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警戒:心灵终结》小文-7
发生在苏俄滨海边疆区的战争,在自爆卡车的冲锋与犀牛坦克的海潮中结束了,苏军夺回了他们最初的阵地,并将入侵者们重新压制回海上,被自爆卡车飞速摧毁的防线,回到苏军手中不到一天,便再一次固若金汤,但现在,太平洋阵线不再有能力发起又一次声势浩大的登陆行动了,部队需要补充,而他们的舰队,也已被回防的苏俄台风潜艇编队牢牢牵制,即便这些深藏海底的刺客们远少于战舰的数量,但他们的鱼雷,正在一点点蚕食着远征的部队,在万般无奈之下认清现实后,太平洋阵线的部队,最终选择了调转船头,全军撤退。
望着默默远去的舰队,边疆区的战士们纷纷喜不自禁地将军帽高高抛起,而后开酒畅饮,这场以多对少的保卫战,终于以他们的胜利而告终,战士和坦克手们向敌人证明了,苏俄的防御是如此坚固,苏俄的攻击是如此强力,这些远离正面战场的士兵们兴奋不已地猜测着欧洲的部队究竟已抵达何处,他们开心的笑着,没有任何一个人对胜利抱有怀疑。
但在千里之外,遥远的莫斯科,总指挥室的气氛,却如同窗外的严冬一样寒冷,在台风潜艇编队回援,以及犀牛坦克团到达之后,苏俄中央对于滨海边疆区的胜利,便不再有任何的担心,另外的疑问摆在他们面前,突如其来的太平洋阵线舰队,推进缓慢,态度冷淡的中国盟友,以及神秘失踪的机动建造车“斯大林之拳”
一向料事如神的心灵部门,这次也出人意料地,没能掌握到同盟国舰队大规模调动的迹象,而据中国盟友宣称,已经损失惨重的太平洋阵线,居然仍有能力发起一场声势浩大的登陆作战,如果莫斯科没有将他们最为器重的将军同志调回,同盟国的战车,甚至有机会在苏俄中部的土地上驰骋,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毫无疑问,总指挥部里的很多人,都将被流放古拉格,在寒风呼啸的边陲,度过他们的余生。
苏俄上下紧锣密鼓的开始了调查,情报部门列出了一长串怀疑对象,除了同盟国的间谍,甚至还包括了他们的盟友,以及由首席顾问尤里组建的心灵部门,还有在美国战场崭露头角的将军同志。
一直以来,苏俄内部存在敌人的间谍,都是情报部门确信的假设,即便在失踪事件发生之前,对于间谍的调查也都悄无声息地进行,尽管嫌疑最大,但大部分人都知道,选择往这个方向调查,大概率是无用功;至于盟友,中国人诚恳的表达了对失误的歉意,再一次坚定的重复了对于世界大革命的认同,并保证将更多部队投入到日本的土地上,更快地将太平洋阵线逐出战场,显然,对这方面的怀疑,暂时是自讨苦吃。
比起罗曼诺夫身边的首席,当然是初出茅庐的将军同志,最适合,也最容易怀疑与调查,在边疆的战争胜利后不久,莫斯科的一纸调令,便把将军同志派回了美国,继续统帅那里的部队,完成对美利坚的镇压。
即便没有心灵部门的眼线,尤里也能轻而易举的猜出总指挥部的用意:美国战场上的绝大多数情报员和指挥官已经高升,或是被派往欧洲,将军同志在踏上飞机的那一刻,就已经落入了莫斯科方面为他准备的“牢房”——美利坚。
而在那里,他将只是一个纸面上的英雄,一个光杆司令,只等情报部门的调查结果出炉,这位年轻的将军就将成为牺牲品,以“盗窃重要设施”的莫须有之罪,在阴森寒冷的牢房孤独终老。
这并不是尤里喜闻乐见的,哪怕心灵部门无法得到这位出色的人才,但他仍是计划中重要的棋子,活着的将军同志,要比死掉的他,更能为苏俄带来胜利,也更能让心灵部门的行动在捷报频传之中无声无息。
通过各种关系和手段,尤里成功地让将军同志被派往了暂且由心灵部门负责的城市:圣路易斯,一个神秘的建筑物正在紧密筹划之中被悄然竖起,而此刻的将军同志不会知道,他奉命守卫的高塔,将会在不远的未来,掀起多大的巨浪滔天,而此刻的盟军指挥官也不会想到,噩梦的遭遇,即将在他们的面前,无情地敞开大门。
自战争开始以来,各地敌军部队中的美军坦克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增加,这不可能是简单的缴获,彼时的他们尚未收到来自加勒比海,舰队全灭的噩耗,但盟军指挥官(玩家)依旧保持着高度警戒,他的部队正在一点点的联系起那些分散的占领区,但不好的消息也在接连传来。
太平洋阵线对苏俄的进攻失败了,面对着中国越发凶猛的进攻,留给日本的时间正在疯狂的流逝,欧洲战场上的同盟国军队为错误的绥靖政策所蒙蔽,大群大群的向后撤退,留下了毫无防备的东欧土地,任凭苏俄的坦克驰骋,即便东欧的小国们英勇地联合起来,他们也不可能再消耗入侵者更多的时间了,更何况他们一如既往的选择了各自为战。
同盟国阵营急需一场胜利,来稳定他们惊慌失措的内心,处于这样的原因,华盛顿方面发出指令,要求指挥官不得延迟,尽速夺回纽约。但指挥官(玩家)并没有服从,他选择再次推迟对纽约的总攻时间,并再次派出了数支侦察部队,不久之前,指挥官的部队失去了和几个街区的联系,而首批侦查的前锋,同样无声无息地消失在了纽约市区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贸然前进只会是慢性自杀。
而随后的发现证实了,指挥官的小心谨慎,不无道理。
一路上,同指挥官(玩家)失去联系的前锋部队收拢了一系列残兵,并得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市区内相当多的临时据点,在防御良好的情况下,主动向苏军投降,一部分美军甚至在关押他们的集中营被摧毁后,捡拾地上的武器,向着解救他们的前锋部队开火,情况越发扑朔迷离,而原本前来侦查的前锋部队,现在却逐渐被他们原来将要支援的对象所团团包围,他们无法同外界联系,只能尽力生存,收拢残兵,祈祷着指挥官率领的大军到来,却又担心前来的援军也会莫名其妙的变成敌人。
万幸的时,仍有一些友军循着痕迹,前来加入侦查部队的防御,他们也提供了一些至关重要的信息:苏军在城市的另一边开辟出了一大片区域,并围绕着一座高塔建立了他们的防线,期间不乏有守军集结起来,向着高塔发动进攻,但终究因兵力不足作罢。
这期间,苏军也并未依托防御继续向市内其他区域进攻,而是积极的夺取了附近的数座发电站,一度造成了市区内大规模停电,但在高塔建设完毕并开始运转后,缺电的问题开始变得更为明显,前往高塔侦查的部队也未能探出究竟。
随后的几周,士兵们感受到了一股不明来源的波动,如同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一般,开始变得越发频繁,而市内原本互相连通,防御完善的区域开始了整片整片的失联,纽约守军越来越多的缴械投降,要么自相残杀。
很明显,那座高塔即是问题的根源,它拥有的奇异能力,应当能够颠覆人的思想,控制人的心灵,但如果指挥官的猜测是真的,那么,市区内敌方可用的兵力总和是远多于同盟国的,那些倒戈的美军部队,很有可能已经被再次广泛部署于纽约市区内,甚至,苏军已经开始,有组织有计划的利用这股力量,绞杀城内的美军残余。
时间已然不允许指挥官再犹豫下去,电力突然再一次大幅波动,根据计算,留给他们的时间至多不超过四十分钟,唯一的好消息是,城内的苏军对指挥官部队的位置与动向尚且不得而知,但四十分钟过去后,如果高塔没有停止运作,或者他们没能逃离市区,那么没人能保证自己仍能忠诚于原本的信仰和国家。
唯一的选择就是立刻突击,区别只是在于,是向着纽约市区外突围,还是反戈一击,向着可能处于重重保护之下的,那座高塔突击。
指挥官的选择大大超乎了敌人的预料,美军悄然集结,向着苏军基地发起猛攻,苏军紧急召回了那些看守着叛变美军的部队,但他们此前构筑的防线因为电力锐减,并没能在指挥官的攻势下坚持多久。
苏军失去了高塔,那座后来被称作“心灵信标”的建筑,察觉大事不好的他们立即发动了全纽约的部队以及临近的友军试图夺回基地 。
此前,来自心灵部门的工程师们便再三强调过,心灵信标的重要性,事实上,尤里正是将纽约当作了心灵科技的试验场,此处苏军的唯一任务,便是在信标建设完毕并开始运行之后,观察信标的工作状况,并保护好它,这也就是为什么,苏军占据着人数上的优势,却始终没有对纽约发动包围。
直到这时,经总指挥部允许,心灵部门调遣的苏军仍在不断的赶往此处,事实上,苏俄将军同志的目的地也正是此处,尤里相信,这样雪中送炭的安排,不但能够拉拢将军同志,让他离开危险的莫斯科,也能够保证纽约市心灵信标的安全。
只不过,即便是最缜密的心思,也难以参透变化的奥秘。尤里不会料到,在大洋彼岸,重重包围中,竟然会有敌人尝试运用心灵信标克敌制胜。
四面楚歌下,盟军指挥官(玩家)下令,启动心灵信标,工程师们凭着皮毛的理解,以及恐怖的运气,竟然反转了心灵信标的设置,并成功启动了它,尽管在陌生操作之后,心灵信标中暗藏的自毁系统已经开始运作,但在爆炸前,这座高塔依旧在忠实的实行着它玩弄人心的使命。
倘若苏军此前没有为信标充足电能,他们或许还能有更多的时间,但战争没有如果,现实总是残酷,后排的苏军尚且来不及对前方察觉端倪,不战而退的部队作出反应,空气中那阵巨大的波动,便已经将他们吞没其中。
在没有叠加效果的情况下,心控的效果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发微弱,但这对指挥官来说,已经足够,纽约市内所有的苏军都已缴械投降,甚至于仍在半空中的空降兵,都已暂时成为了美军的盟友。虽然心灵信标在反转后不久便因不明原因自毁,但基地中残存的情报,一如破碎的拼图般,为美军勾勒出了一个望而生畏的图景。
心灵部门的异教在尤里的授意下暂收锋芒,尤里相信,将军同志能够帮助他稳定住美国的局势,阴影的刀刃尚且不能在光天化日下大胆行凶,心灵部门需要尽快得到拉什迪保证的成果,缺少了机动建造技术,他们的野心将永无出头之日。
此时此刻,华盛顿正在发动总动员,调动美军向着芝加哥与圣路易斯挺进,他们不可能放任心灵技术在美利坚的国土上肆无忌惮,大发淫威,而对于苏军来说,这邪门的科技正是他们快速制服美国的关键,将军同志已经接受了圣路易斯的防御,很快,苏军将要在美国的城市中,迎战压抑已久的美军。
而防御战炮火的轰鸣,正预示着《红色警戒:心灵终结》第七部分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