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干预的一些原则||课堂笔记
处理危机情况(如自杀表白)的一些原则:
(1)不要急于行动,做一个陪伴者。面对想要自杀的人,不要心急地去告诉他什么是“对”的,“应该”怎么做事;也不要因为急切地想要对方放弃轻生的念头而强行输出“正能量”。危机干预不是指引对方前进的引导者,而是停留在对方旁边的陪伴者。
(2)让对方主导谈话,自己作为倾听者。危机干预的陪伴,需要靠倾听、共情去发掘面临危机者的遭遇。如“如果你愿意说,我很愿意听”、“你看起来很痛苦,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呢?”
(3)自我表露形成联结。如果交流发生阻抗,也可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如“看到你一个人默默地承受这些,我也好难受,好想要帮助你”、“你刚才说我讲的不对,虽然有点令我感到挫败,但我很高兴你愿意和我分享你的真实感受/给了我新的机会去了解你……”。在表达自己的情感过程里,无形中也会构建自己和对方的联结。
(4)营造安全抱持的氛围。利用倾听、共情等技术,“告诉”对方这个谈话的氛围是安全的,对方说的内容不会轻易受到评判,我们很好奇对方的故事。
(5)中止对话。危机干预不是心理咨询,不需要全套的倾听、干预,当事人打开话匣子倾诉之后,可以“找个理由”中止对话,利用“蔡加尼克效应”(未完成的事件让人想要去完成)让其从危险情景中走出。如“……听起来你还是很难过,但我接下来有一个很重要的会议需要参加,能不能等下次我俩都有时间了,一起到酒馆里继续分享你的故事?”(定一个约定)。
来源:西南大学 张仲明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