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看看广东第一大民系,你属于吗?
广府民系:又称广府人,是广东省三大民系中的第一大民系。
“广府”,广州的旧称。明代开始就设有“广州府”,因而广府文化就是以广州为中心的文化,也是岭南文化中最有影响并且最具典型性的文化。
广府民系(即广府人)人口所占广东人口比例近60%,聚居的地方占全省面积的1/3以上主要分布在广州、佛山、东莞以及粤西南的广大地区。
狭义的广府民系(即广府人)则只含以广州文化为核心或以广州话为母语的汉族群体,基本来自古代广州府的管辖区域,主要分布于今日珠三角等地及粤西一带。
广义的汉族广府民系包括九大分支,包括粤海民系、莞宝民系、罗广民系、四邑民系、高凉民系、邕浔民系、勾漏民系、钦廉民系以及吴化民系。
广府民系分布于珠江三角洲一带,香港、澳门、粤中、粤西、粤北部分地区和广西南部等地。
广府人说粤语。广府民系通行粤语,也称广府话、白话、广州话、广东话。
海外华人惯称粤语为“唐话”,发源于古代中原雅言,具有完整的九声六调,较完美地保留古汉语特征。
粤语不仅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词汇和语法,还保留了古汉语的语音和声调,尤其是入声。
而现在通行的普通话是没有入声的,所谓“入派三声”,入声都派到平、上、去三声里去了。
由于没有入声,所以用普通话来读中国古典诗词就分不清平仄,读不出韵脚,缺乏韵味。
自古以来,广府是岭南经济最活跃的地区,自唐代开始,广州就是对外贸易的中心。
广州府自设立以来,经济发达、商贸繁荣、文教鼎盛,是广府文化的核心地带和兴盛之地,一直处于广东省的领先地位。
广府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属于岭南文化,由中原与江南移民文化所形成,传承了中原汉文化的精髓,在岭南文化中影响最大,在各个领域中常被作为广东汉文化的代表。
自汉代始,广州就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史上第一个海关设置地。自古以来。经济方面与海外接触。有大量的外国人到广州经商。如广州的十三行就是外国商行聚集的地方。
广府人注重商业,实干、精明、开放等特征表现得十分突出。
广府民性,具有强烈的商业意识、开放意识和平民意识,包容性强。开放、务实、善变。
人们更多地注重经济上的利益关系。在穿着上,广府人也特别随意、自由、不拘小节,穿着背心、裤衩、睡袍、拖鞋,也可旁若无人地在大街上逛。
在唐朝中后期,广府、潮汕、客家的文化风俗都在逐渐形成,他们在宋朝积累沉淀,广府最接近土著,然后是潮汕的到来,最后是客家。到了明朝时候,终于产生出了三大民系的划分。
为了照顾其他粤语人群,广府的定义不断在延伸。其实很多广府人并没有广府人的概念,一般广州人觉得自己是广州人,或者顺德人觉得自己是顺德人之类的。广府的概念是用来区别于客家和潮汕的。
广府内部对于本民系的心理认同感比较强烈,崇尚自由主义,善于经商,普遍为繁荣的岭南、广东文化感到自豪。
少部分广府人会有一定的排外心理,这也是清朝时期广府和客家械斗的由来。
广东人会认为广东省之外的人是外省人,广东以北的地方都是北方,当然这只是极端例子,大部分广府人还是友好和包容的。
广府原是广州府的简称,广州府(珠三角)千百年来一直是粤语(白话)文化中心。
近代把“广府”的概念延伸到以粤语(白话)为母语的族群或人,从而才有“广府民系”、“广府人”。
“广府人”只是粤语(白话)族群的一个学术名称,以粤语(白话)为母语的人就是广府人!
广府人包括广州府及两广、海南、海外等,以粤语(白话)为母语的族群!
港澳以粤语(白话)为母语的民众一直以“广府人”自居!他们口中常说的“广东人”就是指广府文化范畴內的广东人。
广东使用粤语的人口大约有6700万,加上广西粤语使用人数大约为2500万、香港700万、澳门55万、泰国500万、新加坡和马来西亚500万、美国和加拿大200万,全球将近有1.2亿人口使用粤语。超过了韩语人数,约等于日语人数!
广东广府人,必须努力传承岭南文化!粵语是根!粤语是维系广府族群世代相传的重要纽带,保护粤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