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能让你记住京都的最佳方式,就是去看这部关于女孩成长的电影

2022-04-15 17:37 作者:楷威放映室  | 我要投稿

2017年7月去日本旅游,曾在京都逗留几日,但因为7月15日就要回国,没能赶上观看当地的袛园祭活动。

 在日本电影中插入相关传统节日,是很常见的事情。不过,相米慎二拍摄于1993年的《搬家》里,类似的场景却赋予了某种非同寻常的寓意。

2016年曾看过相米慎二拍摄于1985年的《台风俱乐部》,可以看出与同类青春题材有着迥异的观察角度。

 今天要说的这个家庭故事,也同样是不按套路出牌,从形式和节奏上,都有自己独特的展现手法。

片中扮演父亲中井贵一,是日本资深男演员,曾和姜文主演过何平导演的《天地英雄》,出演《搬家》时,他才32岁。

这还不算年轻,扮演主角小女孩莲的是出演过《深夜食堂》《胜者即正义》田畑智子(下图是本片中的剧照)。

这部电影的京都充满了烟火气,不再是文艺小众的孤芳自赏,无论是袛园祭,还是“五山送火”仪式,都陪伴着那些普通人和他们平凡之下翻涌的现实困境。

 那也许也是我们都会经历的伤痛。


 1 无名火


没有看电影之前,从这个标题猜测,以为是在讲一个家庭如何经历一场复杂的搬家风波,设想其中会发生怎样的跌宕起伏。

但影片在10分钟左右就完成了搬家这件事的展现,原来搬家意味着父母离婚。这才让我们想起影片一开始气氛有些怪异的晚餐。

父亲搬到新的住处,女儿莲和妈妈一起生活。观众会看到妈妈在爸爸搬走后那种重获自由的兴奋感,她会带着女儿到外面吃饭庆祝。而莲回到家中,看到的却是爸爸签字的离婚协议书。

即使这样,女儿莲,也还没有意识到爸爸搬出去住,给她带来的伤痛。那天晚上的“告别宴“只是在莲的父亲出去散步时,观众才看到妻子若有所思的复杂表情。

甚至在搬家的当天,莲还跑到爸爸那个“新家”玩耍,好奇心和新鲜感占据了一切,毕竟她还是个孩子,伤痛需要慢慢袭来

开始有些别扭的是妈妈的约法三章。爸爸在家时,可没有这些内容。

就跟爸爸离开这个家一样,莲最开始先适应着母亲的这些条款。但终于有一天她会无比厌烦。

2 大雨似火


莲的脾气很倔,性格也暴,在班上和一个女孩吵起来,两个人就互扇耳光,虽然是那个女孩先动的手,但莲丝毫没有示弱。

连劝架的,对莲有好感的男同学都被她扇了耳光。

但这并不影响她和这两个人的交往。男同学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她,那位长头发女同学呢?不打不相识,也成为了朋友。

莲的脑中,可能还没有“同病相怜”这个词语,但她会在长发妹身上找到某种契合感,她不愿相信那其实就是因为他们的父母都离婚了。

莲还强颜欢笑地强调自己的父母只是分居,虽然撒了谎,但长发妹说这其实那没什么区别。

两人从超市回来,在路上推着自行车爬坡,好像他们也在经历人生的一次爬坡。莲听着长发妹讲述父母离婚后的生活。导演通过两个女孩的对话,来表现社会家庭的真实现状。

突然下起的大雨,在莲的内心中却好似火苗燃起,她快速跑起来,像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事情。她回到家撕毁了墙上的那些“约法三章”。

和长发妹的和解,却遭到班上其他女孩的厌恶,她们嘲笑长发妹的父母都不正常,莲的内心被刺痛,因为那感觉也是在嘲笑自己。

这次她没有动手打人,毕竟是被几个女生围攻。但她拿起化学实验瓶,当着老师的面将桌子点燃,莲借着真实的火苗,再次发泄了自己的愤怒。


3 心中的怒火


在莲撕毁墙壁上母亲条约的时候,我们看到袛园祭活动已经开始。

另一处巧妙的安排,是莲跑到爸爸工作的地方,在楼下电话亭打给爸爸,爸爸背冲着窗户。

通话过程中,袛园祭花车经过的声音,从听筒传到父亲耳朵里,他感觉听筒,和外面的声音是一样的,才转身看到楼下的女儿。

莲心中的怒火在燃烧,她想尽各种办法挽救这个局面。

全片中,情感爆发最剧烈的地方,就是莲把自己锁在卫生间,与门外的母亲冷战。爸爸和他们的朋友赶到家,与莲的妈妈发生口角。

两个人动起手来,这才听到沉默许久的莲重复喊了两句“为什么要生我?”

妈妈情急之下,徒手打碎玻璃,把门打开,这场战争才暂时宣告结束。

与妈妈的方式不同,莲贴在房间墙壁上的不是生活条约,而是对生活的控诉:归还我原来的生活

的确,大人任性的决定,并没有与孩子商量。但现实是,很多人因为孩子的原因,才没有离婚。其实这两者没有对错,要看如何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上次冲突后,一家三口还会经常见面,还会讨论是不是把一周见一次面改成一个月见一次。
饭后,莲想让骑摩托车的爸爸带自己一程,妈妈也同意了。莲在爸爸身后表达自己明年也想全家人一起来看“文字烧”。爸爸被深深触动。

时间继续推移,现在已经是从7月的袛园祭到了8月的“文字烧”仪式。

也许,莲内心点燃的怒火,也和“五山送火”一样的时间被点燃。山火熄灭之时,也许就是内心之火退去之时。


4 双火对望


莲先斩后奏,提前订好了和妈妈两个人去琵琶湖旅行的房间。其实,爸爸也会去,这显然是她和爸爸商量好的。

但在琵琶湖见到爸爸后,妈妈并没有表现出对爸爸回心转意的认可。

父女俩在宾馆外聊天,爸爸说他本来有一根可以全家人一起跳的短跳绳,但在跳的过程中,他累了。

女儿回复爸爸,质问他为什么不能换一条长绳,或者把三个人的短绳都接起来,就会变成一条长绳了。

虽然语气还是充满了愤怒,但莲正在通往成熟的道路上前行。

故事从这里开始,走向另一种表达方式,让莲一个人走入拥挤的人群,或是独自在山林里“冒险”。

此时,琵琶湖附近的烟火大会,也是相当热闹的,越是这样人山人海的包围,越是凸显出少女内心的孤独。

妈妈终于在桥上找到了莲,她少见地检讨自己,甚至说,也许正是她自己,而不是爸爸毁了这一切。

莲却镇定地回答,她已经不再介意,她要努力变成一个大人,桥上的母亲流出泪来。

接下来出现的场景,是影片最具特色的地方。莲向着火焰走去,随着燃烧的火被熄灭,她内心的怒火也将被平息。

在漫无目的的行走中,莲仿佛走入了一种虚幻中去,如果说,此前家庭冲突的一场戏是如此现实主义的,影片快要结束时,河面驶来燃烧的龙舟,则是一种超现实般的存在。

莲看到了自己曾经和父母欢笑的场面,同时看着这个自己和渐渐消失的父母告别

这种意向带来的情感表达非常强烈,与另一个自己的拥抱,表示着少女对过去的释怀。她挥舞着双手,向对面喊着的“祝贺你”,已经表明了一个崭新的自己褪去外壳重生。

这让人想起当代诗人多多的一句诗(出自诗歌《告别》):

长久地搂抱着白桦树,就像搂抱着我自己。

这种表现少女成长的方式,让人记忆犹新。莲三次喊话,从喊着“为什么生我?”到“我想尽快变成大人”,直到最后向远方的“自己”告别时喊出的“祝贺你”,艰难的蜕变终于完成。

在自然中完成蜕变的故事,还是会让我想起根据三浦紫苑小说改编的电影《哪啊哪啊神去村》。

片中的男孩是彻底融入到当地生活中去,并成为最后传统仪式中的主角,那段神秘的森林寻人段落,和《搬家》这部电影中的“水上火龙舟”可谓异曲同工。


能让你记住京都的最佳方式,就是去看这部关于女孩成长的电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