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2023-05-03 16:46 作者:woshi卿安i  | 我要投稿

一、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重大成果 毛泽东讲到:“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需解决的问题。”(1938年10月14日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复杂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以分为三大块要素: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 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践 3、 中国传统文化 这三个要素的相互关系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为什么要中国化?其一,辩证地看,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真理

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真理,而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结论是针对西欧无产阶级革命所作出的结论,也就是马克思具体结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问题,这些运用的100年之后的中国就不一定符合中国的国情,所以需要中国化。其二,马克思主义是源于西欧文化的语境下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是具有很大的

差异性

,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时要按照中国的实际的思维特性进行改造和升级,这决定了马克思主义需要中国化。其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很大程度是比较抽象的、比较深奥、比较思辨,在中国经济文化水平比较落后的国家,人民群众知识水平和文化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在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候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

推广运用传播

。 这三个原因说明马克思主义是需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需要和

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起来

的,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是一个

实践化

的过程。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中国实际,形成特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去改造中国的实际,完成了中国的经验。所以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改变了中国主要是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的实践的过程中取得了成功,改变了中国的实际,取得成功的经验,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前面我们提到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源自于中国的传统文化

,原指是一种严谨的治学精神,毛泽东将传统文化里面的术语进行了一个创造性的转化,成功地运用传统文化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需要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找到在中国传播、运用和发展比较恰当的形式。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毛泽东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尤其是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毛泽东思想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鲜的、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关于中国革命和中国建设的理论创新和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1、中国革命的道路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毛泽东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了一条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基于社会主义革命的力量一般是马克思主义基于理论上的设想,马克思、恩格斯在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时候,更多的是强调通过暴力革命的手段来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第一个从理论变为现实是在苏联十月革命中完成的,苏联的十月革命正是继承了马克思的这样的设想。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一条非常重要的创新之路就在于基于中国实际基础之上,我们开启了一条非暴力的和平革命的道路,这是毛泽东思想的巨大历史贡献。3、中国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

的艰辛探索。1956年以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去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努力的想去突破苏联模式的窠臼,在这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因为我们主观和客观原因的限制产生了一些严重的后果。

但是这艰辛的探索是极其宝贵的财富,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开辟和后续发展提供了四个方面重要的作用:第一,

物质基础

——

比较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

。对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国家在军事工业、航天技术等方面已经步入了世界先进的前列,这些都与毛泽东时代的奠基性贡献分不开的,毛泽东时代“两弹一星”的重大成就。毛泽东时代也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这为我们改革开放之后的经济腾飞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第二,

制度保障

——

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都是毛泽东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所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今天仍继承和发展着。第三,

理论准备

——

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现代化思想

等。毛泽东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过程中,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正确处理影响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等,这些理论的思想与火花,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仍具有积极的价值与意义。第四,

宝贵经验

——关于

社会主义建设

正反两方面

经验。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经验,尤其是失败的经验更加弥足珍贵。恩格斯说过:“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失败是我们经历了惨痛的教训付出沉重的代价以后所取得的,经过我们科学的理论总结而得到的宝贵财富。

(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1、毛泽东思想的普遍性和指导性意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原理和科学方法的恒久性价值。

2、毛泽东思想中的若干内容对于当下实践仍然具有直接意义。毛泽东追求和倡导的中华民族重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远大理想(中国梦)——站起来的问题,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等等,依然是中国人民不断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将长期激励和指导我们前进。

通过我们以上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近代发展史,在马克思主义的运动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毛泽东思想都留下了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如何科学把握,树立正确的理论立场和科学的认识方法。

二、科学评价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的意义和方法

(一)为什么要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意义是什么)

毛泽东逝世后的国内外动态

“文革”结束后,在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认识问题上,

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

:一种就是“两个凡是”认为“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另一种是借口毛泽东晚年犯了严重错误,全面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和指导作用。这两种态度都是没有把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

对待“两个凡是”,邓小平指出,“两个凡是”不仅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而且如果毛主席在世,他也不会承认“两个凡是”。对待后者,邓小平指出“毛泽东同志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立下的伟大功勋是不可磨灭的”,“我们必须世世代代用正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

国际上很多国家和政要在观望如何对待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这可以从上述法拉奇采访邓小平所问的问题中看出。她还问到:毛主席纪念堂不久是否将要拆掉?邓小平:我不赞成把它改掉。已经有了的把它改变,就不见得妥当。这是不妥当的,如果改变,人们就要议论纷纷。现在世界上都在猜测我们要毁掉纪念堂。我们没有这个想法。在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同中央同志谈话时强调“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掉了这个旗帜,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

要正确科学评价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是因为

1、毛

泽东思想的的历史地位是在中国革命、建设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是由历史发展所综合决定的,是任何个人或集体都无法撼动的。从多重维度看具有其独特而具有

决定性作用

影响。

2、

毛泽东思想在

当代实践

中的影响。毛泽东思想并未随着毛泽东本人的逝世而消失,而是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被继承,并在当代中国实践中不断发挥着重要影响。

  美国毛泽东研究专家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表述到“毛泽东的声誉将不会最终长眠。随着毛泽东这一栋一百多年的大树逐渐老去,包括它在内的大森林却展现出新的光彩和形状。每一代人,无论是成长于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独占掂量毛泽东的价值。”

澳大利亚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毛泽东研究专家尼克奈特对毛泽东思想作了比喻,说毛泽东思想在当代仍然具有它的价值,毛泽东思想在当代的影响就像棱镜一般,具有多元性。每当棱镜的一面发生转动的时候,它所折射出来的光景都是不一样的。毛泽东思想在当代中国具有多元的影响

3、如何评价毛泽东思想在当代中国是一个重大的

政治问题

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有一个怎样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仅仅涉及到毛泽东同志个人的问题,这同我们党我们国家的整个历史分不开的”而且

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历史,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的安定,也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不仅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怎样科学评价历史人物和毛泽东?

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1、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2、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和方法

3、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怎样科学评价毛泽东?

1、

党中央领导人的评价

邓小平:对于毛泽东的错误,不能写过头,写过头就是给我们党抹黑,也就是给我们国家抹黑。这是违背历史史实的。他说“没有毛泽东,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江泽民:“毛泽东作为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胡锦涛:“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是中国共产党的骄傲,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他的名字,永远同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辉煌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

习近平:高度评价到“毛泽东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2、

历史决议的科学评价

毛泽东一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

杰出贡献

,但晚年犯有严重错误。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由于违反了他自己主张的实事求是原则。邓小平在领导全党拨乱反正的过程中,用极大的精力来解决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问题。在他的主持下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评价。这个“历史决议”指出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由于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崭新的事业,人们对如何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还缺乏规律性认识,加上当时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的影响,毛泽东晚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党坚持把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

如何理解对毛泽东的科学评价?

一是毛泽东

是人不是神

毛泽东是一个普通的人,食人间烟火,是有着七情六欲的普通人。喜时会唱诗词“天翻地覆慨而慷”,怒时拒绝与扮演法海的演员握手,悲时低吟“我失骄杨君失柳”,乐时则会高唱“风景这边独好”。革命领袖是人不是神。不能将其神化,不能因其伟大就当神顶礼膜拜。邓小平指出,不犯错误的人没有,是人就会有缺点,犯错误。因此,习近平指出,对待历史人物,不能因为他们有失误犯过错误就全盘否定,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

二是毛泽东又是

历史伟人

。我们要说毛泽东不仅是中共党史上的伟人,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伟人,而且是整个中国历史上的伟人,还是整个世界历史上的伟人。

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正如美国前总统所言“他对历史的影响将远远超出中国的国界。”像葡萄牙前总理苏亚雷斯所说“他无愧于全世界的信仰。”

作为历史伟人,他晚年虽然犯了错误,甚至是严重的错误,但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正像邓小平所说:“现在有些同志把许多问题都归结到毛泽东同志的个人品质上。实际上,不少问题用个人品质是解释不了的。即使是品质很好的人,在有些情况下,也不能避免错误。在意识上,他是不知不觉地,他在偏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时候,还号召大家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动机上,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诸多担忧。”因而在性质上,毛泽东的错误同林彪、“四人帮”问题的性质是不同的。

因此,邓小平说:他的错误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犯的错误。而且,讲错误,不能只讲毛泽东一个人的错误,中央许多领导同志都有错误。

中央犯错是集体犯错,不是一个人犯错

。习近平也进一步指出:

既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

链接:毛泽东思想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无数的辉煌思想中间的一个,她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也留下了光辉的篇章。毛泽东思想的伟大历史价值,从根本上体现在,它使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逐渐失落、荒芜的精神家园,在新的养料滋养之中,得到了新的开垦,从而使中华民族的精神得到了新的整合。中国人民在毛泽东思想这面大旗的召唤下,万众一心,意气风发,众志成城。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的消灭了国内一切反动势力,结束了百年中国山河破碎的局面,使

中华民族具备了复兴所必须的基本条件

。同时,毛泽东思想也

解决了社会主义革命问题,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独立地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使得我们建立了一个工业体系完整,某些领域的高科技先进,稳定的社会主义制度,使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如果没有毛泽东思想,那么中国不可能在1949年获得独立,中国将在黑暗当中要继续探索更长的时间。毛泽东思想之所以能够起到这么大的作用,就是因为它重新整合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使整个中华民族形成了强大的合力。

其一、

毛泽东思想扭转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危机

。支撑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发展、延续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中华民族精神。由于有了这种民族精神,中国人注重秩序、讲究孝悌、追求政治生活方式的大一统,所以,在漫长的传统社会里面,中国人无论经历了多少生离死别、分分合合,他们都基本上保持着共同的生活信仰和价值追求,而没有被外来入侵的民族所同化。恰恰相反,由于中华民族精神的过分强大,反而使得那些仅靠武力而统治中国的外来民族被我们所融化了。故而,古代中国的学人士子、黎民百姓对自己的民族都有一种强烈的自豪感、自尊感、认同感,这是真正保证中华民族巍然屹立的内在的钢铁长城。然而,从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这种基于自信基础之上的民族精神逐渐地崩溃下来。应该说,鸦片战争失败初始,并没有给多数中国人造成什么影响,老百姓普遍地不知道战争的情况,自然谈不上有什么感受,鸦片战争只是在一些政府官员中间产生了影响。但是,即使这些官员,也没有因为这一次战争的失败,在精神上遭受多少打击,只是觉得“西夷”有一点奇技淫巧而已。可是随着中国的一再败北,中国的民族危机的逐步加深,普通民众越来越感到自己不如西人。政府官员的自信心也不断地下降:由藐视奇技淫巧到承认“技不如人”,再到最后承认“本不如人”。在社会认识如此剧烈变动的情况下,中国人恪守多年的价值观念开始动摇了!太平天国运动公开提出要砸烂中国人服膺了几千年的“孔教”,改而信奉西方创立的“上帝”,就充分地表明了,传统的中华民族精神,已经不能有效地实现整合社会秩序的功效了。此后的中国越来越朝着“离经叛道”的方向发展:洋务运动、戊戌维新、清末立宪、辛亥革命等等社会运动的发展,从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个方向共同促使着中国向着新的社会形态迈进。可是中国人所采取的上述种种举措却并没有起到拯救中国、复兴中华民族的作用,中华民族始终没有彻底地抵挡住外来势力的侵略,这不得不引起中国人的深思:为什么中国人就是赶不上西方世界?尤其是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内部四分五裂的现状,使先进的中国人以推翻腐朽的政治制度这样激烈的革命方式来拯救中国的希望也一度破灭了。于是,他们认为,仅仅学习西方外在的形式是不够的,必须要对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精神遗产加以彻底的更新。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新文化运动爆发了,全盘西化论一度盛行。激烈的反传统的做法,是辛亥革命之后中国人在面临着似乎绝境的情况下而产生的愤怒心情的自然流露,是另外形式的一场革命,它既有着相当的理性成分,也有着一定的非理性成分。此后,中国人民围绕着民族传统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各种形式的讨论、斗争,其结果是在客观上加剧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分化。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949年。总之,从自鸦片战争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和国内反动势力的双重作用下,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精神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民族精神的危机达到了空前严重的程度,中国离心离德的倾向不断加重。如果不改变这种精神危机的局面,中华民族就非但无法实现伟大的复兴,且有灭亡的危险。

其二,

毛泽东思想有效指导了民族复兴事业

。在毛泽东思想诞生以前,近代中国诞生了许多在当时是进步的思想潮流,像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孙中山的革命思想,等等,它们的直接目标就是拯救中国出水火,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可是,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它们都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它们的社会实践都遭到了失败的命运。马克思主义就是在这些救国的药方屡屡无效的背景下被先进的中国人所大力引进来的,其直接目标就是要以它为指导来改造中国,使中国摆脱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独立自主地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使中华民族能够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社会革命之初,由于他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缺乏全面的了解,也由于他们把马克思主义的片言只语作了教条式的理解,没有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所以在指导思想上犯了错误,给革命事业带来了危害。毛泽东思想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应运产生的。应该说,毛泽东思想从孕育之日起就被赋予了艰巨的历史任务:

科学地武装中国共产党人的头脑,正确地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使中国获得独立、自由、民主,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开辟阳光大道

!这个历史任务首要的和基本的内容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否则,就谈不上去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可以说,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是毛泽东思想诞生的一个直接动因,也是其发展过程中一直关注着的重要课题。如果毛泽东思想不关注中华民族的复兴,她就不可能吸引千千万万的中国民众团结在其旗帜之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创立的这个伟大思想理论指引着中国人民进行了

两大社会实践:一是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二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这两大实践的直接目的分别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而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都是为了使中国能尽快富强起来,使中华民族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重新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

毛泽东思想在这两次伟大社会实践中紧紧关注着事关中华民族复兴的几个问题:

第一是

民族独立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一生都在为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而奋斗。他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现实的动机就是要打倒破坏中华民族独立的帝国主义势力;他激进地发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也是为了更好地巩固民族独立。维护民族独立是毛泽东毕生从事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根本底线,他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执行了许许多多灵活的政策和策略,从容地与各种各样的对手进行谈判、周旋,但是在事关中华民族独立这样的问题上面,他从来态度明朗、决不含糊:坚决维护民族独立!在这个问题上,无论付出多么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为了维护中华民族的独立,他可以抛弃一党之怨,与曾经是中国共产党的死敌蒋介石集团结成统一战线,以共同地打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为了维护民族独立,他敢于与中国共产党的朋友—斯大林进行抗争,敢于与曾给予中国很大援助的苏联赫鲁晓夫政府进行毫不妥协的斗争。

第二是

民族团结

。为了维护中华民族的独立,中华民族就必须要团结起来,以形成强大的合力。近代中国之所以不能维护民族独立,除了我们的科技落后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政治的腐败,而无法将整个中华民族有效地团结起来,这样就导致全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便宜了外敌的入侵。中国共产党人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争取民族独立为第一步发展目标,以实现民族团结作为实现这个目标的基本前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论是十年内战,还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毛泽东都特别强调团结全民族以打击敌人的重要性;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一再地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他多次指出,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要注意搞好民族关系,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他认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是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事业胜利前进的根本保证。

第三是

民族富强

。实现民族独立和民族团结的目的就是要保证民族自强。中国共产党发动革命的初始动力就是中国积贫积弱的现状。由于贫弱,中国任由帝国主义势力宰割;由于贫弱,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中华民族的团结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中华民族惟有富强才能立足于未来,才能有资格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所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建立一个富强的中国看作是自己最现实的奋斗理想。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孜孜以求的理想就是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独立、民族团结、民族富强,是毛泽东一生关注的焦点问题,更是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而民族独立、民族团结、民族富强这三个方面都是围绕民族复兴而展开的,复兴中华民族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首要任务。而且,实践已经证明,毛泽东思想对于完成这个历史任务是起到了极其伟大的开拓作用的。

其三,毛泽东思想是

整合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思想武器

毛泽东思想,就其外在形式来看,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武器,但由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历史影响,也由于毛泽东思想所具有的内在品格和魅力,使得她在中国已经不是一般的政治思想,而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毛泽东思想哺育了好几代中国人,她的精髓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灵魂之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毛泽东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而且,她不是简单地被融入,而是重新整合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系,使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更加新颖、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

毛泽东思想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重新整合所起的伟大作用,可以大致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获得认识:

第一,毛泽东思想

成功地把四分五裂的中国牢牢地整合在一起,使中华民族同心同德、团结一致,朝着崭新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方向前进

如果没有毛泽东思想,中国共产党就不可能形成那样坚强的战斗力;如果没有毛泽东思想,中国人民就不可能形成明确的政治价值取向,中国人民就不可能自觉地投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运动当中。那样的话,中国共产党就不可能战胜强大的敌人,即使战胜了,也无法长期得到巩固。正是因为有了毛泽东思想,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没有退却、没有被吓倒,而是同舟共济、共度时艰。这就是毛泽东思想融化为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第二,毛泽东思想

给中华民族精神输入了新鲜的血液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其理论渊源来说,是马克思主义;就其实践基础来说,则是中国国情。她的最大特色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了,使马克思主义这种真理性的思想没有变成教条,而是化为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中华民族精神被注入了可以被有机吸收的马克思主义的新鲜血液,使中华民族精神呈现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更重要的是,毛泽东所倡导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学习原则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不断丰富、更新提供了绝好的方法论。

第三,毛泽东思想的

创立者们已作为民族英雄而被载入中华民族发展的史册当中,他们的身上具体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是后人永远学习的楷模

毛泽东的大智大勇,周恩来的忍辱负重,朱德的宽厚敬业,刘少奇的深藏不露,这些性格特点,都是中华民族某种精神的典型代表,已成为人们自觉学习的典范。他们的被学习、被效法,自觉、不自觉地促进了社会的整合。

总之,在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出现了空前的危机、已不能有效实现社会整合的历史关头,毛泽东思想

重新整合了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开辟了新道路

。这是毛泽东对于中华民族所作出的一个最杰出的贡献。毛泽东所说的、所做的很多东西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过时,但以他为主创立的毛泽东思想由于实现了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整合,而将永远地流淌在中华民族后世子孙的精神血液当中!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