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解释一下《西游记》里的“开天辟地”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首先看开卷语,宇宙最开始的时候是一片混沌,盘古破开鸿蒙之后之后,混沌中的清、浊开始能辨明,成为天地,天地之间又生出万物。而想知道“造化会元功”,就要看这部《西游释厄传》了。开卷语就明确了一点,天地是盘古开辟的,那些说老君开天辟地的可以歇歇了。
“造化会元功” ,什么是“会”、“元”?按原著的说法,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是一元,一元和一天一样,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每支称一会。天地不是永恒的,和人的一天一样,一元就是天地的一个周期。
一天的戌时是黄昏,而一元的戌会就是天地昏矇,万物开始消失的时候,同理一天的亥时是黑夜,人该休息的时候,“人定亥”嘛,而一元的亥会就是天地重回混沌的时候。五千四百年之后,下一元的子会开始时,混沌中轻而清的物质即“日、月、星、辰”四象开始上升,形成天,故称“天开于子”。子会结束,丑会开始的时候,混沌中重而浊的物质即“水、火、山、石、土”,下沉凝结,形成地,所以说“地辟于丑”。丑会结束,寅会之初,天气下沉,地气上升(注意是天气、地气,而非天地),天地之气交合,就生出万物,又五千四百年之后,形成了人、禽、兽,故曰“人生于寅”。子、丑、寅三会,也就是三万两千四百年之后,天、地、人才完全产生。历经卯、辰、巳、午、未、申、酉七会,又到戌会,万物皆否,亥会,天地重回混沌,周而复始。
而天地元会循环是由盘古开辟开始的,后来就是因为“造化”了,造化简单理解就是大自然,也就是说天地自盘古开辟之后,自然就开始周期性一元又一元的循环,不需要再次人为的开天辟地了。所以太上老君开天辟地这一说法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题外话,孙悟空确实说过“李老君是开天辟地之祖”,但这个“开天辟地”是形容词而非动词,比如中学历史课本上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西游记》里的人参果树也是“天开地辟的灵根”,难不成人参果树也开天辟地了一次?显然不是,仅仅就是形容老君的地位崇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