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全球市场格局系列16——欧系车企电池供应策略
快车通道:
怎样学习碳领域的相关知识?(免费系列)
动力电池隔膜市场竞争格局
动力电池负极市场竞争格局
动力电池电解液市场竞争格局
动力电池三元前驱体市场竞争格局
动力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市场竞争格局
动力电池铁锂正极材料市场竞争格局
昨天和大家分享了动力电池全球市场格局系列的第十五部分:全球车企电池配套格局
今天和大家分享第十六部分:欧系车企电池供应策略

欧系汽车供应链向中国企业开放,同时谋求掌握电池生产能力。
欧系车企以大众为代表,长期处于供应链强势地位,电池采购倾向于直接采购电芯或模组,并自行 Pack,通过入股、合资以及自建工厂的方式向上游电池布局。
大众与宁德时代、LG 新能源合作 MEB 平台并自建欧洲本土电池生产工厂。据 大众集团 2021 年 7 月“2030 NEW AUTO”战略,大众将携手 Northvolt 及国轩高科于欧洲建设 6 座电池工厂,2030 年总产能规划 240GWh。据公司公告,2021 年 7 月国轩高科与大众汽车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同推动大众汽车集团萨尔 茨吉特工厂的电池工业化生产,国轩将提供相应技术支持;同时合肥国轩也与大众汽车(中国)达成协议,为其常规量产车型开发第一代标准电芯。
Stellantis 采用直接采购、合资建厂、自建工厂等多元采购策略满足其全球动 力电池需求高增。据其 2022 年 3 月发布的“Dare Forward 2030”战略,提出 2030 年全球纯电动车型年销量 500 万辆,欧洲乘用车纯电渗透率 100%,美国乘用车及轻型卡车纯电渗透率 50%目标。全球锂电池储备容量增加至 400GWh,全球规划 5 座电池合资工厂。欧洲与奔驰汽车及法国能源公司 Total Energies(道达尔能源) 组建 ACC 汽车电池联盟设置 3 座电池工厂,美国则分别与 LG 新能源及三星 SDI 合资建设 2 座电池工厂。Stellantis 集团欧洲包括标致汽车(标致、雪铁龙、DS、 欧宝品牌等)及菲亚特汽车(菲亚特、克莱斯勒、玛莎拉蒂品牌等)。据凤凰汽车, 标致汽车已与宁德时代及比亚迪达成合作,菲亚特汽车则由三星 SDI 主力配套。
宝马供应链已引入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三星 SDI 等供应商。据公司公告,亿 纬锂能先后获得宝马纯电动车型及 48V 项目定点。据彭博新闻社,宝马将于 2025 年开始在下一代 Neue Klasse 电动车平台中采用圆柱形电池,其电池技术路线逐步由方型电池转向圆柱,其供应链中的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均布局 46 系大圆柱电池, 并分别于德国及匈牙利部署欧洲生产基地。
戴姆勒入股孚能科技,双方合作 EVA2 平台,已实现 EQS、EQC 纯电车型配 套。据公司官网,戴姆勒已收购 ACC 电池联盟 33%股权,预计从 2025 年开始为梅赛德斯-奔驰提供电池技术,届时整体 ACC 电池联盟产能至少提升至 120GWh。雷诺采用多元供应商布局,与宁德时代合作欧洲主力平台配套纯电小型车。据公司官网,远景科技集团旗下远景动力与雷诺集团达成全面战略合作,雷诺向远景提供 5年 40GWh 至120GWh 动力电池订单,后者将在法国杜埃建设超级电池工厂,支持雷诺 ElectriCity 的电动汽车业务。
雷诺同时与 Verkor(法国电池初创公司)达成谅解备忘录。此外雷诺计划 2027 年加入 ACC 电池联盟,当前与 Stellantis 集团尚处谈判阶段。沃尔沃计划 2030 年实现全面电动化,已与宁德时代达成全面合作,主力配套旗下 CMA 平台(紧凑型汽车)、MEP2 及 SPA2(中大型车)平台。除中国市场外,预计宁德时代将成为沃尔沃全球主力供应商,包含沃尔沃品牌及极星品牌。除直接采购电池外,据公司官网,沃尔沃与 Northvolt 于 2021 年成立电池合资企业 NoVo Energy,双方将投资 300 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 208 亿),在瑞典哥德堡新建全新电池工厂,年产能 50GWh,可满足每年约 50 万辆新能源乘用车的电池需求。该工厂计划从 2023 年开始建造,并于 2026 年实现规模量产。
动力电池全球市场格局系列的第十六部分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明天和大家分享第十七部分的内容:美系车企电池供应策略
免费服务:
(在公众号发送以下关键字可以查看相关系列的内容)
国际碳市场,中国碳市场,碳市场展望,中国碳价调查,碳交易,碳资产,大宗商品碳关税,碳关税专家交流,欧盟碳关税计算,碳减排制度,发达国家碳排放政策,ISO14064-1,碳计量,碳排放,低碳供应链,可持续发展案例,可持续发展调研,循环经济,ESG,乡村振兴
CCER制度,CCER项目减排效益测算,林业碳汇,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碳汇造林方法学,林业碳汇专家交流,绿色金融
碳中和,电力碳中和,水泥碳中和,玻璃碳中和,化工碳中和,钢铁碳中和,智慧园区碳中和,零碳智慧园区案例,华为零碳智慧园区,工业互联网双碳园区,智慧建筑碳中和,智慧交通碳中和,数据中心碳中和,商业建筑碳中和,CCUS,氢能,抽水蓄能
汽车碳中和,中国乘用车双积分,广东汽车碳足迹,汽车左B柱LCA,汽车白车身LCA,废旧轮胎再生橡胶LCA,新能源汽车人才供需
绿电,绿电专家交流,电价政策,电力市场政策,澳洲电力危机解析,新型储能政策专家交流,户用储能,户用储能成本与收益计算,欧洲户用储能专家交流,国内储能项目进展,虚拟电厂
锂电池,电池回收,动力电池,动力电池发展趋势,动力电池市场回顾,传统车企电动化战略,锂电材料专家交流,磷酸铁锂专家交流,磷酸铁,石墨化专家交流,4680、麒麟电池专家交流,电池隔膜行业竞争壁垒
付费服务(零碳工厂、零碳园区):
1、个人和企业层面的碳排放管理、碳资产管理培训
2、上市企业、各类园区的组织层面碳盘查、产品层面碳足迹、碳中和规划、碳配额资产托管、国内外碳信用申请和交易(CCER、林业碳汇、VCS、G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