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百度内容平台的建议!针对百度千亿流量打造短视频红人未来计划

百度:
您好。
我是北京一家创业公司,在百度平台做短视频也有几年了,有一些心得和思考。刚才看到百家号后台,发来的提示,百度做了一个活动,用千亿流量打造短视频红人“未来计划”,主要针对一分钟以上横版原创短视频。
作为短视频创作者,我们同时也会创作原创文章等等,主要围绕很多行业,进行一些研究和实践,提出一些创新的思路和方法等等。百度也是我的内容的主要发布平台,看到上述活动提示,想了想,觉得结合自身很多实践,还是向百度提些思路和建议,仅供参考。如果其他内容平台看到,也可作为参考,这是从我们创作者视角,看到的和想到的,感受最深刻。
我从2017年开始,开始尝试用手机制作大量的横版原创短视频,并发布在不同平台上。我觉得最近一段时间,百家号的流量在越来越好,而且可持续性很不错,就是一条视频,会持续推送几个月,甚至半年多的时间,不断推送给很多人,获得大量留言和私信等反馈。而且百度平台的分成,也相对很不错,按每万播放量,平台给的回报,在国内也算比较优厚了。
上面这段话是我对百度自媒体平台一些优点的分析。下面说一些我的建议:
1,抓住5G内容领域创新红利,尤其是鼓励未来很多领域的专业人士,可以采用5G模式,大量制作短视频。
我之前为此专门拍过两条视频,介绍这种做法:
《企业和专业人士,应抓住5G时代做内容红利期,只用手机足矣》
《5G来了!无数高手和公司,可创新内容模式,一部华为5G手机足矣》
其实5G,眼下对于很多人很多行业,没有太大用处。但有一个领域非常有用,就是实时视频上传。
比如我们做短视频,主要是横屏的几分钟或十几分钟的短视频,采用5G手机拍摄之后,如果使用5G流量,可以达到每秒10M以上的上传速度。这比4G时的流量上传速度,要快多了。这就意味着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其实手机横屏拍摄视频,相当多的时候,我用的都是最低的分辨率和帧率,720p,30帧,就是为了减小内存占用和加快上传速度,这样的短视频一般每分钟视频大小,是50M到70M。
用手机拍摄10分钟,大约是600M,这种清晰度,对于很多自媒体平台,其实已经可以接受了。
如果在没有WiFi的室外环境拍摄,拍完了想马上上传,在4G时代是非常难的,甚至放弃,因为每秒中只有几百k的上传速度,但是到了5G时代增加了十几倍到几十倍,我试过最高上传速度可以达到十几M,这就意味着5G时代视频上传速度,一分钟,就可以上传一段长度10分钟的短视频,到百度等平台。百度平台在上传流量限制方面也是做的相当好,几乎感觉不到限制。
这种做法,对于一般传统的短视频团队是无所谓,他们都是采用单反相机,制作内容,精心剪辑以后在电脑上上传,一般不会用4G或5G流量。
但是我一直推动和建议,很多领域的专业人士,采用我们商业开源项目探索的这种内容模式,就是只使用手机就可以随时拍摄很多短视频,大多数短视频可以一镜到底或中间暂停几下,尽量后期不再剪辑。如果身边没有WiFi,还可以用流量,马上上传到平台。
假如一个专业人士采用这种方式,每天都可以随时上传几条甚至10条以上的短视频,往往是在一线的真实的环境和场景下制作,而且制作完以后马上上传,还可以获得用户的留言私信等反馈,在当天接下来的拍摄中实时可以调整。这就是5G时代,短视频高速上传的优势,这在以前是不可实现的。
对于专业人士他们不在乎那一点5G流量的费用,而且现在本身也很便宜,而且这个费用他们的公司也乐于报销。关键他们要的是效率,包括对时间的节省,包括减少次要环节。
我在实践中发现,很多专业人士很重视内容创作和输出,但受困于传统的思路,要不只是拍抖音快手等十几秒的小视频,要不就是认为需要单反电脑等一系列专业的设备和精心的准备,才能拍摄短视频。而他们往往都忽视了,只用手机横屏就可以拍出很多流量相当不错的短视频,而且不用什么准备,随时都可以拍,这种模式经过我们不断的实践,发现流量效果也相当不错。
最重要的是对于很多专业人士来讲,他们的时间很宝贵,而且后期的处理和操作越简单越好。所以我一直在网上公开推荐的这种商业开源短视频创作模式,是很适合很多领域的专业人士去采用的,而且很多领域目前内容过少,用户也很难看到很多他们想了解的东西,而这些专业人士如果采用智能手机大量制作横屏的短视频,主要是几分钟到十几分钟这种,其实对于很多用户也非常有好处,他们就能获得海量的丰富知识和信息,而且很多视频,还是一线的真实环境和场景下拍摄的,对他们更有参考价值。
所以对于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用户,这都是非常双赢的一种模式。
其实就我的观察,很多领域的很多专业人士,对这种方式应该是非常有兴趣的,但是如果平台能够鼓励和支持,效果应该会更好一些,这样平台也会获得更多的这样的内容输出。而专业人士从平台这里获得大量的流量,对于他们的业务来说肯定还是很感兴趣的。
内容和广告,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互相促进。其实拥有良好内容输出能力的专业人士并不多,我上面说的方法看起来简单,但是其实相当多的人不愿意出境出镜,或是语言表达不流畅,导致最后真正能够持续大量输出本行业内容的人,还是很少的,这样并不会太损害平台的广告利益,但同时会有少数的某些行业适合做内容的专业人士,能够大量输出短视频等内容,这样其实是可以在内容与广告上达到一种更好平衡,而且大为繁荣内容创作。
2,可否探索,甚至研发,更加方便创作者多平台分发的工具。
对于短视频创作者,尤其是很多行业的专业人士创作者,他们的时间很宝贵,希望创作了短视频之后,能够快速发在多个不同平台上,这是客观的现实需求。
当然从内容平台来说,还是希望创作者尽量发布在自己平台上。但是如果有很好的工具和产品,能够方便创作者,把内容发在更多平台上,甚至在百家号内就能实现。
举个例子,比如发布一条短视频。如果在百家号发布的时候,有一个选项可以同步的设定几个甚至十几个同步平台的发布,这对创作者相当有吸引力。
当然,现在各个平台其实都没有人这样做,但是我觉得如果哪个平台,以更大的视角和战略眼光,方便创作者,能够做到快速方便的多平台一键发布,这样创作者就有更大的动力,在这个平台上进行首发发布。
其实长远来看,这个平台反而更容易创作者把内容优先放在这里发布,其实百度目前的流量和平台分成,本身已经相当不错。这可以进一步提升百度在创作者心目中的形象,尤其是帮助创作者节省大量的时间,进行多平台分发,这样就密切了平台和创作者之间的感情和利益纽带。
3,审核反馈机制的进一步改进。
目前各个自媒体平台,都是用大量的人工去进行审核,但是对于很多短视频和文章,具体审核人的水平和对政策尺度的把握,会有不少出入,经常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审核不通过现象,其实内容创作,非常灵活,非常充满创意,很多时候,跟平台的很多规则多少都有一点触犯之处,这也是内容创作规律本身决定的。
但是在审核不通过之后,创作者如果在手机端比如百度或是百家号,就能够很方便的进行反馈,甚至和客服方面的交流,把创作者的一些意见能够及时的上传。并且让有的内容,能够及时得到解封,至少能得到一个更详细的回复,这样对创作者积极性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否则如果反馈很多东西,没有人工之间的一个客服互动,至少是文字客服方面的互动,而只是简单的通知,结果是拒绝,而没有详细的理由,这样其实对于创作者的积极性以及对平台的感情,都是一种伤害。
创作者创作的内容,哪怕没有通过,他至少知道,审核不通过的理由是在哪,知道以后改进的方式。尽量不要用扣分去惩罚的方法,只要他不是恶意的,而且越有创意的创作者,他的创作的主题还有发散思维,往往越是丰富精彩,这个时候,平台要更好的把握平台规则,和创作者内容之间的合规关系了。
这一块也希望平台能够多做探索和思考,至少反馈和沟通机制,能够进一步的改进,不仅方便而且更加提升沟通的效果,核对相关内容进行解封的效果,否则时间长了,创作者也没有动力再去反馈了,听天由命而已,这样其实是不利于创作者的创作和发布的,尤其是对于积极性的打击是很厉害的。
这一条中的现象,是很多自媒体平台中都普遍存在的,但如果哪一家改进的越好,越容易获得内容创作者的支持和投身于此。
4,手机端发布交互的客户体验改进。
建议平台未来,更加注重依靠手机端创作和发布的便捷性和功能的强大性。改变原来侧重于电脑端的发布,让手机端输入内容,在百家号这方面更加强大,那样减少很多操作,尽量鼓励创作者们,由原来的到电脑端去操作,尽量都能在百家号内操作。
由于前两年内容创作的趋势,往往要通过电脑才能够上传操作,这样非常不方便,而未来内容创作的趋势,将越来越多的开始,倾向于只用手机就可以方便的创作,这一点对于抖音和快手早已做到,但他们主要是十几秒的小视频,上述操作,对于横屏短视频过去做起来还是相对比较麻烦的。
但是正如我上面讲到的,5G的出现为很多人采用5G流量随时上传视频,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同时带来了创新的机遇。
背后隐含的创作趋势,是越来越多的人只使用智能手机就可以制作内容,包括文章和短视频,然后很方便地用手机就能上传,偶尔也可以用手机进行很方便的剪辑,如果这些解决方案都进一步的完善,就能够带动更多人只拿手机就可创作内容。
现在在绝大多数人的理念中,还是认为要购买单反相机和电脑等一系列的装备和复杂的操作才能上传内容,这种理念其实导致平台丧失了大量的潜在内容创作者,特别是在很多行业有丰富的专业积淀的人,他们本身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弄太复杂的东西,越简单粗暴往往越好。
5,内容创作者经验分享的商业利益激励。
其实内容创作者有的时候也是乐于分享,但是内容创作者的时间也是宝贵的,对于优秀的内容,创作者他也要考虑他时间付出的回报性,而如果能够带动和鼓励更多的人去加入到内容创作的团队中来,那么一些好的,乐于并善于分享自己内容创作心得的内容,创作者就会变得非常重视风险。
目前各内容平台对这一块儿都不太重视,但如果作为百度,能够更加注重在某些内容创作领域,具有很多的原创性经验和探索性的人或团队可以更好更充分的持续的分享他们内容创作的心得,这样的带动效果是非常好的平台,如果能够给他们适当的商业回报,就更容易让优秀的创作者花相对更多的时间,去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技巧,这样其实对于各方都是共赢,现在很多新入门的创作者往往遇到很多门槛,也没有太多可以借鉴的东西,或者受到很多误导,会导致他们容易放弃。
6,对于语音识别输入写作方式的提倡和推进。
就像我这篇文章的写作,还有商业方案的写作等等,目前完全都用语音识别输入来创作。这样的好处在于只要你在任何地方拿着手机都可以创作,这比电脑要强的太多,而且输入速度也快很多。
我发现经过训练一个人一旦适应了语音识别输入写作的方式,每分钟最快可以达到300字以上,效率远远高于电脑数字,而且灵活性,便利性,随时性,都远远高于电脑,这样好多人把想法通过语音识别输入就可以转化成文字,然后就可以在平台发布出去,这样其实是非常方便很多人创作的,毕竟现在几乎人人都随时抱着一个智能手机。
7,用商业开源的思路更加深入系统全面的详细展示一些内容,创作者和案例的真实过程和场景和细节。
我们在做一个商业开源的创业项目,它主要理念就是通过网络怎么把一些过程更好的分享出去,特别是商业过程,在这里面我有一个想法,就是好多内容创作者他们很希望了解别人是怎么创作的,想看到一些别人创作的真实场景,我之前还摸索过,在做一些视频的时候,同时进行直播等等,其实如果一些内容团队或是有内容输出能力的专业人士或公司等能够充分详细的,像很多内容创作者展示他们真实的有关创作方方面面的内容,比如,创造过程,包括工具啊,包括流程包括方法,包括技巧等等,都会对更多的内容创作者带来巨大的参考价值。
8,更加方便的提现操作,改为每周有一天可以方便提现,在百家号内就能操作。
作为创作者很多人还是很关注提现的,其实提现的钱未必很多,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讲,那还是一个比较注重的东西。
但传统的提现方式,有的时候要到百家号PC端后台去操作更改,而且介绍的不是太清楚,容易操作失误导致体现不出来。我认为,未来如果能够改为每周固定某一天就可以提现,而不是等到一个月之后再提现,这样其实对于好多创作者的激励作用会更大。
最好任何金额,都可以实现每周一次的提现,这样对于很多人的鼓励还是很大的。
9,将百家号和百家APP功能的进一步融合,将来很多创作和发布在百度APP内就能完成。
其实现在无数人的手机中,平时愿意装的APP越少越好,这是一个多年来共同的趋势,目前在百度平台创作短视频等内容的朋友,可能还需要安装单独的百家号APP,如果未来能够把百家号和百度的APP整合在一起,只使用一个APP,主要是百度APP就能够实现创作和上传,这样其实对于好多创作者是很方便的,在手机中还减少了一个APP的安装,但同时又能提高百度平台自身的流量,这样就会好得多。
10,鼓励很多大爷大妈等退休人员没事拿着智能手机就可以拍摄很多短视频上传,其实这一块能够带来的创作量非常大,要注重老年创作者的积极性,和帮他们解决各种痛点。
其实我们国内内容创造平台一直忽视了,让很多退休的或是不忙的人,去大量创作内容,特别是这种几分钟的横屏短视频。其实他们可以在现实中很多地方随时就可以拍摄,拍完了以后拿回家里用家里的WiFi上传,这种短视频我觉得要最简单,甚至标题什么都不用,后期剪辑都不用,只要拍下来然后能发布就行。我们一直摸索这种短视频创作,基本上手机一镜到底就行,很多时候流量也完全不错。
如果未来,平台再可以增加一种功能,就是发布的时候可以把几段视频更好的很方便的拼在一起,或是进行简单的剪辑,就可以对好多老年人构成巨大的吸引力,因为好多老人平时时间很多,如果是做点短视频,一个月有几十块钱的回报,对于好多老年人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他们可以在街头巷尾,在公园,在田间地头,在各个地方都可以随时拿出手机拍下来,感兴趣的场景主题作为短视频,然后回到家后就可以在上传到后台,起一个标题就行,一切操作都特别简单,这样其实可以大量激活中老年内容创作者他们的创作积极性还是很高的,如果让他们用手机就能创作,嗯,而且很方便的就上传,每个月可能还有几十块多了还有几百块,那对于这些老年人就是一个有很积极参与热情的事情。
其实这样反过来,也可以让平台获得大量的内容输出,尤其老年人的视角,还有他们的经验,等等,拍出来的短视频,有的时候可能也会相当精彩,而且很多都是抓拍的,能够让我们更多看到现实中很精彩的主题,但是我上面说的是推动于他们主要用手机横屏拍摄这种几分钟以上的短视频。
为此我还专门拍了一个短视频,介绍这种做法,《孩子可推动爸妈做自媒体人,老人出去健康了身体,还能赚点钱开心》。
11,让一些有想法的创作者可以更多的加入到内容平台产品本身的迭代和改进中来。
其实什么样的平台是好平台,操作起来更方便用户体验更好,这些东西,内容创作者们,是心里边最有数的。
目前向平台反馈自己建议的方式比较隐蔽,而且都主要是文字方式效果不一定太好,如果未来可以组建比如群,或是各种灵活的方式视频会议等等啊,可以让很多创作者能够很方便的,就把自己的很多创意灵感提供给平台,甚至还能创作者和平台一起共同通过视频会议等交流切磋,他们提出的很多建议往往是在长期大量的内容创作中亲身体验出来的,很多细节一般人可能都关注不到,但是这些对内容平台的改进建议如果能够不断的汇总。
其实这样能够让平台对自身内容产品的迭代和创新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现在很多平台内容产品用着不方便,主要是这些产品设计者,还有产品经理,自身并不是非常深度的有经验的内容创作和输出方,所以对内容产品的很多细节的理解还是有限的。
短视频等内容创作者,宋增建
2020年6月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