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备考分享】坚定信念,相信华是(邵朱山,复旦应用伦理硕士,213分)
华是2023届学员邵朱山 复旦应用伦理硕士,联考总分213分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管理类全国联考。2010年我第一次参加联考,那年我28岁,考入上海外国语大学MBA,2014年3月毕业。那时还没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之分,毕业后以应届生的身份落户上海,后续子女也随迁落户。在上外读MBA的日子是令人难忘的,校园的青葱岁月总让人充满激情,尽情享受你从来没有体验过的美好。

转眼间到了2022年,我40岁了,自从上外MBA毕业,我经历了人生中的第一段职业的上升期,当年从三星离职,入职一家小企业,跟对了一个赏识自己的好老板,充满激情和干劲,公司也从一家小企业变成了一家IPO的大企业。人到中年,我想到了该系统性学习和充电的时候了,2010年没有勇气和财力支持我报考复旦一直是我的一桩憾事,我想,既然要学习充电,那就把青年时代的梦想圆了吧。

2022年9月22日,我下定决心第二次参加全国联考。2010年第一次全国联考,依稀记着,我当年的数学是满分(当时也是在华是学院参加的培训),数学时光朋老师的数学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我感觉他是联考数学神一般的存在。2022年第二次参加联考备考,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华是学院。下面我具体讲讲几个科目的学习过程:
一、数学
数学的成绩对于拉开联考成绩是非常关键的,也就是说,必须要把数学学好,数学考好的关键是以最快的速度做对题目。我平时白天上班没有时间,晚上还要加班,要充分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
我对数学的学习建议:系统班严格以华是的教材为主线,不要购买、练习市面上的其他数学书,浪费时间。一定要认真、按时听课,系统性的把联考数学大纲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全部掌握,把时光朋老师讲过的教材里的例题完全掌握。我的方法:在一个章节学习完之后,把教材例题单独摘出来(可以视频截图)集中形成一套试题,不要留空隙,完全是例题,这样把书读薄了,然后利用固定的时间每天反复地回顾练习这个“试卷”,不间断的练到烂熟于胸、炉火纯青。我估算下来,到最后考试前,时老师讲过的例题和我认为要掌握的题型,我应该反复练习了20多遍,练到最后不用拿笔计算了,只看题就可以马上知道计算逻辑和答题技巧了,因为实在太熟了,真正做到了“熟能生巧”。

当然不是单纯为了做题而做题,要通过反复的练习这些题目,巩固知识点,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形成知识网,平时用高分突破去验证自己的解题实力和速度。密训班采取同样的方法,只是把系统班讲过的例题过滤掉,掌握新的题型和知识点。总之,一定要系统性的把知识点和例题完全掌握、烂熟于胸、炉火纯青,完全变成你自己的。这样,你就有了取得高分的底气。
在数学学习上,要善于把总结性的公式、结论牢牢记住,举个例子:正三角形边长a与高、面积的关系;正三角形边长a、它的内切圆半径、外接圆半径的关系;正方体的边长与内接球半径、外切球半径、棱切球半径、在球内部上半部分相切时半径的关系等,要牢牢记住,这样遇到类似的试题,你不用再去推算,直接使用结论,甚至秒杀,会大大提高你的解题速度。
秘训班结束时,要充分利用六套模拟考卷验证自己上面的学习成果。碰到学过做过的题型,要能在30秒-1分钟给出答案,甚至秒杀,把新遇到的题型采取上面的方法反复练习、完全掌握。一道题目做三遍,比三道题目做一遍更有效果。

最后考试前,时老师讲过的数学十大解题技巧都是以前自己练习过的,已经不是问题。时老师最后讲的猜题大法,一定要好好琢磨,要深得其精髓,因为即便我们再怎么准备,我们也会在考场上遇到新的题型,联考的时间非常紧张,没有时间做的题目就可以猜题了,我是在考试开始前又做了十年真题,只猜不做,认真把那些猜题技巧掌握。
真正考试时,切记不要急躁,一道题解不出来,不要硬杠,要做到“不会做的不强求,猜就是,但会做的一定要做对”,会做的做错了就好比肉吃到嘴边了,啪嗒掉地上,太可惜了。
二、逻辑
逻辑刚开始学是比较头疼的,总感觉云里雾里,我的方法是:先把华是学院逻辑孙勇老师的课程听懂,按照老师的解题方法,把课程背后的知识点总结出来,通过反复练习题目来巩固这些知识点。逻辑题目在结构上,30道题目,假言推理类的有15道左右,假言推理刚开始做会感觉很绕,我的方法是先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推理逻辑牢牢掌握,然后通过做大量的题目,把这些题目背后的各种各样的推导规则提炼出来,然后再做题目去验证这些推导规则,同时对新的推导规则查漏补缺,慢慢的,你会发现,假言推理是很有趣的,不是枯燥的。学习逻辑就是“总结提炼+反复做题”。
逻辑推导规则里的推出矛盾思想、补集推导思想、大前提小前提都是非常有用的,要学会使用孙勇老师讲的列数字推导的方法,很有用。

真正考试时,我的做题方法是先把非推理类的加强削弱型的题目做完,再处理推理类的题目,主要是考虑加强削弱型的题目耐心做,准确率还是有保障的,当然,同学看自己的复习程度,不一定要照搬我的做题模式。逻辑考试的阅读量很大,要有意识的练习阅读速度和精准度。
最后是重视真题,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在把孙老师讲过的知识点和解题思路掌握的情况下,反复练习真题也是很有效果的。
三、英语
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一是尽最大可能的背单词,特别是核心词汇,和真题里出现的高频词汇,如果基础不好,那就提早准备。我准备的比较晚,记单词完全没时间,我们下午五点下班,晚上还要加班,我经常是利用晚饭的时间躲在车里记单词,然后周末把要记得单词录下来,平时充分利用上下班路上开车的时间来听单词,有一次因听单词让别人把车子给刮了,这一点不要学我。之前在上外曾经用两年的业务时间自编了两套单词学习书籍,虽然时隔十多年,基础还是有些的。
阅读理解总分50分,是复习的重中之重,平时认真听华是学院马红老师的阅读理解课程。主要是充分理解、揣摩每个题目的解题技巧。我的方法是:先精准定位题干信息在原文的位置,可以用题号在原文对应信息前写下数字,用横线把原文对应信息划出来。对应好之后,充分阅读对应部分的上下文乃至整段,和每个选项进行对应理解,先把无关选项划掉,再把干扰选项划掉,这个过程是以反复阅读、理解、揣摩原文上下文和选项信息为前提的。

即便你的单词背的再好,阅读理解某个部分你仍然可能无法读懂,这个涉及到句型、专业词汇、单词的偏门词义等,要学会拆句型,实在读不懂没关系,平时用真题多练习,提高自己的题感和阅读推理能力。
考试时,我拿到英文试卷先做的阅读理解,第一篇阅读理解我大概5分钟没进入状态,最后阅读理解共计用了70分钟做完5篇。考完对答案46分,所以要相信自己。
英文作文,我没有别的技巧,就是把老师讲过的内容整理成模板,大小作文各背了8篇,考试时,把背过的句型和表达方式结合题干写出来的。
完形填空我是最后做的,主要原因是我觉得完型要做好需要更多的耐心和题感,做完5篇阅读理解,临场的题感已经具备了,而且其他题目都做完了,最后这20分钟没啥压力,可以好好“享受”完型填空,尝试把每个选项带入原文结合上下揣摩理解,如果万一前面时间不够,完型剩余几个题目要猜题,分值低,猜错了也不心疼。
英语考完后,我的估分是80分,最后的成绩是73分,我想作文出了问题,可能是模板的痕迹太重,还有书写上不够工整,还有表达上没有亮点。总之,大家平时多根据老师上课的要求多记忆多练习,书写一定一定要整洁美观。
四、语文写作
对于论证有效性分析,华是学院姜明明老师的写作课是很棒的,无论是教材、讲课都非常优秀,言简意赅、针对性强,应试水平很高。我听完课之后用EXCLE把九大类型整理出核心的释义,然后附加1-2个例子和提示语,整理成一页纸,然后强行背下来。平时练习和做题时,我就把题干材料的每一段用九个类型快速的挨个检查最符合那个。例如:(一)类比不当:过分强调两种事物或两个领域的相同和相似,从而忽略二者之间所存在的实质性的不同。提示语:同样、和……一样、以此类推、也是如此、与之相似、这让我们想到---,举例句式:材料中将猴群品尝糖的实验与市场营销进行了不当类比,猴群是根据天性进行选择的,人是根据理性进行选择的,如口味、个人喜好、价格、包装等。(二)以偏概全:阶段时间,局部地区,特殊案例,偶然事件。提示语:无。举例句式:材料中提到长三角地区、2015年第二季度,这只是局部地区和阶段时间的情况,不能代表全国和长期以来劳动力市场的整体情况,有以偏概全的嫌疑。以上九个类型都记住了,然后多看范文,理解整片文章的结构、首尾句式,最后不要忘记了题目。

语文论说文大作文我觉得是厚积薄发的结果,如果平时没有大量的积累和很高的认知水平,短时间的培训想写出非常优秀的高分文章还是很难的。但是,通过学习姜老师的作文课程,掌握了大作文的写作套路,比如“是为怎会”等,拿个中等以上的平均分还是很容易的,平时多读范文,多去想作者的写作思路,比如:我发现很多文章都可以从:经济、社会、文化、民族、企业、科技、环境、教育等角度展开分析,多引用些知名案例和名人名言作为论据,还有书写一定一定要工整。
考试时,大作文题目我觉得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在作文里大谈了使命、愿景、价值观、组织、团队、KPI,这也是我平时对管理的深刻理解,没想到考试时还真用上了。

最后,感谢华是的老师们,他们非常专业,非常敬业。为了实现我们的梦想,要相信自己,相信华是。信念可以让人迸发出无穷的力量,坚定自己的信念坚持下去,永远相信明天是美好的,祝愿大家都能金榜题名!
华是学员邵朱山
202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