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文物墨影 纸上春秋——经典馆藏书法文物临摹作品征集活动的通知(文物介绍四)
关于开展第二届“文物墨影 纸上春秋”
——行走的思政课山东博物馆经典馆藏书法文物志愿服务校园行活动作品征集的通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为让文物“活”起来,以经典书法文物引领美育,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回归生活,回归教育,将在全省组织开展第二届“文物墨影 纸上春秋”——行走的思政课山东博物馆经典馆藏书法文物志愿服务校园行作品征集活动。本次活动旨在为中小学生架起与博物馆沟通的桥梁,使神秘的经典书法文物更好发挥时代价值,从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两创”在文化和教育中落地。
主办单位
主办单位: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济南市教育局
承办单位:
山东博物馆
山东省博物馆学会
山东省博物馆联盟
文化大观杂志
山东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社科普及志愿服务总队
协办单位:
莱商银行
活动内容
对山东省各博物馆馆藏的经典书法文物作品进行书法临摹。
征集要求
(一)对象
全省中小学生
(二)数量
每位参赛者可选择1件作品作为参考,进行临摹和书写,最多不超过3件。
(三)作品要求:
1、用笔合法度,流畅;
2、结构准确;
3、整体章法统一;
4、能表达原贴韵味。
(四)规格
尺寸:不大于四尺整张宣纸
姓名、作品名称写至右下角
另附作者信息与书法作品封装在一起,备注好所选文物、姓名、地市、学校、组别、性别、年龄(周岁)、通讯地址及联系电话。
(五)提交方式
作品以邮寄形式,
将作品寄送到:
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11899号 山东博物馆
联系电话:13853181956
杜老师
邮寄作品的同时将书法作品拍照,照片要求信息完整,照片大小不低于3M,将照片及作者信息发送至邮箱:sdsbwg@163.com。文件名称为中学/小学++XX市+XX学校+小学/中学组+联系方式”。
以学校为单位统一邮寄时,填写作品汇总表(见附件2)
(六)投稿日期
即日起到2022年10月30日
奖项设置
(一)活动分为小学组与中学组
根据参赛作品质量,评选出每个小组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
(二)获奖者均可获得荣誉证书
(三)获奖的部分优秀作品有机会参与在山东博物馆举办的活动成果展。


文物介绍

宋苏轼长清县释迦舍利塔铭
馆藏地点:长清区博物馆
苏轼楷书《释迦舍利塔铭》,全称《齐州长清真相院舍利塔铭》。《塔铭》原刻石是1965年拆除长清真相院舍利塔塔基时在地宫内发现的,已深埋地宫800多年,当时盖在释迦舍利石函上。此石刻工精细,字字清晰,无一字残损,完全保持了原有字迹的真实面貌,堪称苏轼平生所作小楷传世代表作。《齐州长清县真相院释迦舍利塔铭》,石灰岩质,长方形,长83厘米,宽62.5厘米,厚12.5厘米,石面磨光,铭文为阴刻,楷书,全篇共计479字,从左至右22行,每行少则6字,多则25字不等。《齐州长清县真相院释迦舍利塔铭》刻石全篇字字锋棱如新,无一残损,用笔淳朴,具有极高的历史、书法和艺术价值,是研究苏轼及其书法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元赵孟頫雪赋卷
馆藏地点:山东博物馆
元代赵孟頫《雪赋》卷现藏山东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纸本,纵22.5厘米,横192.9厘米,共73行,每行9至11字,行楷相掺。此手卷原为山东工学院周伯鼎教授所藏,后捐献给山东博物馆纸本,款识:大德二年日短至写与班彦功,子昂。钤印:赵氏子昂(朱文)。此作品书于元大德二年(1298年)冬至,是赵孟頫送给一位名为班彦功的好友的。其内容书写了南朝宋时文学家谢惠连的《雪赋》,从酝酿降雪写到雪雾天晴,展现了素净而奇丽的画面。作品沿用汉赋中假设主客问答形式,对雪进行了赞颂,主人是西汉梁孝王刘武,客人是他的谋士,历史上享誉盛名的三位辞赋家:司马相如、邹阳和枚乘;作者采用比兴手法对自己的际遇进行了感叹,赋虽不长,却富有文学色彩。

文徵明小楷《莲社图记》
馆藏地点:山东博物馆
《文徵明正书册》也叫《莲社图记》,内容是北宋诗人李冲元为李公麟作品《莲社十八贤图记》做的跋文,对这幅画作的情况作了详细的记述:首先叙述东晋惠远法师在庐山结社;然后描写画中人物的布景巧妙;最后称赞李公麟画法的高妙。作品为纸本,纵28.5厘米,横14厘米,共五开十帧。款识:嘉靖十三年春三月既望,衡山文徵明书。钤印:徵明(白文)、征仲父印(白文);引首印:停云(朱文)、衡山(朱文)。文徵明(1470年~1559年),初名壁,字徵明,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斋名停云馆,长洲(今苏州)人。文徵明德才兼备,博学多能,诗文书画俱工,领袖群彦。诗文方面,其前期为“东庄十友” 之一,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


明董其昌张文熙父子封诰卷
馆藏地点:山东博物馆
作品纵25厘米,横517厘米。董其昌(1555年~1636年),字玄宰,号香光、香光居士、思翁,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工诗文,善书画,精鉴赏。书法遍学晋宋诸家,长于行、楷,称绝一代。张文熙,明万历年间进士。授山东青州府乐安县知县,补兖州府东阿县知县,钦取浙江道监察御史,巡按江南,巡视九门,历任太仆寺正卿、资治尹,诰授大中大夫(正三品)。

华世奎四条屏
馆藏地点:滨州博物馆
《华世奎四条屏》,每幅长136厘米,宽34.5厘米,保存基本完整,内容为对《曹全碑》的简单介绍。《曹全碑》属东汉末隶书完全成熟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它记载了东汉末年曹全镇压黄巾起义的事件,是研究东汉末年农民起义重要的历史资料,也是现存中国汉代石碑中保存比较完整、字体比较清晰的少数作品之一。其结字匀整,用笔方圆兼备,而以圆笔为主,风致翩翩,美妙多姿,是汉隶中秀美风格的代表。华世奎,字启臣,号璧臣,汉族,天津“八大家”之一。祖籍江苏无锡,后迁避于天津,是著名的书法家。书法作品小至蝇头小楷,大至径尺以上榜书,结构都很凝重舒放,晚年更加苍劲挺拔。居近代天津四大书法家(孟广慧、严修、赵元礼、华世奎)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