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返乡青年春节家庭聚会避雷手册》

2023-01-04 12:38 作者:豆儿彭  | 我要投稿



今年的春节来得比往常要早一些,加上政策放开,原本苦于疫情不能回家的人儿大概已经整装待发中,预估今年返乡潮将会呈井喷式增长。

过年,就是一家人团团圆圆才好,中国人讲究个团圆喜乐,奔波在外的人们,不管多远,仍旧愿意奔袭千里,以阖家团聚的方式过节。

自然的,返乡的众卿们也将迎来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这样的生活包括但不仅你、伴侣、孩子以及父母,还有七大姑、八大姨,各位叔叔阿姨们积攒了一年的关(唠)心(叨)。

 


设想一下,你一面局促地搓着手老老实实坐在沙发上,一面接受着长辈们投来的关切目光和拳拳问语,句句是雷,处处是坑。

是以,特此制作一篇《返乡青年家庭聚会避雷手册》,诸君且看之,仅博一笑,如有雷同,请勿对号入座。

 

学生篇

1、

 


大姨一边嗑着瓜子,一边问:“小林啊,上了大学有没有交女朋友啊?”

小林推推鼻梁上的眼镜,讷讷道:“还没呢。专业课都忙不过来,哪儿有时间。”

“咦?”大姨吐出一口瓜子壳,“怎么还不谈恋爱啊,还是学校里的恋爱单纯,出了社会可就不一样呢,现在的女孩子都好现实的。你看你哥(大姨儿子),要不是他早些年赚了点钱,买了两套房,能有姑娘愿意跟他谈恋爱?”

(腹诽:大姨,你忘了吗?当初就是你举报我和女同学操场散步来着,害得我被我妈盯梢半年,哀悼我那还没来得及萌芽的初恋,泪流ing)

小林点点头:“我哥这么能干,我比不了,接下来是不是要操办婚礼呢?”

大姨扭头对旁边的二姨说:“你说现在的年轻是怎么想的呢?前几天我还跟他提结婚的事,人家倒好,不着急.......(以下省略五百字)”

小林心里偷偷比耶,哥,对不住了,把炮火引向你,死道友不死贫道,你要理解我。

2、

 


大姨夫手拿保温杯慢慢走过来,“小林啊,再过两年就毕业了,准备考研吗?”

小林老实道,“还没想那么多。”

“啥?”大姨夫拧开保温杯,啜一口热茶,“现在的年轻人啊,一点计划都没有,知道新闻上说的毕业生就业有多难吗?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的了,你爸妈也不着急着急这个事儿。”

小林缩缩脖子,“我爸妈说尊重我的选择,让我自己看着办。”

大姨夫不满意地撇一眼犹在饭桌上觥筹交错的小林爸爸,“你爸啊,就是没个成算,娃都这么大了,还不多替他打算打算。”

大姨刚好与二姨结束了关于大哥结婚的话题,插话进来:“别让娃考研了,没听说今年考研人数又创新高了吗,再读了几年出来一样不好考工作,小林,考公去,铁饭碗多好,不愁吃不愁穿、福利待遇又好。”

(腹诽:我哥当时毕业时你们为了他不考研不考公恨不得吵破天,最后我哥硬是扛住了,直到闯出名堂来了你们才没吭声)

小林点点头,“我会好好考虑的。大姨夫怎么不吃了,我爸他们还在喝酒呢。”

大姨不满地撇一眼大姨夫,“还喝呢,你大姨夫现在尿酸高,血脂高,血压高,我现在可得盯紧点,再喝就要出事了。”

旁边的二姨问道,“还没降下来啊?不是吃了小半年的药了吗?”

大姨一拍手,“可别说了,老头子不忌口.........(以下省略五百字)”

小林看看走到阳台假装看风景的大姨夫,投去可怜的目光,大姨夫,对不住了,自家的炮火还得自家人才能扛得住。

 

工作篇

3、


 

刚坐上饭桌的小李,还没来得及夹一筷子菜,对面的二姨投来关切的目光,“小李找到工作了吗?”

小李放下筷子,“找到了,在**公司做工程师。”

二姨惊呼:“**公司老出名了,我们楼上邻居家的小孩也是在里面做项目经理呢。小李每个月工资多少啊?”

小李老实道,“八千。”

二姨手掩住嘴,“才八千啊,我们楼上那家一个月两万呢,年底绩效奖金另算,人家啊,已经买了三套房了。小李你这工资也太少了吧。”

(腹诽:对于我一个刚毕业的愣头青来说,八千已经不少了好吧。再说了,一个工程师纯纯打工仔,一个项目经理公司中层,这是一个等量级吗?)

小李夹一块妈妈牌腊肠放嘴里,一面嚼一面含糊不清说道,“我争取争取,明年跳槽到更好的公司,赚更多的钱”

 

4、

倒带。

刚才的场景重新来一遍。

 


刚坐上饭桌的小李,还没来得及夹一筷子菜,对面的二姨投来关切的目光,“听你妈说你年前跳槽了,做什么的呀?”

小李放下筷子,“在**公司,项目总监。”

二姨惊呼:“**公司老出名了,我们楼上邻居家的小孩也是在里面做项目经理呢。小李每个月工资多少啊?”

小李老实道,“年薪40。”

二姨手掩住嘴,“年薪40,小伙子可长本事了,以后你爸妈有福了。趁着现在年轻多赚点钱,赶紧买房。”

小李摇头,“现在这个房产环境大涨的可能性不大了,而且我们这一代对房子是租是买没有执念,我还是想把钱留着可以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

“瞎!”二姨惊呼,“你们年轻人哪,就是没计划,现在不买,等到以后房价再涨,想买都买不起了。没房,住哪儿?没房,谁愿意跟你结婚?没房,以后生了孩子上学怎么办?你爸妈过来了住哪儿?”

(腹诽:我姐花钱大手大脚比我还夸张,每天不是吃吃喝喝喝就是到处旅游,不也是还没安定下来。)

小李满头黑线,强撑着说道,“二姨,我姐今年不回来过年哪?我看朋友圈他们约着朋友去海南玩了?”

二姨愤愤道,“现在的年轻人啊,说一出是一出,我都说了趁着年轻多攒点钱,她倒不,说的什么,啊,现在不享受,等到老了,想玩都玩不动,你说说........(以下省略五百字)”

 

婚后篇

5、

 


酒足饭饱后,亲戚们打牌的打牌,聊天的聊天,小张终于把厨房里里外外收拾干净,就想坐下来喝口水好好歇一歇。

沙发上的三姨笑眯眯的招手,“小张,快过来坐,陪三姨聊聊天。”

小张心里咯噔一下,还是乖巧的凑了过去。

三姨握着小张的手,又看看旁边陪着丈人的小张老公小陈同学,笑问,“准备什么时候要小孩啊?听你妈说,你们还想再玩两年。”

果不其然。

 


小张也是笑眯眯,“三姨,别听我妈胡说,哪儿是玩嘛,我们现在事业正是上升期,哪儿有时间。”

“哎哟哟,生个娃需要多少时间,以前我生你哥的时候,前一天还在单位上班呢,一点也没影响工作。听说小陈主要是你不想要?”

(腹诽:您当时在国营单位上班,每天不是看报纸就是打毛线,咱们能比得了吗?)

小张看着老公的背影,投去一道杀人的目光,乖巧道,“要的呢,我们现在正在备孕,身体调养好了才能生一个健康的宝宝嘛。”(至于调养身体需要多久,天知道。)

 

6、

 


带着混世魔王在小区里玩了一下午电量耗尽后,终于他愿意稍微安静的呆着房间里看看绘本。

你扶了扶老腰,还没来得及歇一歇,刷刷手机。

沙发上的三姨笑眯眯的招手,“小张,快过来坐,陪三姨聊聊天。”

小张心里咯噔一下,还是乖巧的凑了过去。

三姨握着小张的手,又看看旁边陪着丈人的小陈,笑问,“准备什么时候要二胎啊?听你妈说,你们没打算了?可不行啊,一个小孩太孤独了。现在政策也放开,趁着年轻赶紧生了二胎,接着再生三胎,家里热热闹闹多好。”

果然在这里等着呢。

 


小张也是笑眯眯,“三姨,别听我妈胡说。现在养育一个孩子投入的经济成本和时间精力太多了,我们实在折腾不动了。”

“哎哟哟,一个生,两个养,不过就是多双筷子的事。看你外婆,以前那么艰苦,还不是把我们姐四个拉扯大了,我们几个娃每天村里乱跑,还不是健健康康长大了。”

(腹诽:那个年代马路上有那么多汽车吗?有那么多作业吗?有那么课外活动吗?有那么卷吗?)

 


小张点点头,“三姨说得对,其实吧,不是我们不想要,是我身体不好,医生说,我这样的身体再要二胎,会要命的。”

“哦~”三姨飞快瞄一眼小张肚子,善解人意地劝道,“这孩子吧,也讲个缘分,咱们不强求呵。”

小张乖巧道,“嗯。三姨说得对。”

 


 

结语:

看着热闹的客厅,填满空间的亲人们,你默默的找了一个不受注意的角落,尽量缩小存在感。

家,是港湾,是心灵归属地,同时,也可能是带着硬壳的枷锁,是不见时想念,见了后想要拉远距离的奇怪存在。

我们这一代,是独立的一代,也是没有兄弟姐妹的一代。

 


我们已经习惯了独自面对风雨,对于暴风雨式的关心接受度可能没有那么高。

我们更喜欢的是有距离的关心,恰到好处的理解和不过多干涉的注视。

不管怎么说,它依旧是生活的一部分,汇成了我们口中的年味和团圆。

也许有一天,等到我们老去的那一天,我们也会变成原本口中调侃的七大姑、八大姨。

谁叫,中华一家亲呢!

 


 

 

本文由豆儿彭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返乡青年春节家庭聚会避雷手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