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患者眼中的张海医生

2023-02-21 16:31 作者:张布丁啊  | 我要投稿

张姨,今年68岁,没退休之前她在某公司从事财务工作,整天的工作需要对着电脑。长期的工作压力和劳损,她有了颈痛、头晕的老毛病。4天前,张姨再次出现头晕,她对这讨厌的老毛病也见怪不怪,便不去管它。这2天以来,头晕越来越严重,一晕起来整个人觉得天旋地转,不敢大幅转头,同时伴有浑身的酸痛、耳鸣、耳聋。


张海医生刚见到她的时候,她头晕正在发作,难受得脸色发白,诉说着这几天的痛苦,可以听得出来,她有点消极,觉得人老了哪哪都不灵活了,头晕头痛,脖子痛这些也搅得她整晚睡不好。张海医生跟张姨说,可以尝试一下中医调理,能有效改善症状。张姨同意了,并表示只要症状能够缓解,怎么配合治疗都可以。

经2个月的治疗后,张姨仍有少许头晕,但相比较以前已经觉得明显改善,在本次治疗中她也了解了更多关于本病的知识,有意地去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避免加重眩晕。耳鸣、头痛、颈痛等症状也基本消失了,脖子现在也觉得灵活多了。张姨脸上的笑容也灿烂起来,她说以后要相信中医,坚持中医调理。症状改善、心态积极,张姨现在胃口恢复了,晚上的睡眠也有极大改善。


张海主任认为:眩晕在中医上认为是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常常由于情志、饮食内伤、体虚久病、失血劳倦及外伤、手术等病因,引起风、火、痰、瘀上扰清空或精亏血少,清窍失养而起病。西医学中的高血压、低血压、低血糖、贫血、美尼尔氏综合征、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神经衰弱等病,临床表现以眩晕为主要症状者,均可参照此辨证论治。张姨起病以头晕为主症,伴有天旋地转感、耳聋耳鸣,符合本病范畴。

汉代中医大家张仲景认为为痰饮是眩晕发病的原因之一,后世根据这一认识发挥,提出无痰不作眩的思想。本案中张姨由于长期劳累、年老正衰,脾胃受损,致使运化失权,水湿内停,聚久成痰,痰浊内蕴,加之病久难愈,性情急躁,肝阳上亢,阳亢过极化风,肝风扰动清阳,风痰内结,蒙蔽清窍则见头晕反复发作。


如上所述,在治疗上,中医重视健脾利湿,恢复脾主运化水湿的功能,以绝生痰之源。同时重视情绪问题,“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在中医的认识是条畅情志的,加用理气药一方面可顺气消痰,一方面也有助于改善患者情绪焦躁问题,如此标本同治之法,是古人千年凝集的智慧。


患者眼中的张海医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