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香港电影的神:打败李小龙、征服周星驰,却从没当过主角

2022-02-25 21:51 作者:小K影剧  | 我要投稿

大师逝世,一个时代的落幕。

一个时代结束了。

2月21日,导演楚原去世,享年87岁。

他是香港著名的导演和演员,被誉为古龙小说电影第一人。

遥想当年,楚原、胡金铨、张彻和李翰祥曾被誉为香港古装片四柱神。

而今,已全部去世。

“初印象”

在港片的黄金时代,人才辈出。

楚原、李翰祥、胡金铨和张彻,这四个人都在邵氏公司待过。

李翰祥,执导《梁山伯与祝英台》和《貂蝉》等片,掀起了当年的黄梅调电影大潮;

胡金铨,曾参演李翰祥的作品,执导《大醉侠》和《龙门客栈》等片,其中,《大醉侠》被誉为“开创中国新派武侠纪元”;

图 | 李翰祥(右)、胡金铨(左)

张彻,代表作《独臂刀》,红遍港台,一时被誉为“百万导演”;

而楚原,曾打败过李小龙,打破香港历史票房记录。

前三人,都在邵氏干不久,因为都受不了邵氏专制的管理。

唯有楚原,在邵氏待得最久。

不过,很多人光听“楚原”二字,也许完全都不认识。

但是,一看到这个老爷爷就会心一笑。

比如《金装四大才子》的憨憨可爱老头六艺会会馆馆长;

图|源于《金装四大才子》剧照

或是《西游记》的面目慈和的如来佛祖;

图|源于《西游记》剧照

或是《警察故事》的反派老头朱滔。

图|源于《警察故事》剧照

这样的黄金配角老爷爷,承包了很多人的港剧记忆。

楚原和电影的缘分,要从襁褓的时候说起。

他的原名是张宝坚。

父亲是张活游,曾经是粤剧演员,后成为香港粤语片演员。

他从小跟着父亲混在片场,早早就跟各种大小人物十分熟络。

在这种耳濡目染之下,踏入电影界是迟早的事。

那时的张宝坚,也是个文艺青年,爱看电影,爱文学。

他爱看《哀乐中年》,甚至看遍了当年文华和昆仑公司的所有片子。

图|源于《哀乐中年》剧照

他尤其爱电影里创造出来的浪漫故事。

1952年,张宝坚还只是个在中山大学化学系的“好好学生”。

如果没有那次胃溃疡,他也就不会去香港休养,

大概,他早已成为一名化学教授,或者在化工厂当一名专家。

影坛,也就不会有“楚原”这个人。

在香港休养之时,有一回,大导演吴回便问他:“你喜不喜欢电影,你要不帮我写写剧本吧。”

张宝坚,开始以笔名“秦雨”进行一些剧本创作。

他做了吴回的副导演,紧接着做了秦剑的副导演。

图|秦剑(左)、吴回(右)

从张宝坚到秦雨,再到楚原,

“楚原”,只是他在字典里随便翻的两个字,最终,却跟了他的大半辈子。

23岁的他,天不怕地不怕,什么都有胆量做,就这样一脚踏入了影坛。

“崭露头角”

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期,粤语长片便是香港影坛的代表。

那时的粤语片,大多为节奏缓慢的粤语黑白长片。

其中,剧情以民间传说和市井生活为主,反映底层人民生活,有道德教化意义。

父亲是粤语片演员,师傅是粤语片名导秦剑。

楚原,也顺理成章地接下了粤语片的棒子。

图|年轻时的楚原

23岁那年,他首次执起导筒,和秦剑拍摄了《血染相思谷》。

图|1957年,《血染相思谷》

楚原曾骄傲道,那时的中国,只有他和岳枫,23岁就当上导演。

这大概就是少年意气吧。

但真正独立执导,要等到1959年的《湖畔草》。

图|1959年,《湖畔草》

再过三年,他凭借《可怜天下父母心》,一举成名。

这些作品带着市井气息,总是聚焦于底层生活。

此时,他在粤语片培养出的市井气,也让他更懂得如何在商业片体系下生存。

图|源于《可怜天下父母心》剧照

粤语片时期,或许是楚原最宝贵的时期,拥有创作自由。

那时的他,就像一块海绵,尝试各种各样的创作风格。

1969年,他效仿着大热的007系列,拍摄了国语片《火鸟第一号》。

1965年,又拍摄了剧情片《黑玫瑰》。

自此,“黑玫瑰”成了香港电影现代侠女的符号,不断为后人翻拍;


香港电影的神:打败李小龙、征服周星驰,却从没当过主角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