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申请经验谈|服装/雕塑/装置多元设计风格,跨专业申一中一拿下LCC伦艺交互设计录取

2020-09-05 19:05 作者:UXD尤克斯国际艺术中心  | 我要投稿


关于自我

我是一个随性又喜欢做梦的设计师和艺术创作者。在本科我学习的是服装设计专业,这是一个非常注重视觉化的学科,这个专业给我带来了很大程度上的的审美提升。同时,服装类作品通常会有清晰的概念和风格,能传达出很强的个人化思想,这一点我很喜欢。

在学习中,老师会鼓励我们尽可能的去表达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给予了我们极高的设计自由,并不会批判和质疑你的主题是否贴近现实。所以我一直将我的服装设计作品看作软雕塑,或者纺织品艺术进行创作。

我最喜欢的装置艺术家是丹麦冰岛艺术家Olafur Eliasson,他的作品运用光、水和气温等自然元素,通过多种感官完整的探知,改变了观众对空间的看法和体验。他在2003年的作品Weather Project中在镜面天花板下创造了一个发光的虚幻的阳光,这个作品成为了当代艺术的一个里程碑,也让我第一次对装置艺术产生了启蒙性的兴趣,让我相信艺术和设计拥有革新性力量。

我在申请研究生的过程中愈发清晰的发现,我对产出解决问题的设计并不是很感兴趣,而是更希望作品有更为广泛的定义和用途,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学会通过作品来表达自身的思考和观点。

由于我是一个很喜欢尝试的人,所以我的作品风格很丰富,涉及到服装设计、雕塑、交互装置等方面。“design is general”,我就是凭借这种跨学科思考的能力,收到了LCC交互专业的Offer。


- 关于专业

我认为交互设计是设计的一种沟通方式,需要跨学科多元化的思维能力。交互专业是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强强联合,所以就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还要求学生具有表达与合作能力,因为在项目制作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需要技术人员的辅助才能完成作品。

交互设计是一个近几年很热门的专业,它是伴随现今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必然产物,本质上是通过一种创新性的手段来改变我们的生活,属于创意设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国外相比,中国在这方面的发展相对比国外要起步晚一些,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认为未来国内交互设计的就业前景还是比较好的。

项目一:西瓜、裂缝、地面

From Miss Wanwan

这个项目的灵感源于我在一个陌生小镇的短暂生活经历与人文观察。我以局外人的身份观察了这个小镇,拍摄了多达好几百张关于小镇生活的照片,我反复拍到了西瓜果皮一类的垃圾被随意乱扔在龟裂的马路上,这个现象在小镇上很常见。

西瓜、道路、裂缝,如果只组合这三个词而不看照片,可以营造出一种超现实的感觉,构成全新的视角,类似于艺术中“去脉络化”的思考。所以“西瓜、裂缝、地面”这个主题并不是一开始就产生的,是从漫长的观察和众多摄影素材搜集,慢慢抽丝剥茧,最后找到我所感兴趣的点。

From Miss Wanwan

我沿着这个思路通过调查问卷继续发展,让受访者随机组合这三个元素。意想不到是,他们竟然把这些不相关的元素用自己的风格结合起来了。我为这些受访者画了肖像,从他们的描述中,我学着他们的视角重新看到日常生活。说白了,就是一个解构和重组生活的过程。我想通过这个方法,寻找一种新的看待生活中普通事物的方式,换个视角使得人、事、物变得更有趣。

From Miss Wanwan

在实践整个项目过程中,我得到了非常多灵感,它们就像一个图书馆中的书籍,每一本都有它们自己的可读性。我意识到这些灵感并不能通过同一个媒介来表达,所以我在这个项目最终的成品中,包含了像绘画、雕塑、服装、录像等各种形式,共产出了四、五个作品。它们都出自这三个极其普通单调的词“西瓜、裂缝、地面”,但最终呈现又各自不同,就像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博物馆,聚集了我们每个平凡人生的不同感悟和视角。

项目二:Yawn

From Miss Wanwan

在我的作品集中,跟交互设计关系最大的是Yawn这个项目。这个项目是和两个同学一起合作的,用了两周左右的时间,现学了犀牛(Rhino)软件和Arduino,然后完成了一个完整项目。我当时把交互,理解成一种对话,它可以建立在人与人之间,也可以在人和物进行对话,包括机器、电脑等,它们也可以是更广泛的东西。

我们选择了一个自然界中神奇的事件,就是“打哈欠互相传染”这件事情作为项目的灵感。这个动作可以在人和人、人和动物之间传染。那么除了生命体,我们还想探究打哈欠是否能在人和非生命体之间传染。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做出了一个模拟生物打哈欠的装置。

From Miss Wanwan


- 关于留学

我决定留学主要是因为在大学学习了设计专业之后,发现我本身对艺术有着强烈的追求,而且浏览了很多国外学院的毕业作品,发现大多数作品都很有活力,有自己的风格而不是很死板。我很想体验这样的自由创作环境,所以打算继续深造学习,为我个人发挥潜能及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机会。

从服装设计专业转到交互是一个偶然的结果。因为我对各种不同领域的艺术和设计作品都很喜欢,所以我在制作作品集时,一直在跟随自己的兴趣做作品,没有给自己设置明确的目标学校或者方向,我希望我的作品帮我做出这个决定。


- 对学弟学妹们的建议

首先,是要想清楚自己将来要走什么方向,然后根据这个方向,去选择读研的学校。用交互设计举例来说,偏艺术类的交互设计专业和偏互联网就业的交互设计专业,就是两个非常不同的方向。所以大家要弄清楚一个专业到底在教什么,属于哪一个方向。

在现在这个时代,作为设计师,我们要适应不断变化的趋势和未来的可能性。虽然设计流程有助于解决眼前的问题,但在两至三年后,当我们回顾已经完成的工作时,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我一个习惯,就是对现有设计不要习以为常,而是保持观察和审视,同时对不同的设计过程持有开放的态度,没有绝对“完美”的设计,优秀的设计需要不断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建议想要学习交互的同学平时多多观察自己的生活,同时也多观察身边不同类型的人,去探究他们的需求与交互行为之间的内在逻辑。无论是要成为交互设计师还是交互媒体艺术家,这都是很重要的,因为在创造新的东西之前,观察和看见是第一步。


- 推荐书籍

如果大家想了解交互设计专业的风格,我建议可以去读《Speculative Everything: Design,Fiction,And Social Dreaming 》这本书,帮助大家了解思辨设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有的经验和技术都会过时,不断学习和迭代才是最重要的。设计师不仅应该着眼于当今的问题,还要着眼于未来,随时发问:“我们如何通过设计来应对未来的挑战?”。思辨设计是一种通过想象可能的未来,推测“事情将会怎样”的设计思维,也就是用设计作为工具,去推测未来。尽管它会让人感觉“不切实际”,但我更看中它“战略远见与未来主义”的一面。

如今,人工智能、气候变化、生物技术仍然是热点。很多设计师和艺术家会选择和不同学科领域的人合作的方式进行设计和创作。这本书中的设计案例会告诉你,作为一个设计师,应该如何通过吸取其他的学科中知识或理论,去形成具有自身、不可替代性的看待世界的方式。

同时,思辨设计更是我们在做设计项目时一种好用的设计工具。在设计前期,它会帮助你在前期构建理论框架,打开设计的思路。从惯性思维中跳脱出来,利用“假如这样”(what if…)的提问框架,找到独特且有意义的设计切入点(Start Point),有趣的切入点就像是项目催化剂的作用,能重新定义我们与现实的关系。



更多申请经验谈以及其他海外留学的资讯可以关注UXD交互工业产品设计分享或者添加小助手,还可获取讲座直播哦~

|福利大放送 | WELFARE 
对于设计初学者,完成从0开始创作几乎是不可能的,就像学习过程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样。有了大量的积累,才能在脑海里建立素材库,这些素材库能帮助同学们完成最初的设计想法积累,基于这样的基础再进行个性化的创作,最终才能做出高质量的作品集。全球院校最新作品集免费拿!添加小助手即可获取:

UXD交互工业产品设计学院是尤克斯国际旗下的一家专注于交互、服务、工业、产品设计专业的顶级设计学院。除了一对一设计课、基础技能课程、小组课题、设计评图、联合教学外,我们提供不定主题的公开课和内部小组课,教学计划课程由三大部分组成,包括基础软件技能教学、设计理论系统讲座、申请必备知识解析等。

本文版权归UXD尤克斯所有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申请经验谈|服装/雕塑/装置多元设计风格,跨专业申一中一拿下LCC伦艺交互设计录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