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屋顶花园的设计案例分享|Needle景观案例分享:第二十二期

2021-09-30 17:18 作者:Needle设计空间站  | 我要投稿

Vol.22

关于屋顶花园的设计案例分享

位于腓特列斯贝的屋顶花园是一片专门为特殊人群提供的花园绿洲,该花园占地面积很小,用户可根据自己意愿精心设计花园,从而产生不同刺激感官的体验。Magneten在哥本哈根专为身体和精神残疾的成年人提供治疗服务,该机构位于一个娱乐公园附近,但对大多数用户来说去到那里是很困难的,甚至对某部分人来说是不可能的,因为该机构是开放性质的,而且还有许多不可控的正在进行的活动,而Magneten感官花园是一个位于屋顶上的可提供各种用于治疗体验的受保护花园,也是一个可以为使用者的日常生活带来幸福和快乐的花园。

亚历山大屋顶花园占地2万平方英尺,为科技行业客户提供了多种户外空间。该项目和铺路系统的设计灵感来自Gee ‘s Bend的棉被,这是一个位于在阿拉巴马河沿岸的非洲裔美国社区,以其色彩斑斓、几何形松散的棉被而闻名。因此,对该地棉被的相关研究调查为各种规模的空间、小型私密的会议空间、群体区域以及各种相遇、合作和活动的大型集会空间的设计提供了信息。

该建筑屋顶花园设计得如大型公园一般,既能容纳休闲场所,也能容纳美食场所,以及作为露天礼堂和学术及体育活动的场所。屋顶的大褶皱丰富了路线,并以此形成了开放的正式和非正式的露天礼堂。也因折叠褶皱,三个大教室被安置在较低的楼层,根据他们的尺寸定义高度。从四楼大厅通往屋顶露台的楼梯设置在庭院中,庭院也给较低的楼层提供了采光。

本项目是伦敦市内最大的公共屋顶花园空间。它位于芬彻奇街120号,是办公楼屋顶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花园对所有人免费开放,且无需预约。可以说,它为办公楼中的工作人员、伦敦的市民乃至游客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休息场所和一个优越的开放空间。

Phoenix Rooftop坐落于墨尔本繁华市中心的30层楼顶上,作用壮丽的城市景观。这座位于高空中的花园是一处微缩的户外休闲空间,为穿行在城市生活与郊野风光之间的人们提供了过渡场所。基于客户需求,该屋顶花园除具备如郊野风光中的休闲体验外,还应该拥有享受城市风光的绝佳视野。为实现这一客户需求,设计师将该屋顶空间分成截然不同却又紧密相连的三个部分。其一作为站立的休闲空间,供人在此处举杯畅饮;另一就坐空间让人恣意享受日光的温暖;此外还有一处户外烧烤空间,让来访者与家人和朋友们享受举杯邀明月的美妙时光。

项目位于垂直停车场上方的混凝土平面上。设计师采用象征手法,将该处打造成多层景观空间,引进循环水系,营造户外小景,且同时保证了原建筑的结构完整不受破坏。此外,景观营造中还考虑到应急出入口的设置,使该环境在恶劣天气中也能高效使用。设计师受启发于屋顶绿化系统,将景观对环境的影响最大化,并尽量减小景观对建筑的影响及改造。

屋顶花园沐浴在充沛的阳光之下。如波浪般蜿蜒起伏的人造石长凳围合出一个巨大的花坛,也界定出天台活动范围的边界。高低错落、种类繁多的花草竞相开放,争奇斗艳,随着季节的变换默默更替着颜色。而盛开的鲜花也为城市增添了一份浪漫色彩,站在露台上远眺,城市与圣保罗大教堂仿佛被群花所环绕簇拥一般。

该屋顶花园和通常的屋顶花园不同,它几乎覆盖了这个庞大社区的所有路面,而不是单单出现在某个住宅塔楼的顶部。起伏有致的折面与上面的道路和折坡采用了统一的语言。石材,木材,植物形成对比却又同为自然材料,相当和谐。农业景观也被引入其中,为这片无限潜力的观赏景观增加了更多可能性。

Ulus Savoy 住宅区是由建筑事务所 Emre Arolat Architects与景观事务所DS Architecture – Landscape的合作项目。这个特别的住宅区位于一系列三角形几何折面的起伏“地面”景观之上,不过这些景观虽然看起来像是生长在地面上,实际是生长在屋顶上—地下停车场屋顶。起伏的屋顶结构是这个野兽派设计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让整体景观更有意义。

2007年成立于泰国曼谷的Shma Design设计了这个位于曼谷的花园。花园有三个,地面一个,七楼一个,32层有一个。设计的概念是“植物之被”。用巨大的绿色面积来降低城市周围环境所带来的压迫。多种多样的植物栽植在如同被子表面花纹般的硬质景观中,形成美丽却又宁静的色彩和纹理对比。绿色从中隐藏的小路和休闲空间是人们躲避喧嚣的好去处。一楼的花园是主入口前方的大花园,被繁华的公路所夹。7楼的花园位于裙房的上空。32楼的花园位于主楼上空,这里有一大一小两个布局,大的那个花园里面有可以俯瞰城市景色的泳池。

基于建筑的表现语言,棕榈设计集团在园林式办公景观设计中,以不同形态的表现手法赋予作品许多灵动变化的灵魂。设计之初,我们以融合景观与办公活动空间、营造曲径通幽的景观体验、转化过道空间成弹性广场为策略,设计师们在方案设计期间对作品进行了反复推敲,经过了数稿不同形式的设计演变后,最终确定了以圆形为基础的造型景观。

西公园面积7.31万平方米。地铁上盖的绿地在本质上是一个人工的自我循环的小生态系统。它的骨架(tectonic)是围绕着两层水系统展开的:覆土层上的地表径流,以及覆土层下/屋顶层的有组织排水(地表渗水)。两条线路殊途同归,最终进入城市管网,与地下水的补充与完善无缘,不能算是一个完美的生态处理。但是地表径流的延迟与生物净化本身可以对微气候有所调节,可以缓解极端雨量对城市管网的压力。这是半空中的西公园“身体健康”的保证。

Bryga代表了未来的设计,城市各处都被认为是有价值的,设计过程是多学科的联合。幸而公园为周围环境增加了生态价值和视觉价值,不然会被认为是流于技术层面的,甚至是被怀有敌意的看待。紧挨着高楼的公园提供了一个人性化的尺度空间,公园的自然形态柔化了硬质环境。Bryga公园丰富了当地的环境,为城市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场所,其设计方案结合了建筑学、景观建筑、照明设计、艺术和生态工法。

设计的背后其实是一个简单的想法:以“自然框景”为理念,把自然、绿植“框”成场地的聚焦点。设计的形式和构成经过多次推敲,最后蜕变为连贯大胆的独特巧思。不仅极具创意地展现了简约的结构美,还“框”出了尺度近人的口袋花园和连贯的整体形象。

该自然探索公园位于香港市中心,是新开发的零售目的地K11 MUSEA上的一个屋顶自然温室,主要为城市居民提供从农场到餐桌的体验式学习和用餐体验。LAAB的任务就是将购物中心的剩余空间改造成这样一个自然的体验和学习中心。

该项目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一座景观优美、自然通风、无障碍的现代化三层建筑,其带顶棚的停车场可容纳500辆车,通过建立一系列功能性和城市化参数,确保了其可达性。


关于屋顶花园的设计案例分享|Needle景观案例分享:第二十二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