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康复阶段认知心得

2023-04-10 23:57 作者:周家那谁  | 我要投稿

-在腰伤后逐步康复的这段时间,也是对运动致伤和康复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有了新的认识,从蠕动、爬行到直立奔跑,运动的精细程度越来越高,内部阻抗也越来越多,用想做出一个动作的念头练久了就会伤害运动系统,我也猜测一下,那些复健无效甚至有害的一大原因便是如此,重复使用环节,会进一步降低关节寿命。 想要锻炼有益,需要贯力,在合适的动作下,引发力量从脚跟到发出的这条力线,能绕成圈当然算上乘,做不到也可先拉高腰肩的爆发度,最后收在手上就行。 养生,运动类康复方法,很大程度上利用了运动核心结构的代偿作用,是形体层面的。传武的劲路,中医的脉,都是在织就内部能量流动脉络,因为它基于形体但又超脱形体,才会衍生出了对形体的保护机制,是活体才具备的功能。这是一种功能进化的前置要素,也是物种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伤与强化,西方运动医学理论中有讨论过受伤后身体会启动一系列保护机制,但对保护机制如何形成,更底层的机制如何演进却不能进一步解答,等他们出结果可能需要很多年,而且也未必就是最终答案,我就姑且认为我理解到的算是答案的一部分吧,在没有可信任的理论假想和研究之下,就先用自己的缝合出来的认识了。 受伤后,倒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思考过程,体会着疼痛逐步增强意识到受伤,到直不起腰发现严重,到出现了节点感,潜意识告诉自己病理高峰已过,身体正在康复,身体里出现过太多信息我无法感知无法解读,作为一个活着的主体,我更像是被赋权象征性地参与了一下,大部分都由本能在支配完成。 没有本能的参与,身体机制不知道会乱成什么样呢,所以也真是佩服释迦牟尼,敢于去获得活着时思维主体能够拥有所有权限,而且还成功了,世间记录下来成功的,目前好像也只有他,人类在活着时能形成的那种感知能力,到底有多离谱,也只能靠一些超感官体验来猜了。 相比起来,我就纯纯是一个废物了,什么事都是满足于知道就行,遇到了会思考一下,平日就只想躺着,过一个单身狗的日常,如果不是活着还需要参与社会生活,交换劳动价值,我可真不愿活在城市里,每天都体验在一种压迫感和剥夺感中。 活着呀,这事也就几十年,说珍贵也珍贵,说平凡也平凡,先过完当下吧。

康复阶段认知心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