的,你可能不会有信仰,你也可能不会有历史知识,你可能不懂天文地理,但你一定能够说出几句李白的诗“儿时不知月呼作白玉盘”,你想象这是一个富二代啊?你儿时不知月呼作白萝卜,人家呼作白玉盘。离开这个蜀地之后,他第一次去拜会李邕,那个时候没有等来发展的机会,人只觉得他年少轻狂,所以他写了一个“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别看不起我,三四十岁依然一事无成,但是他每天在坚持自己的理想。一个人直到经历了多少次失败才会向生活认输,李白给的答案是永远不会认输。Never surrender,Never give up,就凭这份少年之气,我觉得镜头前的每个朋友和镜头前所有家长的孩子都应该去读这本书。我们也特别熟悉,就是他后来虽然娶了宰相的孙女,但是也没有迎来自己仕途的大发展。他始终在被家人的奚落中,然后找不到自己的信心,有一天奉诏入京,于是他写了“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一个极其具有才华的人,在那个时代就应该被得到赏识,就应该有发展机会,就应该飞黄腾达,就应该为天下苍生去服务,去做贡献,去贡献自己的智慧。他觉得自己迎来了自己的时代,就像一个浑身充满力气的一个将士,觉得自己要百步穿杨,要百发百中,要驰骋沙场一样,结果到了长安,唐玄宗每天让他写歌词儿。想一想那个时代的流行金曲,全部都是词李白,曲李龟年,就是这种感觉,对吧?你想一想他是要“达则兼济天下”的,他是要“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结果你让他每天写歌词,他坚持了几年,真的坚持不下去了,你想他为什么会让高力士给他脱靴,就是心理藐视你这些权贵,就是看不上你们这些人,就是觉得你们没有才华,还站着那样的位置,却没有为天下苍生做出该做的东西。所以他在那一段时间长安里他可能是不快乐的,我们都知道他写过“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那是在长安的兴庆宫,他最后离开了这个长安,离开了那个梦寐以求的地方,离开了他从小就渴望的地方,离开了他为之奋斗了那么多年的地方,你知道当一个人和自己的理想擦肩而过的时候,他是多么难过的吗?所以当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时候,他去了这个洛阳,我们也知道在洛阳他第一次见到了他的小粉丝杜甫,他在洛阳人群中,大家想一想那个特别热闹的画面里头所有当时有才华,然后有社会影响力的一群大v在一块儿互相聊天,吹牛喝酒,杜甫就像一个谦卑的孩子,像现在谦虚的年轻人一样站在旁边,然后听着一群大佬在聊天。那是他们的第一次相见,一个比另一个大十几岁,但从此中国文坛上两个特别闪耀的星星终于碰撞在一起,他们俩的相识直到现在仍然被人们所津津乐道。当然我们也知道李白后来在那里不快乐,他也写下了《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所以说如果你要记住李白,你当然首先记住的是他的浪漫,但是你最后记住仍然是他的少年之气,没有得到机会后来流落各地。然后跟着永王李璘去造反,差点把头都砍了,结果迎来天下大赦,然后大家于是就记住了下一个叫“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他觉得人生要迎来新的机会,在最后安史之乱要被平叛的前一年,60岁的李白穿上浑身的铠甲,想要上阵杀敌了。一个60岁的老人在那个时代以当时的医疗条件和生活条件,而且他常年饮酒,大家能想到他的健康状况,但这个时候他仍然有一个少年般的心,你身边如果有一个四五十岁的男人整天跟你聊理想,你会看得起他吗?就你身边如果有个五六十岁的人,每天还如少年一般给你讲理想,你会看得起他吗?你会骂他疯了,你会觉得他傻子,你会觉得这是脑子不正常。不好意思,少年真的可以在60岁的时候还换上一身戎装,然后准备赶赴沙场,然后杀敌报效祖国,那一年他60岁。当然他走了没多远就生病了,抵达金陵就是现在南京,又从南京最后到了安徽,最后死在了安徽的当涂山。大家也知道为什么他要去安徽,因为那里有他的偶像谢朓。谢朓当年在那里任过职,所以他写的“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中间小谢又清发,小谢就是那个谢朓。所以他不是傻,他不是脑子有问题,他不是大挑,他不是说浪漫的不接地气,他经历了那么多次的挫折,他与理想擦肩而过的人可能是会用一生去悔恨的,但这个人没有,只有年轻的将士才会悔恨过去,真正充满了理想和热血的人是会在深夜里收拾好精神,整理好心情,等到第二天黎明再次冲入沙场。


董宇辉解读《杜甫传》

 我特别希望镜头前的每一个人都能给孩子从小就让他多读一些杜甫。我们刚才说读李白是读少年之气,一个从小养尊处优的人是可能一直有少年之气的。我刚才说让大家读苏轼,一个有着非常良好的家庭教育的人,有着非常良好的心态的人,他可能会有苏轼这样的豁达和智慧的。如果命运给了你一个特别差的牌呢?如果他让你特别年少的时候衣食无忧,但是却在自己正要走向社会的时候开始家庭情况一落千丈呢?如果他让你祖上代代为官,然后一直蒙荫庇佑,结果到你这一代却家道中落呢?如果他让你自己才华横溢、落笔成诗却始终得不到一个机会呢?他在长安考了那么多年,结果奸相李林甫一直以“野无遗贤”为由,让一代人失去了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你那一刻是否还能够如有杜甫那样的可爱、单纯的、至善、至美、至真的心?我每次一想到杜甫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个时代是需要杜甫的。我们这一代人,或者说甚至在我们之前80后这一代人,这两代人是在好莱坞的电影,是在泡沫剧,是在奢侈品巨大的LOGO和广告下长大的,在我们很多人这一代人的心里头财富就等于成功,好的工作机会就等于出人头地,只要有足够多的钱,你仿佛就赢了人生,仿佛赢了所有人一样。拜金主义或者是物质主义已经成为了一代人精神上真正的这个主宰力量。我不是反对你过得好,我希望你过得好,但我希望你要记住永远比财富更重要的东西。我希望你飞黄腾达,我希望你腰缠万贯,我希望你日进斗金,但我希望你知道身边爱的人和你的精神世界的丰富程度远比今天吃什么,穿什么,住在哪里,开什么车更重要。中国的文脉不会断,因为有杜甫这样的人,中国人的精神也不会中断,因为有杜甫这样的人。他是一生都没有迎来特别好的机会,年轻时候他也年少轻狂过,他也曾经策马奔腾过,他也鲜衣怒马过,他也游遍大江南北过,他壮游十年,他可以在山东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样的好的词儿。当然呢,他后来也在长安那么多年,始终等不来一次机会,穿着破的衣服,然后骑着一个野驴,每次到山上挖草药材,换点钱与那些王公大臣们混在一起,甚至都不喜欢的人,但只为了谋命。他后来离开了长安,然后因为安史之乱照顾不好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大家想象一下当时大唐盛世啊,灯火通明,夜夜笙歌,结果我们可怜的满腹才华的诗人经过临潼的时候,他写的是什么?他写的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一个崇尚财富的社会里人的眼睛永远是向上看的,是巴结逢迎上面的人,是尊敬并且钦佩那些富有的人,但是他不会,他写的是“出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普通百姓怎么办?而且大家很少有人知道这首诗叫做《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他回到家里之后,年幼的孩子彻底饿死了。自己过得那么惨,仍然能够想到别人的人,这不是悲悯,这其实才是这个民族自古以来读书人或者叫仕人从未断过的一份精神,这是脊梁。这个真的不能断,这个断了以后我们的孩子得过怎么样的日子。然后我们也知道的是,后来虽然离开了长安,离开了他所有的那些机会,虽然他曾经“麻鞋见天子”迎来了自己能够上言建策的机会,但是失去了,他跟李白是一样的不幸,他们失去了自己人生唯一的机会。他在天水的时候还写下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他在《天末怀李白》那里写了“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就如果你要写好文章,你就得过得惨。一个都流落在外自己命都保不活的人,他那刻仍然会牵挂其他的人。人性有时候就会有那些自私和黑暗的地方,所以杜甫就像一个镜子一样,“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但只有以人为鉴,你才知道如何修炼和成长。我非常庆幸我的偶像,他的人生里有几年短暂的时光能够在成都生活,人只有在放松快乐的时候才会关注身边的自然,才会写“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只有在放松的时候才会写“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才会写“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虽然他也有看不惯的地方,“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他的意思就是你不配谈这个,这个是皇帝听的。当然我们也知道他人生的后半生,他能够在重庆夔州的那个山顶上,然后经营了40亩田地的时候,仍然写出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一生都苦于不得志的人,一生连饭都吃不饱,肚子都裹不暖的人,他应该落入俗套,他应该见钱眼开,他应该见饭就吃,他应该巴结逢迎,他应该堕入泥土,他应该流于俗气。你是不是这样想会理解,就你都过得惨成这样子,你还要什么细节?你就过得和这烂泥一样,他不会的。随便,我就不会,我永远不会。当然我们也知道,后来在长沙街头遇见了当年一起在京城里熟悉过、共事过的诗人李龟年。《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后来死在耒阳的那个船上,他的一生可能是悲惨的,但他的一生绝对不是卑微的。可以悲惨,但不卑微,他可以是平凡的,但他不是流俗的,他可以是贫穷的,但是他绝不低贱,因为他有骨气,因为他有脊梁。


宇辉寄语高考生

 可能你们从小都听到很多话说等你考上大学就轻松了,或者说等你读完高中,人生就会走入一个相对来说舒适的区域。不要太执着于这个观点,就是高考只是你漫长人生的中非常小的一站。而且从长远的角度去看,如果在一些特定的领域,其实学历和成绩的作用甚至没有那么大。对我个人坦诚来说,其实我当年的目标可能是一个更好的一个外语学校。因为我当年的志向是一个外交官,最后阴差阳错,人生很多时候这个结果不是得偿所愿,其实一开始就是阴差阳错,但是阴差阳错不是差,阴差阳错是另外一番风景。你也不知道遇到什么,所以持续地学习,持续地阅读,持续地表达,持续地记录,我相信一个人的能力成长是不断向上走。但是如果你把高考当成终点的话,很多人一辈子的知识巅峰真的就是18岁那一年6月8号的晚上,从此之后他的所有知识量一路在下降。所以不要把高考结束那天当成终点,当成你爬山过程中能停留的一个地方,歇歇脚就行,然后享受一个人生漫长且美好的假期之后,开始你的人生旅程。大学你把你的图书馆利用起来多好。享受人生,但是请持续攀登。


最吸引人的是四川的文脉

一个城市能够同时聚集了美景和美食,其实背后就是自然和人文。因为美景很多时候是自然形成的,鬼斧神工,它可能没有办法人造。美食的背后其实是一代人休养生息,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一个爱吃的城市一定是非常可爱的,所以它历史悠久,人文丰富。大家熟悉的火锅时间并不很久,辣椒其实在传统的中国历史不是太长。但是四川的各种小吃,以及他们的其他的东西,尤其是饮茶的文化真的源远流长。我印象更加深刻的,我对四川的喜爱是四川的文脉。大家在旁边都能看到源源不断的都江堰的岷江水,如果它灌入成都平原的话,那自然会让这些地方变成天府之国。所以它物产丰富,气候也因此温润,当一个地方它农业产出非常的充足,人的生活相对来说安适一些,舒服一些,自然就会有多余的情绪和时间去感受自然,感受人文,去表达内心,去触发想法,所以吸引我的就是这个地方的文脉特别重。


都江堰

 中国的文化里头讲究一个共处共处和谐。我们说“上善若水”,为什么?因为水利万物而不争,依水而建,因水而兴,然后也长期与水保持非常好的关系,因为水让一座城市发展的更好,都江堰绝对是一个典范。它代表的其实是中国人的一种智慧。自大禹治水开始,堵是解决不了问题,只有疏导才能解决问题。所以第一个就是中国人面对现实问题。一个务实的坦诚的态度,就是解决不逃避。第二个,古法的这种开堰口,他们应该用柏油把石头烧热,然后用凉水激,这种方式山体不受破坏。而且都江堰的养护成本一直都特别低,每年到旱季的时候,清理河道里的石头就行。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长时间的收益,因此这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一个行为。第三个,这一江水源源不断地涌向成都,所以这里成为天府之国。





为什么都江堰可以用2000年?大家知道不?因为这就是它的设计智慧。李冰父子俩,他们曾经在设计这一块儿的时候,当年因为没有大的这种炸药的爆破,也没有大型的挖掘机去挖,所以当年是怎么把那个山开一个口儿呢?就是把那个松油浇上去烧,把石头烧得很热的时候,凉水一泼,热胀冷缩,这样硬把那块山给烧开了。它不会存在炸药炸或者大型机械把旁边的山体也弄松动的原因。所以旁边的岩石没有被破坏,仍然很结实。你看笨办法是不是聪明办法,笨办法才是聪明办法。只有一个连续服务了2000年的水利工程,就是都江堰。当年在申遗的时候,都江堰上面还修了一些索道,就把它全部都拆了,你要是上面有人工做的东西就不能申遗。然后到宝瓶口那块儿,水大的时候就把脏的水和大的石头就甩到外江去了,水小的时候就从内江流到了成都平原。两千年来为什么叫天府之国呢?就是因为这个水利工程,所以你知道水利工程修好了真的太牛了,你说这有没有拦的大坝?没有。有没有特别高深设计的这个难度?其实普通人都能看得懂,但就是你想不到啊。

董宇辉宣传四川文案。董宇辉讲苏轼,李白,杜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