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冰雪旅游涌现巨大前景之下,还有什么值得注意的问题?

2021-12-03 18:14 作者:晟景文旅  | 我要投稿

新一轮寒潮强势来袭之下,全国各地再次迎来普遍降温,小雪已过,寒冷模式正式开启。北方许多城市更是一片银装素裹,早已进入了冰雪世界,寒冬氛围逐渐上升,无疑为即将到来的冬奥会提前烘托起了浓浓的氛围,也再次将冰雪旅游这一万亿级旅游市场展示在我们眼前。

冬奥运会火热推动之下,冰雪旅游早已不再是北方冬季的专属,冰雪旅游资源也不断呈现“北雪南移”现象。当前,全国各地积积积开开发发发多样化的冰雪资源,从北方到南方、从冰雪运动到冰雪观光、从室外到室内,我国的冰雪旅游正在呈现全年化、全时段的发展趋势,并积极向着“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前进。

一方面,疫情之下,人们的旅游需求“出口转内销”,就地看雪成为众多游客的冬季出游首选。同程旅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的冰雪旅游也将呈现短途、高频的特点,游客倾向于在居住地周边寻找赏雪、玩雪景点,也再次证实了越来越火热的冰雪旅游市场。

另一方面,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进入倒计时,人们对冰雪的热情被大大点燃,冰雪运动正在成为今年冬天旅游休闲的最大亮点。相关人士分析称,近年来,无论是滑冰、滑雪等冰雪类活动,还是冰雪观光、冰雪度假,“冰雪+”活动受关注程度不断攀升。

同时应该看到,在冰雪运动规模化发展之下,冰雪旅游还呈现出一些发展难点。

较为明显的区别是南北方之间、一二线城市与普通城市之间发展水平差异较大,高纬度城市几乎都有雪场,不过旅游也只集中在短暂的冬季,而南方的大都市很多都在建设大型室内滑雪场,但群众对冰雪旅游的认知尚浅。

国内的冰雪旅游已有产业特征,但尚未形成体系,从“政策支持—基础建设—人才培养—项目开发—装备生产—营销渠道—游客认知”的各环链接接接并不通畅。想要实现产业化发展,仍需文化赋能、科技赋能、政策赋能等举措促进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


 一是文化赋能。

文化始终是旅游业持续生长的健康沃土,冰雪旅游要获得持续化发展,必须和中国特色文化相结合。深入挖掘冰雪民俗(如春节冰灯、萨满雪祭)、冰雪传说(如冰霜之神青女)、冰雪典故(如囊萤映雪、程门立雪等)、冰雪运动游戏(如冰车、冰球、雪橇等)等中国传统冰雪文化,打造适合国人口味的冰雪旅游业态和产品。

 

是科技赋能。

新技术快速发展迭代之下,科技化变革社会生活大势所趋。当前VR/AR等沉浸式技术已经旅游夜夜经济上得到印证,将新科技、新手段应用到冰雪旅游,可以创造沉浸式的虚拟冰雪体验产品。利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打造突破地域限制、季节限制的室内冰雪乐园。利用智能化数字化技术,提升冰雪运动基础设施运营效能,降低价格,增强安全性,使冰雪旅游成为大众休闲度假的生活方式。

三是政策赋能。

在政策方面,我国已经出台了多项政策来推动冰雪旅游发展,未来还需要进制订订订冰雪旅游标准、加强冰雪旅游人才培育、强化冰雪旅游资金扶持、创新冰雪旅游用地方式,将冰雪旅游发展为践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示范产业。

乘冬奥的东风,冰雪旅游市场得以飞速发展,但放眼整个旅游市场来说,冰雪旅游目前0.4%的渗透率还是微不足道的。

所以在未来,体育旅游产业势必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家旅游局做做出批示,在2025年预计有超过5000万人参与其中,冰雪产业总规模达到10000亿元。

巨大市场规模与行业仍不完善两相对比,如何解决又成为了整个行业需要思量的问题。

本文资料来源网络,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

 



冰雪旅游涌现巨大前景之下,还有什么值得注意的问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