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怎么写?
调查报告怎么写?
调查报告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并对所获得的信息资料进行科学、系统和周密的研究后撰拟的书面文体。
根据调查报告的性质和内容,调查报告可分为五种类型:
1.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它是以反映某一地区、某一单位、某一领域或社会的某一方面的基本情况为主要内容的调查报告。实际工作中常使用的市场调查报告就属于这一类。
2.新事物调查报告
这类调查报告以反映现实生活中的新事物、新人物、新思想为主,揭示其产生的背景、发展规律,宣传其作用和意义,并预见判断其发展趋势。
3.典型经验调查报告
它是反映典型的具有示范性的经验和榜样意义的人和事的调查报告。
4.事件真相调查报告
它围绕某一事件进行,公开披露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引人关注的事件的真相。报刊上常见的“调查附记”就属此类。
5.问题弊端调查报告
它主要揭露社会生活中的某些丑恶现象、行径和社会弊端,以引起领导重视并警示、教育群众。
调查报告的文体通常具有以下几种特征:
1.真实性
调查报告的基础是客观事实,其主旨是调查研究后所揭示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湖南企发的小雪认为,这是一份好的调查报告的关键要素。因此,拟写调查报告,首先需要深入调查,在掌握大量确凿材料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的结论。
2.典型性
调查对象是否典型,所运用的材料是否典型,是拟写调查报告成败的关键之一。调查对象典型,能使调查结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调查材料典型,能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拟写调查报告,必须选择典型的对象和材料,这样,调查报告才能对全局性的工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3.论理性
调查报告不是材料的堆积,也不是对事物的具体描述,它是要通过大量材料的归纳和分析,达到揭示事物本质的目的。因此,拟写调查报告一般是通过对事实的概括叙述和简要说明,由事论理、寓事论理,最后得出结论。在表达上多采用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方式。
4.时效性
调查报告针对的是当前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事物和问题,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因此,拟写者要抓紧时间调查研究和写作,否则,就会失去现实指导意义。
以下是湖南企发的小伙伴为您总结的具体写法:调查报告通常由标题、署名、正文组成。
(1)标题。标题的形式有单行标题和双行标题两种。
单行标题:通常由调查对象加上文种组成或概括文章内容,如“‘五一’小长假公众旅游调查报告”。
双行标题:即正副形式,正标题表明调查报告的主旨,副标题说明调查的对象、事项、范围和文种等,如“‘温州模式’的新气象——乐清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2)正文。调查报告的正文部分一般由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
第一,前言。前言部分的写法较灵活,常用的形式有:
①简介式,简要介绍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或调查意图。
②结论式,在前言中先写调查报告的结论,再阐述主要事实。
③议论式,先说明调查的意义、作用,再叙写调查事实。
④提问式,开门见山,抓住中心,提出问题,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
不管运用何种方式,前言都应突出重点,简明精要,切入内容要旨。
第二,主体。主体是调查报告的核心部分,是对前言的延伸和拓展,是结论产生的依据。本部分拟写要中心突出,条理清楚。
主体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纵式。也称叙述式结构。它是按客观事物发生、发展、结局的先后顺序来安排材料,进行叙述的。这种结构适合于内容单一的调查报告。
②横式。也称并列式结构。它是将调查材料和要表现的主旨按性质和逻辑关系分成几个方面或问题,而各个方面或问题处于平等并列的地位。这种结构多用于总结经验或反映问题的调查报告。
③综合式。兼用上述纵横式,两者交替使用。
第三,结尾。结尾是对全文作简短总结,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也可没有单独的总结,正文完了,即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