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甄嬛传》虚构的史实,就一定没有价值吗?

2023-10-30 16:07 作者:叮当小跑  | 我要投稿

有一段时间,我很嫌弃虚构的历史,觉得那是一种不负责任和浪费时间。 《甄嬛传》播出于2011年11月,至今已有12年的时间。我丝毫不怀疑它的成功和经典,并且说实话,我很喜欢这部作品,即便有很多情节是虚构和设计的。 但在那之后,我很少看清宫剧,比如大火的《延禧宫略》和《如懿传》。 闲暇时间,更多是打开《资治通鉴》、《史记》来阅读。到现在,也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我们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当追剧时,我们觉得那是一件轻松,且很有吸引力的事情。但是当面对要读,那么厚的史实书时,又会觉得有些枯燥和想逃避,总是想找一些其他的事情,填充时间。 现在电子和信息的碎片化,已经要慢慢吞噬了,我们静下心来,长篇阅读的能力。面对普遍的浮躁,我更多的是接纳和允许。 有些事情,是需要慢慢来的。

不过最近发生的几件事,让我有了新的思考。

01

上周去北京的《五塔寺》游玩,导游老师讲道:最大最漂亮的——网红傅恒碑,就是《延禧宫略》中,许凯饰演的富察·傅恒原型。 虽然电视剧中情节有虚构,但是对于这个人物的基本盘:出身名门、能文能武、运筹帷幄、保卫家国的军事人才、英雄人物。

若是没有看过《延禧宫略》,没有了解过傅恒这个人物,恐怕没有办法对这个人物,有更深的记忆和具象的信息。

更有可能,连名字都很难记住。

包括傅恒的名字,也是小编搜“五塔寺网红碑”才找到的。

02

《甄嬛传》中,弘历是甄嬛,也就是熹贵妃认养的孩子。但史料上记载,甄嬛是弘历的生母,并且也不像电视剧中的孙俪,貌美被雍正所宠爱。 果郡王允礼也并非被毒死,和甄嬛有私情,而是在雍正之后去世。 对于电视剧,很多情节会为了增加看点,而进行艺术加工。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便虚构了情节,我们也获得了,平时不会接触到的信息。 如若没有看这部作品,估计很少会有人知道,熹妃和果郡王,也不会对雍正印象这样深刻。 就如《三国演义》对历史情节会有虚构,但也是因为这部作品小说,才让三国的历史蜚声于世。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错误的本身,也是有价值的。

03 今天和先生分享育儿的文章,他说:“我现在比较担心,看到的东西,分不清是错的,还是对的?” 我怔了片刻,回复他:“就如看历史剧一样,我们不能保证情节是对的,但是因为这部作品,我们才有了深入了解的欲望。但看历史书,肯定会比较乏味和难以坚持。 在错误的基础上纠正,反而比没有概念要有用。也正因为不一样的东西,才会引发思考,产生新的想法。”

毛主席曾说:“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

也正因为尝试过了,才能明白对与不对。若是打仗期间,害怕错误,担心计谋和方法不对,干等着被别人打,那连战胜的机会都不会有。 我们从不做伤害别人的事,也不做伤害自己的事,那在这之外,

“错误”本身,就是一种必然,谁也做不到什么事都正确。

就连大圣人孔子,都有犯错的时候。 何必苛责别人,又何必苛责自己? 

《甄嬛传》虚构的史实,就一定没有价值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