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康复故事(第九期)丨一份付出 一份收获



一份付出 一份收获
通江校区儿童康复故事

前述
对于正常儿童来说,爬行、站立、行走都是自然而然简单的事情,可对于一个脑瘫患儿来说,他们可能连爬行都十分困难,需要经过长期的康复训练才能达到最基本的功能,而其中的辛酸也许只有孩子的家长们最为清楚。在德益阳光通江校区就有这么一群特殊群体。

妈妈和脑瘫患儿的故事
今天,讲述一位妈妈和脑瘫患儿的故事。这位脑瘫患儿的名字叫江江(化名),今年两岁了,目前在通江县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做康复训练。江江因宫内缺氧,导致早产,剖腹产后,在保温箱内待了一个多月。江江妈妈回忆:这期间最让人心疼的地方不只是宝宝们孤独的身影,还有围绕在宝宝的身边的各种仪器和管子。有很多小宝宝的身上被贴满了仪器,鼻子等处还被插入了管子,还有仪器,包围着这些个瘦弱的身躯,家人只能隔着玻璃观察着江江的动态。那是一段特别揪心的日子。最后熬到江江出院时,体重才四斤,但总算是放下心来,回到家后也一切正常。就这样平安的度过了六个月。

半岁做儿保时医生说疑似肌张力增高,又一次牵动了父母的心。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带着医嘱再次复查。我们立即来到了重庆儿童医院。检查结束出来前,想象过祈祷过侥幸过,但当我们拿到的是孩子确诊脑损伤的报告单时;眼泪不由自主的流到报告单上,那个时候就像晴天霹雳般难受。医生建议我们去康复机构做康复训练,这样有利于孩子的康复。我们强忍泪水回到了通江,在妇幼保健院做康复训练,当时医院没有完善的康复器材,我们做了一个月,无明显效果。我们就直接在家自学自教式的练习。最后,多方打听经亲戚介绍,我们决定到德益阳光通江校区进行专业的康复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康复训练,现在江江从只能吃留质和半流质食物到能自主咀嚼东西、从头部转动缓慢到头部控制能力较好。我们也看到了希望,只希望孩子以后能够慢慢恢复自理能力,可以自己吃饭穿衣甚至行走。所以我们每天都极力的配合老师给孩子做OT、ST等各种治疗。不管严寒还是酷暑,刮风下雨,我们都每天坚持来中心做康复训练。无论进步幅度大与小,对我们来说都是全家人的骄傲。


身为阳光人,这也是阳光人的骄傲!希望江江小朋友越来越好,而我们也会持续关注这个小朋友的成长,定期为江江做好家庭康复指导!同时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会有越来越多的小朋友融入社会,共享爱的蓝天!
-END-
德益阳光通江校区供稿
图文|吴忠骏
审核|魏淑蓉
图片经家长同意后上传
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