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竞速:地平线4》第36季更新
现在就来了解,即将到来的《极限竞速:地平线4》第36季更新新车细节吧!
1972 马自达 Cosmo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英国、苏联及其盟友等国家卷入了太空竞赛,每个国家都投入大量资源开发新技术,以求能在太空中有所作为。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一家日本汽车制造商决定用自研的新技术为自己打出名号。因此,马自达将目光投向了汪克尔转子引擎,并决定投入精力做出一辆能配得上转子引擎的车。
第一代Cosmo在1967年以概念车的身份登场。所谓的概念车就是汽车制造商打造的,专门用于引领未来新技术的车,即使有时候这种概念车并没有什么商业价值。从这个层面来看,Cosmo无疑是成功的。Cosmo并不是什么畅销车型,因为每一台都需要手工制作,但转子发动机却成为了马自达制造的招牌。Cosmo的转子发动机动力更强,位移更少,并且移动部件也少。这意味着车辆的行驶更加顺滑,可以在紧凑的车身内可以放下一个寿命更长的引擎。
这辆车可以说就是为转子引擎而设计的。马自达的灵感来自于太空竞赛,同时也受到了雷鸟和捷豹E-type等车型的启发。马自达想向所人有展示转子引擎技术的价值和可靠性,他们派出Cosmo参加纽伯格林84小时马拉松比赛,并最终获得第四名。
Cosmo的最终车型于1972年发布。
在秋季赛中完成“Mazda’s Guide to the Galaxy”,即可获得这款引领时代的概念车。
1973 马自达 RX-3

如果说打造Cosmo的目的就是要打造一辆昂贵的,不图商业价值的概念车,以求在技术上引领后续的马自达车款,那么RX-3就是第一个受益者。可靠实惠的RX-3给了马自达,无论是是作为汽车制造商还是赛车竞速商,第一个机会来围绕转子引擎打造自己的标签与品牌。
这款车在配备活塞式发动机时被称为Grand Familia,而“RX-3”的名字则被保留给搭载转子发动机的版本,在它的家乡日本,它被称为Savanna。和Cosmo一样,马自达将RX-3拿出来参加比赛来证明它的实力,车手正是在纽伯格林赛道84小时马拉松赛上将Cosmo开到第四名的那位。他们把这辆车开到了1972年的富士大师赛上,并以一场胜利(72年、73年和75年又赢了三场)击败了被大家广泛看好的日产,随后在巴瑟斯特取得了一场胜利。
由于RX-3的车身不大,所以特别适合转子引擎。RX-3原本是为了容纳活塞发动机而设计的,当RX-3配备了小尺寸的转子发动机后,它成为了赛场上不折不扣的危险劲敌。一架原装RX-3仅用一台一升的引擎就能达到100马力以上 — 相当于四倍于其大小的引擎所能迸发出的威力。RX-3在赛车手中变得如此受欢迎,以至于现在几乎不可能找到这款车的原厂版本,所有的车都被升级或改造过了。
完成50%的夏季列表即可获得这款RX-3。
2018 赛麟 S1

在2000之前,赛麟是以帮助野马成为主流赛车而成名。但时间来到了21世纪初,是时候发布一些属于赛麟独一无二的东西了,S7来了:一款看起来更像F1原型的7L超级跑车,售价高达38.85万美元。它的诞生直接导致了2004年福特GT的出现,并在野马家族线之外建立了赛麟。
直至2018年,赛麟还是一直在为其他制造商提供组装服务。他们在S7之后推出了亲民款(10万美元)的S1,这是一款配备2.3升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中置引擎超级跑车。S1的内部构造原理都是赛麟自己的产物,而S1的外部风格则受到停产的Artega GT的影响。在Artega的制造商破产后,GT的设计被一家名为JSAT的中国制造商买下,该制造商要求赛麟协助对外观进行现代化改造。改造最终草草收尾,但它最终造就了S1。
完成50%春季列表即可获得这款S1。
本期的新车就介绍到这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