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貂蝉与连环计的始末

2023-04-19 22:25 作者:绿柳山庄灵芙醉客  | 我要投稿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是《三国演义》中一段脍炙人口的故事,其回目名称出自清代毛批本《三国演义》。“连环计”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三十五计,原文翻译过来,大意是:如果敌方力量强大,就不要硬拼,要用计使其自相钳制,借以削弱敌方的战斗力。董卓的强大,在于普天下的各路军阀势力都奈何他不得,朝廷忠臣也伤不了他。他所倚仗的,就是军队调度权和天下最能打的吕布。而临危受命的貂蝉,抛弃了自己的贞洁,用聪明才智离间了董卓、吕布这对臭味相投的“父子”,将董卓推上断头台,为国家立下了大功,被《三国演义》的批注者毛宗岗尊称为“女将军”。朝堂的残酷不亚于战场,貂蝉与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刘关张等人相比,面对的风险同样巨大。有王允的高度信任和授权,有心怀天下的博大胸襟,坚守正道,舍小我成大我,这是貂蝉取得最终胜利的根本所在。 连环计,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多计并用,计计相连,环环相扣。而王允制定的连环计,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美人计。“美人计”这个概念,最早出自《六韬》,原文是:

养其乱臣以迷之,进美女淫声以惑之。

对兵力强大的敌人,就攻击他的将帅,对明智的敌人,就打击他的情绪。这方面,女人的至柔比男人的至刚更具优势。为了国家大计,美人貂蝉放弃贞洁的变通是必要的。在非常时期,能够行这种非常道的女人,堪称伟大。在国家大义面前,手段本身并不能说明问题,通过手段达到的最终目标、最终效果才是判定是非的唯一标准。西施的美,不仅因为沉鱼之容,也是因为她自愿献身于越国的复国大计;昭君的美,不仅因为落雁之容,也是因为她为汉朝外交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玉环的美,不仅因为她有羞花之貌,也是因为她用自己的死结束了唐营军队哗变,挽救了唐朝的危亡。同理,拥有闭月之貌的貂蝉也不是单凭颜值跻身四大美女之列的,而是靠舍生忘死、为国除贼的丰功伟绩而为人赞颂。 值得注意的是,西施是见于先秦诸子典籍的人物,王昭君、杨玉环更是正史上记载的真实人物。而貂蝉的名字,却从未见于现存的汉代史书。《三国志》记载,董卓脾气暴躁,曾经用手戟掷向自己的贴身保镖吕布,虽然吕布卑躬屈膝化解了矛盾,但这对贼父子之间也产生了隔阂。与此同时,吕布与董卓身边的一位使女发生了关系,怕董卓追究。王允成功利用吕、董二人之间的这些矛盾策反吕布,杀了董卓。历史上,这位侍女并没有留下名字,也没有参与任何计策。唐代天文学著作《开元占经》一书引用失传的《汉书通志》,其中有这样一句话:

曹操未得志,先诱董卓,进貂蝉以惑其君。

这样看来,貂蝉其实是曹操派到董卓身边使美人计的,跟那个同吕布有染的侍女完全是两个人,后世的民间文学却逐渐将这二人合并为同人。元代《三国志平话》就已经有貂蝉离间董卓、吕布的故事了。书中,貂蝉原本姓任,叫任貂蝉,是吕布的妻子。后来丁原在临洮作乱,导致吕布、貂蝉夫妇失散,多年未见。貂蝉烧香祷告上天时,被王允发掘。王允得知貂蝉身世后,故意安排吕布与貂蝉重逢,又把貂蝉献给董卓,从而激怒吕布,杀了董卓。《三国演义》的这段故事显然脱胎于《三国志平话》,只是讲得更完善、更引人入胜了,堪称连环计、美人计模板。 《三国演义》中的貂蝉,出场时候没有留下姓氏,后来也没有交代结局,在下邳坑死吕布后,就销声匿迹了,再无交代。但在元杂剧《连环计》中也能找到貂蝉姓任的设定,说貂蝉的父亲叫任昂,貂蝉原名任红昌,因为在宫里管貂蝉冠,所以叫貂蝉。民间文学应该是公认了貂蝉原本姓任的设定。至于貂蝉的结局,元杂剧中有一出戏叫《关公月下斩貂蝉》,说的是关羽虽然也爱慕貂蝉,但出于对大义大节的操守,在最能衬托貂蝉闭月之美的月夜杀了貂蝉。这故事也不知道是哪个封建卫道士编的,太迂腐了。貂蝉用美人计除掉董卓,也是大义大节所在,在家国大义面前,贞洁微不足道,只舍小节而全大义,跟关羽暂时委身曹操是一个道理。貂蝉的忠孝节义不亚于关羽,应该是关羽最好的CP,珠联璧合。史书和小说都没说清关羽的妻子是谁,但我个人认为,在《三国演义》的世界观里,只有貂蝉配关羽是最合适的。英雄的标配就是骏马和美女,所以楚霸王项羽被困垓下的时候,最在乎此二者。对于《三国演义》中的关羽而言,既然已经拥有了赤兔马,再收纳一个貂蝉又有何妨?忠诚的宝马,深明大义的美女,难道不应该一起成为威震华夏大英雄关羽的标配吗?

貂蝉与连环计的始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