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啊!海军
“我认为现在我们应该以发展海军为工作重心之一。”身穿海军服的成田白仁将军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对鲁道夫象征说道。
“海军?我们以前不是就有吗?”鲁道夫象征迟疑道。
“您看看,我们现在的海军,都是铁皮木头船,蒸汽机都是明轮机,还要用风帆辅助动力,跑起来慢的像蜗牛,火炮没有多少,都是前膛铜炮,也有少数后膛炮,根本不能与东国海军相抗衡。”成田白仁掷地有声道。
“我前些日子出洋考察,去看东国的海军,看得我直眼红!您看看,他们的军舰,都是铁甲舰,或者是全金属制船体的巡洋舰、主力舰(战列舰),那个铁甲可以防御火炮攻击,而我们的木头船体如果遇到炮火,一打就击穿了,他们攻击的时候,还有一种小火轮,他们叫‘鱼雷艇’,铁甲军舰上的大炮都是大口径的后膛炮,两艘军舰之间有旗号通信,一切水平都高于我们,我们如果再不建立现代化海军,我们就完了!想想他们每次都是从哪里来打我们的?是从海上!”成田白仁言之凿凿。
于是,库兰塔海军第一艘全金属制军舰,代号“001”的军舰在库兰塔东部的天海造船厂正式开工建造了。军舰由杨天南主持设计,整体造型参考了法国在中法战争时期的二等巡洋舰“杜居土路因号”,其采用铁肋铁壳舰体,排水量3479吨,舰长89.76米,宽13.81米,吃水6.25米,排水量3479吨,动力采用8座圆形锅炉配合1台复合蒸汽机,功率4800马力,单轴推进,航速15.5节。而武器装备则是如下配置:主炮5门190毫米后膛加农炮(一门安装在首楼内)副炮是5门1870式140毫米后膛加农炮(一门在尾楼甲板上)其他武器则是37毫米加特林6管转管机关炮7门,近7米长的法式大鼻子撞角,用来在海战中撞击敌人的军舰。
“立正!敬礼!”穿白色水手服的海军士兵在军官指挥下,一线站在军舰的侧舷,这种军礼叫“站坡礼”,因为这次是库兰塔第一艘铁甲战舰下水的典礼仪式,所以搞得非常隆重。鲁道夫象征将军、富士奇迹将军、气槽将军、成田白仁将军以及周边的人们都来围观。
“噔噔噔……噔噔……噔噔噔噔噔”军乐队头戴插有“鸡毛毯子”形羽毛装饰的Shako帽,戴着Epaulette肩章,身穿蓝色军服,在那里吹吹打打,奏着进行曲,仪仗队——来自“优骏”禁卫掷弹兵团的礼兵持枪敬礼。
这艘铁甲舰,入列以后,被海军部命名为“同光”号,同时,库兰塔海军部也在积极监督造舰计划。鲁道夫象征提出:“为了保卫共和国的海洋,我们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近代海军。”还有最简单的四字成语:“卧薪尝胆”。
也是在这样的精神刺激下,库兰塔造船厂越发神勇,又接连下水了好几艘军舰。分别是“寻光”号,舰长78.03米,宽14.94米,吃水7.37米。该舰配备4座锅炉,双轴推进,输出马力2200-2400匹,航速12.7节,载煤量500吨。该舰侧舷装甲152mm,炮塔与甲板119mm。编制人员352人,战时配备382人;“重光”号,排水量4585吨,舰长78.64米,宽14.86米,吃水7.37米。该舰配备4座锅炉,单轴推进,输出马力2200-2400匹,航速12.7节,载煤量330吨。该舰侧舷装甲152mm,炮塔与甲板119mm。编制人员352人,战时配备382人以及同级舰的放大版“临光”级首舰“临光”号。舰长100.4米,宽15.2米,吃水7.98米,排水量5905吨,动力采用12座圆形锅炉配合1台复合蒸汽机,功率8000马力,单轴推进,航速16.8节。载煤900吨,以10节航速行驶时航程可达4400海里。武备包括六个耳台各1门m1870式21倍193mm舰炮,船头1门同型193舰炮,船尾无,中部下甲板两舷窗14门m1870式21倍139mm舰炮。火力堪称极为强大,舰员551名。以及一些杂七杂八的军舰,例如“天山”号巡洋舰,“镇中”号、“镇西”号、“镇南”号、“镇北”号、“镇东”号、“镇山”号六艘炮舰,“镇海”号代用巡洋舰(由商船改制),“利川”号护卫舰、“利国”号护卫舰、“利原”号护卫舰、“海容”号护卫舰、“海犀”号护卫舰、“海虎”号护卫舰、“海华”号护卫舰,“飞霆”号驱逐舰、“飞鹰”号驱逐舰以及多艘蒸汽巡防艇、内河炮艇、运输舰、鱼雷快艇和各种辅助舰船,海防实力大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