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中国情人节,广东农村元宵节竟然如此精彩

2021-02-26 23:56 作者:火山闲话  | 我要投稿

中国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也称作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等,又称中国情人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到元宵节,各地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灯会庙会,特别在晚上,还会燃放烟花来庆祝元宵佳节,无论是古代和现代,年轻男女们都会在这天和自己的情侣相约到街上去观看花灯,所以这一天又被称作中国的情人节。

像小编的老家这边,元宵节就是称作上元节的,简称上元,但时间并不是正月十五,而是正在十二,每逢上元节的到来,村中的甚是热闹,外出上班的男女都会请假回来过上元节的,村中也是在这一天举行一年一度的团年饭(由于这两年疫情的原因,团年饭暂停了),为什么会在这上元节这天举行团年饭呢?因为我们觉得上元节才是春节的高潮的时候,可以说春节都没有元宵节这么热闹的,因此很多朋友也认为,只有过了上元节,才算得上真正地过完了春节。

在上元节的这一天,除了举行团年饭外,还会举行各种各样的仪式,有请“洪圣大王”回村,摆案供奉,醒狮表演,外嫁女回娘家,去年结婚男丁出列,去年添丁家族奉神等等,村长和村中乡贤也会在这一天发表新的一年的规划演讲等,到了晚上还会举行燃放烟花、走大王等。

事实上,上元节也可以说是少女的节日。西边的女子受礼教约束,平日独守闺房,不出中门,上元节节正值春来,却很难见到春色。惟有元夕张灯,金吾不由得,他们得以出门欢悦。银色的花灯,连夜空都金碧辉煌。修剪娇容的女子,穿着春服,蜂拥到最热闹的地方。此时单身人士当然不能错过这样的好机会,这一天想方设法找异性对象,也有不少人会在上元节这天找女朋友,结束单身。

话归正题。

农历正月是元月,古人把“夜”叫做“宵”,“正月十五”叫做“元宵节”,“正月十五”叫做“元宵节”。按照道教的“三元”理论,月十五也叫“上元节”。从古到今,元宵节的习俗主要是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

元宵节的形成,由来已久,发源于民间开灯祈福的古老习俗。根据普通资料和民间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有记载,但正月十五元宵节实际上是在汉魏以后才真正成为全国性的民间节日。节前燃灯习俗的兴起也与佛教东传有关,唐朝时佛教兴盛,士人一般在节前"燃灯供佛",佛家的节前灯火便传遍民间,自唐代起,节前张灯就成了法定的事。

元宵节是中国汉字文化圈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春节期间主要有一系列的传统民俗活动,如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火。另外,不少地方在元宵节还增设了游龙灯、舞狮、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民俗传统节目。元宵节被选为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习俗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根源在于民间用灯笼来祈福。照明灯祈福通常在正月十四夜开始“试灯”,十五日夜为“试灯”,民间要点灯也叫“试灯”,用于祭神祈福活动。汉明帝永平年间,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每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举行"灯下见佛"活动,从而形成了元宵节习俗。于是随着佛教文化对夜灯的影响以及后来道教文化的加入,月十五夜灯的习俗逐渐在中国推广开来。在南北朝时期,元宵灯会逐渐盛行起来。梁武帝笃信佛教,正月十五宫中有灯笼。唐代时,中外文化交流更加密切,佛教大兴,正月十五的这一天,官府百姓普遍"点灯供佛",佛家的灯火也因此遍布民间。自唐朝以来,元宵张灯就成了法定的事情。

元宵节在正月十五,也叫上元节、元夜、灯节。农历腊月初一,古人称夜为“宵”,因此,称“元宵节”为“正月十五”。元宵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在经历了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后,其习俗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元宵节形成的初期,元宵只被称为正月十五、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则被称为元夕或元夜。初唐受道教影响,又称上元,唐末又称元宵。而宋以后又称灯夜。清代时,又称灯节。到了国外,人们还知道了元宵节的由来—— The Lantern Festival。在这个月的15号晚上,中国人举行了一系列的传统民俗活动,如赏花灯,吃汤圆,吃元宵,猜灯谜,放烟花。

不知各位朋友家乡的元宵节又是怎么样的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给大家。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中国情人节,广东农村元宵节竟然如此精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