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崩坏3】圣痕小剧场|站在本格推理的十分之七处——爱伦·坡

2019-12-14 09:16 作者:情报姬  | 我要投稿


本文首发自公众号 崩坏3情报姬     

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的转载

文丨凛寒 排版丨戮娅默莎


在崩坏3的世界里

那些在悠久的历史长河里

与崩坏抗争的英魂们

将自己的力量传承下来

而接受了传承的证明

就是铭刻在少女的背上的血红色印记

这个印记就被称之为圣痕

侦探这一职业在常人的眼中充满了神秘与诡谲的色彩,大家往往通过文艺影视作品来了解到这一职业。一说起侦探,就会联想到那些诡异离奇的事件,也会想起作品中侦探依靠缜密的逻辑和准确的话术推理出事件真相的时刻。

本期圣痕小剧场的主角,正是开创了侦探推理小说的先河的19世纪美国著名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美国浪漫主义思潮时期的重要成员——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

黑暗之喻

爱伦·坡自幼便父母双亡,随后被里士满的爱伦夫妇所收养,遂改姓为爱伦。年少的惨痛经历也为爱伦·坡日后写作的悲剧色彩埋下了伏笔。

爱伦·坡一生仅有40余年的生命,但他写作所涉猎的范围却非常之广。小说、诗歌、论文均有很高的艺术造诣;恐怖、推理、讽刺、科幻等文学体裁也都有所钻研。下面我们将解读崩坏3中爱伦·坡的圣痕立绘来介绍爱伦·坡的主要文学作品。

上位

爱伦·坡圣痕的立绘中的主要元素和技能名相同,皆取材于爱伦·坡的作品。上位的爱伦·坡正鸭子坐于地板上,与地上的黑猫嬉戏。身后书的封面上用英文写着“The Black Cat”。上位的圣痕出自爱伦·坡最为经典的恐怖短篇小说《黑猫》。

《黑猫》讲述了一个人看似杀猫实则杀妻的故事。通过叙述人与猫之间的爱与恨,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爱恨纠葛,凸显出作品主题思想:爱的缺失使人心理失衡,导致人格变化。

在欧美的文化中,黑猫一般所寓意的是不详。而《黑猫》中黑猫的意像,除了不详之外,还暗含了病态人格这一象征意蕴。对于病态人格的探讨是爱伦·坡作品的主要主题之一。而正是因为作品的主人公是病态人格患者,所以作品的第一人称叙述则变得畸形变态,即叙述者成为了一名“不可靠叙述者”让读者在亦幻亦真的叙述中渐渐地剖析出事情的真相,这也是日后大部分推理小说中主要运用到的手法之一,即当事人或是证人说谎的情况下推理出事件的真相,最为典型也最与《黑猫》相像的是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的短篇小说《柳记澡堂事件》。

除此之外,文中的黑猫也有美与善、原罪等诸多象征,因篇幅原因此处不加之分析。

上位的圣痕除了黑猫之外,爱伦·坡所坐着的棋盘一样的地板可能出自科幻小说《梅泽尔的象棋手》,身后的跳动着蓝色烛光的蜡烛可能出自《反常之魔》,一个男人为了遗产用毒蜡烛杀害亲长的故事。


中位

中位立绘和技能名出自爱伦·坡最著名的诗歌《乌鸦》。《乌鸦》叙述了一位经受失亲之痛的男子在孤苦无奈、心灰意冷的深夜与一只乌鸦邂逅的故事,基调凄怆疑惧,源于不可逆转的绝望,随着乌鸦一声声“永不复还”而加深、直至绝望到无以复加的终行。

诗歌中主人公渴望爱人复生的感情,正是爱伦·坡自己现实生活中的诉求。1842年,患有肺结核的爱妻穿着白衣坐在竖琴旁唱歌,突然间,胸部血管破裂,大量鲜血从她口中喷涌而出,染红了白衣,美妙的歌声也戛然而止。

自爱妻死亡之后,爱伦·坡便一蹶不振、整日酗酒。这也导致了他后期作品对于死亡主题的探索,《乌鸦》正是爱伦·坡对死亡主题探索的代表作之一。诗的忧郁美中,凝结了幻灭和哀悼,实现了死亡之后灵魂升华的全过程,即诗中乌鸦重复11次的“永不复还”。这也是爱伦·坡诗学的母题。

崩坏3的立绘中,画师善于运用花来表达双关意,例如王尔德立绘中的罂粟花。而爱伦·坡的立绘中,画师大量运用了蓝色妖姬,忧郁的蓝色让人感到扑面而来的伤感、死亡等情绪。而蓝色妖姬的花语则是奇迹与不可能实现的事。画师或许是想借此表达出对于爱伦·坡悲剧恋情的遗憾,以及对于“永不复还”的深刻理解。


下位

下位的立绘和技能名出自爱伦·坡科幻短篇小说《气球骗局》。《气球骗局》采用新闻报道的形式,“科学”地报道了梅森先生乘坐最新研制的热气球飞越大西洋的故事。《气球骗局》的原型取材于1835年引发诸多关注的《纽约太阳报》编造假新闻的“月球骗局”事件。

9年之后,1844年爱伦·坡将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小说《气球骗局》再次寄给《纽约太阳报》,同样引得读者争相一睹为快。讽刺了《纽约太阳报》捏造假新闻的同时,体现出了爱伦·坡对于科幻体裁的驾驭能力以及关注科学发展,尊崇科技的写作意识。

小说的标题“气球骗局”虽然以及指出内容纯属虚构,但爱伦·坡在作品中加入了些许真实色彩,使得文章更加具有真实性,也更契合那个时代人们的阅读喜好。

第一,乘热气球飞跃大西洋准确地把握住了人们对天空的渴望,这一点已经并不稀奇了,但是《气球骗局》依靠当时时下的热点,热气球,再次点燃了人们对天空的遐想,是旧梦在工业革命时代披上缤纷外衣的再次呈现。

第二,它基于科学知识和科学发展的热点上,爱伦·坡所处的19世纪正是18世纪末蒙哥尔费兄弟制造出热气球,人们沉浸于对热气球的幻想之中的时代,爱伦·坡详细地采用报道的方式对气球的材料、体积、载重量等进行准确的说明,给沉浸于天空幻想的人们用文字编织了一个美好的梦。

立绘中,爱伦·坡身后打碎的镜子可能出自于爱伦·坡短篇小说《威廉·威尔逊》,讲述了男孩威尔逊和他的替身的故事,威尔逊难以忍受这个与他有着共同的名字,相似的面貌的替身对他生活的干预,最终用刀将他捅死的故事。该作表现了代人人格分裂的现状以及双重人格中善恶两方的对立统一。正如打碎的镜子一般,镜子映照出的可能是真实,也抑或可能是真实下的相反面。

爱伦·坡虽是美国人,但是在崩坏3的立绘中却并没有任何的美国元素可以相与之印证,相反,立绘中的爱伦·坡身穿的是极具欧洲哥特色彩的服装。

这是因为爱伦·坡一生所创作的大部分小说都具有哥特传统的因子,其特征主要凸显在小说叙事中所体现出来的细节方面的生活化以及具有魔术奇幻性的叙事情节,而这其中又不失叙事的现实感,他在精细的哥特环境氛围的描摹和对叙事情节中偶然性的把控上无不流露出怪涩恐怖因子的独特吸引力,我们也正是在这些方面的审美接受中尝试透视出英国早期哥特小说传统对爱伦·坡在创作上的影响。哥特式的服装是爱伦·坡哥特式写作风格的外化体现,而圣痕两件套和三件套的技能名“雕琢恐惧”“编织死亡”也是爱伦·坡写作风格的概括,此处便不再赘述。

推理之路

爱伦·坡一生只写了五篇推理小说,却被人们普遍认为是“推理小说的鼻祖”,这是有依据可循的。《毛格街血案》世界上第一本推理小说,同时也开创了密室杀人的先河。它确立了侦探设身处地的去调查案件、通过纯粹的客观视角窥视整个凶杀案、通过一系列推理元素符号来推理出事件真相这一侦探推理小说的大致写作框架,并一直被沿用至今。

《玛丽·罗杰疑案》是侦探不在现场却推理出事件真相的纯推理演绎探案形式,这一形式直接影响了后世安乐椅神探的出现,最为出名的便是奥希兹女男爵笔下的无名老人。《金甲虫》是破解密码探案的形式,后来盛极一时的《达芬奇密码》沿袭的就是这种路线。《你就是杀人凶手》大胆创新,侦探即是凶手,确立了心证推理的模式。《失窃的信》开创了推理道具中道具职能的作用,道具在每个角色之间获取的信息都并不完整,也造成了信息量的不平等,这与后世的PoV写作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说爱伦·坡的五篇推理小说风格各异,每一篇都是整个推理文学的根源。

推理小说从爱伦·坡的时代发展至今,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个派别:本格派、变格派、社会派、硬汉派、写实派、法庭派以及日常推理。在爱伦·坡的年代,流派自然没有如此准确的划分,但站在当今的角度回顾爱伦·坡的作品,基本上可以明确,爱伦·坡不仅是推理小说的鼻祖,也是开创本格推理流派的先驱者。若是把本格推理的道路比作一条长长的坡道,可以说爱伦·坡站在坡道的十分之七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爱伦·坡毕生所追求的作品中的创作原则,即“统一效果论”,所讲述的原则,也正是后世本格推理小说所遵循的原则之一。爱伦·坡认为,无论是创作诗歌还是小说,作家必须讲究效果的统一,必须时刻想到预定的结局,要使每一个情节变得必不可少。这一点,也正是本格推理中,为作品后期揭晓真相所埋下伏笔的写作手法的原则。

说起推理小说,可能大部分人都会想起所谓的“推理文学三大巨匠”——阿瑟·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以及松本清张但是这三位都不能算是本格推理的代表人物。松本清张是典型的“社会派”推理小说的代表作家,而柯南道尔和阿婆的作品中,侦探所带有的那一丝人情味也让推理小说变得不那么纯粹。

真正算是继承了爱伦·坡的衣钵,走完了本格推理小说坡道的人,是美国的埃勒里·奎因和日本的江户川乱步。

(左为埃勒里·奎因,右为江户川乱步)

先来看一看中国读者更加熟悉的江户川乱步。陪伴中国观众度过童年的日本国民漫画《名侦探柯南》中,江户川柯南的名字便取自江户川乱步和阿瑟·柯南·道尔这两位著名推理文学家。

而江户川乱步的笔名,在日文中的读音为“埃德加华伦坡”,也就是乱步根据埃德加·爱伦·坡的日文谐音而取成,表达了乱步对爱伦·坡的崇拜与喜爱。同样,考虑《名侦探柯南》后期对阿加莎·克里斯蒂、金博士、《沉默的羔羊》等作品的致敬,也有青山刚昌通过“江户川柯南”这一名字同时向三位推理文学家致敬的可能。

乱步创作的推理小说具有独特的日本风格,他强调侦探小说以科学的逻辑推理作为侦破的重要手段,运用现实主义手法来反映社会现实。这一点是除日本作家外比较难做到的,这也和日本独特的社会环境有关。虽然乱步的推理小说还没有脱离干净欧美推理小说的范畴,但也为日后的“社会派”推理小说的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大侦探明智小五郎也成了四五十年代日本国民崇拜的一个英雄。

反观埃勒里·奎因,奎因是美国推理小说家曼弗雷德·班宁顿·李和弗雷德里克·丹奈表兄弟二人合用的笔名,他们开创了合作撰写推理小说成功的先例。埃勒里·奎因也是二人小说中虚构主人公的名字,角色本身也是一位侦探小说作家兼超级侦探。侦探埃勒里·奎因和他的父亲——纽约警察局的理查德·奎因警官是表兄弟二人大多数作品中的主要角色。

于1941年,为了纪念爱伦·坡《毛格街血案》发表100周年,奎因选编了《101年的娱乐:伟大的侦探小说1841-1941》,这是推理文学史上重要的文选集,诸多脍炙人口的推理故事皆出于此,例如福尔摩斯探案集中最广为人知的《血字的研究》

奎因最为赫赫有名的作品《希腊棺材之谜》开创了本格推理的先河,本格派可满足以解谜为乐趣的读者,通常尽可能地让读者和侦探站在一个平面上,拥有相同数量线索。同时,埃勒里·奎因还特别喜欢向读者发出挑战,作品中常常出现诸如“你已经获得足以解开谜题的线索了”此类挑战宣言。这类挑战形式也被后世的大部分推理作品所沿用,国内所熟悉一点的可能便是《金田一少年事件簿》。

爱伦·坡的作品影响的并不仅仅是上述两位本格推理的创始人,后世写下了不朽的侦探形象夏洛克·福尔摩斯的阿瑟·柯南·道尔;悬疑大师希区柯克;终身成就金狮奖得主蒂姆·波顿等著名艺术家也同样深受爱伦·坡的作品影响。美国侦探作家协会还根据爱伦·坡的名字命名了埃德加·爱伦·坡奖来奖励全世界最为优秀的侦探推理小说家。而获奖作家有“首席女法医”系列创作者派翠西亚·康薇尔,也有国内推理小说读者熟知的凑佳苗东野圭吾。反观近些年来的推理小说奖项名单,大多是日本的推理小说家获得奖项。而现如今的推理文学圈,大多也是日系作家大当其道,主动创新出“新本格”“变格派”等诸多体系。而作为推理小说起源的欧美国家,尤其是英国,大多始终跳脱不出夏洛克·福尔摩斯的圈子,仅有《丝之屋》《莫里亚蒂》此类少数能在柯南·道尔基础上创新的作品,实在让人唏嘘不已。

“夜神不可能总是伴随着我们,但我们能伪造黑夜。”

爱伦坡的这句话完美地概括了他一生的写作风格。他并非病态,但却完美地伪造出病态的心理;他并非科学家,但可以伪造以假乱真的飞行幻梦;他自然也并非神探,但可以用文字伪造出他同侦探一样的慧眼。作为一个不那么出众的推理小说爱好者和创作者,笔者同样深受爱伦·坡作品的影响,也深深地钦佩着这样一位文学大师,希望这样一篇浅显介绍爱伦·坡和本格推理的文章能够让更多的人被爱伦·坡的作品所吸引,或是走入推理小说这样一个充满了谜团和真相的无底洞。

以上便是本期圣痕小剧场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是凛寒,下期我们再见~


---- End ----

要是觉得文章还不错 就戳这里关注姬吧~   

崩坏3情报姬 专注于崩3攻略、资讯  

扫描下方二维码,带你在休伯利安号起飞












【崩坏3】圣痕小剧场|站在本格推理的十分之七处——爱伦·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