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俄罗斯为什么没有海外殖民地?

2023-01-26 19:59 作者:晓木曰兮历史系  | 我要投稿

俄罗斯不需要海外殖民地来建立殖民帝国,他们有更多的选择,而是就在家门口,不必漂洋过海。 16世纪,伊凡雷帝主导了对西伯利亚,喀山和阿斯特拉罕各个汗国的征服,将俄罗斯的统治范围扩大到了乌拉尔山脉以东和里海沿岸。 17世纪,乌克兰哥萨克人逃离了波兰的统治,向东和俄罗斯东斯拉夫人结盟。波兰战争爆发,1667年签订条约后告终,条约将斯摩棱斯克和基辅周边地区置于俄罗斯的统治之下。 同时,在罗曼诺夫王朝的支持下,俄国人和哥萨克人越过叶尼塞河,继续向东扩张,迅速穿过西伯利亚,建立俄罗斯贸易据点,掠夺西伯利亚皮毛经济物品,征服西伯利亚土著部落。

1587年建立托博尔斯克城堡,作为征服西伯利亚各个部落的军事基地。哥萨克骑兵和俄罗斯殖民者迅速向东挺近,军事武装和俄国平民最终到达鄂毕河流域。 1604年在托木斯克建立了新的基地,1628年,到达了叶尼塞河,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建立了殖民地堡垒。1639年,第一批俄罗斯殖民者跨过了勒拿河,站在太平洋沿岸。 俄国人在西伯利亚的征服手段是在河流汇集点建立要塞,派出武装力量向当地部落征收皮毛。倘若他们拒绝上供,就直接武力解决,留下女性即可。 和美洲殖民一样,欧洲人的主要危险不是枪支,而是在扩张时无意间传播的疾病,当地人对此没有抵抗力。

在西伯利亚征服时期中,有一半以上的人死于天花,西伯利亚几乎空了,俄罗斯人自然而然就没有丝毫阻力,完成了殖民大换血。 1650年,俄国人在进军阿穆尔河时首次与清朝发生冲突,然后俄国人被驱逐出阿穆尔地区,这是俄罗斯西伯利亚殖民道路上第一次遇到实实在在的阻力,在此之前,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已经完成了征服。 俄国人掉头北上,在清朝边界以北继续向东前进,进入堪察加半岛和西伯利亚的最东端,在1732年越过白令海峡征服了阿拉斯加。 1812年,俄国人到达美洲最南端,名叫罗斯堡,位于今天的美国俄勒冈州西南部,距离旧金山还有六十英里。由于深入美洲大陆,俄国的补给非常困难,他们在罗斯堡坚持了二十多年,始终也未能向前一步,所以,罗斯堡也就成了俄国扩张,最远到达的地点。

此时已经来到了十九世纪中期,俄国和奥斯曼帝国爆发了第九次战争,俄国担心战争期间,英国吞并阿拉斯加,故而以极其优惠的七百二十万美元,把阿拉斯加卖给了美国。毕竟欧洲才是俄国关注的重点,得失进退,就是生死存亡,而美洲则没有那般重要。至此俄国的势力退出了美洲,彻底失去了地跨三洲国家的称号。 彼得大帝在1672年—1725年之间与瑞典和奥斯曼帝国开战,俄罗斯可以自由的进入亚速海黑海和波罗的海。 俄罗斯的下一个大扩张时期是叶卡捷琳娜大帝时期,与奥斯曼帝国及附属国克里米亚作战,把俄罗斯的南部边界一直延伸到黑海。参加了瓜分波兰,夺取了许多波兰故土,领土一路向西与普鲁士接壤。 叶卡捷琳娜大帝继任者亚历山大一世在1809年征服了芬兰,1815年拿破仑战败后,波兰的大部分地区被并入俄罗斯帝国,亚历山大一世沙皇的正式头衔改为“所有俄罗斯的皇帝和独裁者,波兰国王”,芬兰大公等等。 在此期间,俄罗斯也一直与波斯对峙,1783年格鲁吉亚成为俄罗斯的附属。到了19世纪初期,俄罗斯在高加索地区进行了大规模扩张,1828年控制了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不过这里属于军事前线,俄罗斯的要塞哨所遍布,成了和波斯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对峙的前沿阵地。 19世纪中叶,俄罗斯的注意力转向了穆斯林汗国主导的中亚地区。1865年征服塔什干,1868年征服撒马尔罕。这时候俄罗斯的控制方式类似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模式,中亚穆斯林君主们在俄罗斯的实际控制下保留了空头衔,中亚地区的游牧民和地缘情况适合这种模式。 1880年,俄属中亚和英属印度的矛盾开始加剧,英国和俄罗斯这两个欧洲老对头,在千里之外的中亚对峙起来,矛盾的焦点聚焦在阿富汗地区,数十年的紧张局势和大博弈在中亚上演。 俄国人在清朝力量衰弱大幅度的时候,向南挺进阿穆尔河河谷,在1860年的《北京公约》中控制了滨海边疆区的滨海省。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俄罗斯定居点在同一年建立,成了俄罗斯远东领土的核心。 1895年,俄罗斯控制东北,两年后控制辽东半岛,建立了俄罗斯海军基地。后开。在日俄战争中失败,1905年被迫割让给日本。 罗曼诺夫沙皇政权在1917年瓦解后,俄罗斯爆发了地方主义和民族主义,芬兰,波兰,乌克兰,高加索国家和中亚国家这些俄罗斯殖民地区,都试图获得真正的独立。

起初列宁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鼓舞了这一独立运动,但后来又反悔了,中央集权控制下的欲望显然大于慈悲心。 俄罗斯不需要像西欧国家那样漂洋过海,门口全是窝边草,可劲儿吃的俄罗斯,没有船,一路向东也到了现在的美国加利福尼亚罗斯堡。

俄罗斯为什么没有海外殖民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