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双一流硕士,延毕了……
来源:学术志(ID:xueshuzhi001)
作者:明溪
先说下我的情况:双一流本科,保研到TOP985理工学校文科专业,但很自卑。
我的导师:学术大佬,从国内有名高校博士毕业,不擅长表扬人,习惯批评人。
一个自卑,低自尊和低价值的学生遇到了一个严格、黑脸、习惯批评人的导师。
结果会怎么样呢?
结果是我从本科的自信到硕士的颓废阴郁,最后延毕和待业一年。
有句话说得好,要成就一个人很难,但要毁掉一个人太容易了,方法就是不停地打压、贬低、折辱他,让他失去信心,最后一点点地掉入自己精神的黑洞直到被吞噬。
我跟导师的关系却是这样的:初识黑脸——你骗了我——换导师吧——相互折磨——延毕之情——相忘江湖。
初识黑脸
我是给导师发邮件说想做她的研究生,也听其他学姐说她很严格,面试时也感受过她的风格,当时只是觉得她很严厉,后来发现她还很会打压人。入学后她给我的感觉就两个字“黑脸”。她很少笑,即使别人给她打招呼,她也没有表情地回应着,给人的感觉好像是谁都欠她钱一样。
我自卑原因有三:第一,我是跨专业保研,其他同学的本科专业都或多或少地与硕士专业有关,而我在专业知识上差很多;第二,理工学校文科专业的处境,很弱很小又不被重视。我却将专业处境映射到自我价值上,也因此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第三,我因脸上长痘与身体发胖而自卑。
我当时很自卑,所以很希望得到她这个专业大佬的认可,但她对我的态度从开始的黑脸到后来的批评指责。我最怕的就是组会,我从刚开始的紧张,到后来的磕磕巴巴,最后她几乎都会批评指责我。更甚,我每次都按照她的要求改文章,而她却说自己没说过,是我没按她的要求做。后来组会前我都会紧张恶心到吃不下饭。每次组会后我都像是打了一场大仗一样,我的好朋友说我平常挺开朗的,怎么每次组会后这样阴郁。现在想想原因:我当时内心是自卑的,因而相寻求外在认可,当我没从外界得到认可时,我就会更加怀疑自己。
每次我在心里怀疑自己都会变成外在的软弱,而这也会引得对方变本加厉。
你骗了我
我对她的看法变成非常害怕以至于不敢接近,但是人生怎么会如你所愿呢?直到那一次···
那次我们组织个人进行课堂展示,我因为被自卑焦虑害怕等情绪裹挟,最后的效果很烂。课后她黑着脸把我叫到办公室说对我失望至极,还说起我主动联系她请她当导师一事,她大吼着说:“我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你骗了我,你就是个骗子···”。完全没有问我遇到了什么困难,只是吼我。现在我打出这句话来,我的耳朵像是被猛地刺了一下,心也很痛。那时的我不敢说话,只是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尖。
从此我更害怕她,也更自卑了。后来我似乎接受了“我很差”这个所谓的事实。我整日都被自卑焦虑紧张害怕等情绪笼罩以至于没办法静下心来做研究,因为我在心里深深地觉得我不能把它做好,我连课堂展示和组会汇报都做不好,我怎么能做好呢?于是我就逃避,不去做那些事情,因为一接触那些事情就让我难受焦虑怀疑自己,最后我养成了“拖延症”,常常是第二天要汇报了,头一天晚上我不得不准备了,我才准备。因为拖延症,我的室友都不愿意跟我一起做汇报。
我从小到大一直是好学生,所以很少让老师批评,而且我遇到的老师基本上都很和善。第一次遇到这种会打击人的老师,我陷入了自卑的情绪漩涡,因此我整个人很抑郁。
现在想想,我那时处于最低的自卑点,她只是一个导火索,让我的自卑情绪爆发了,我是个没有积攒多少自信的人,我没想到长期以来的自卑情绪遇到外因会彻底爆发,最后将自己炸得满目疮痍。
换导师吧
曾经我有换导师的机会,由于我的懦弱和担忧,我没有换。而我的命运也正如这句话——天上掉个馅饼,你也得凭实力接住,否则你不但接不住,反而被馅饼砸个半死。
第一学期结束后,她让我将结课论文先给她看,她同意了我才能交。但是我没有给她看就交了,因为我实在是太害怕她了,我一想起她就浑身发抖,汗毛直竖,紧张焦虑,恶心难受,我用避免和她交流的方式让自己好受。最后她打来电话,先是呵斥我为什么没给她看论文,后来她用温和的语气跟我谈了很多,说可以换导师,让我考虑。
我有点感动,这是她第一次很温和地跟我说话,最后我考虑了很久,决定不换。原因有二:一是我还想做研究,我觉得跟着她能学到如何做研究;二是我担心如果换导师,谁会要我呢?除非哪个老师想跟我现在的导师闹不愉快,否则没有人会收我。我太害怕,顾虑太多,最后没换。最后我跟她说好要好好地学写文章。
但是我又如何能想到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呢?后来的我们相互折磨。
相互折磨
我跟她说要好好地学写文章,但我对她多少还是有些害怕,之前跟她的事情怎么会因为一次温和的谈话就烟消云散了呢?我知道她一开始是真的想教我,但在我没达到她预期时,她还是会批评我,向我发脾气,让我深深地怀疑自己,以至于她留给我的任务,我是带着焦虑和怀疑的情绪去做的,除了偶尔几次,其他的都不让她满意。同时她的指导方式也让我感到不适和害怕,她随时都会打电话给我,有时候明明约好了时间,她也会让我等很久,我会安慰自己说这是她的指导方式,要忍着。那段时间我总是会担惊受怕,惊慌失措,我觉得她随时会一个电话打过来。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我最怕听见电话铃声,一听到电话铃声就会心里一惊,呼吸急促,全身紧张发冷。
我并没有在她的鞭策之下奋发图强,我也确实不能将她给的任务完成得很好,甚至很烂。她说我弄得不好,黑着脸冲我发脾气摔东西,我虽然害怕到发抖,但极少说话,即使说话也唯唯诺诺,因为师兄师姐们说,老师说你听着就好了,别反驳。我也并没有在她这样的“教导”之后迷途知返,而是一如既往地懦弱和不作为。
现在想想,可能是当时被骂和打击之后的不爽,加上对自己还有价值的认可和对她隐约的不认可,因为不允许她这样说自己,又不能反驳,所以才把情绪都表现在了科研的无所行为上。
我做的任务不让她满意,她就会批评指责我,之后我还是不能让她满意,她继续批评我,我们就这样一直在循环折磨彼此。
延毕之情
最后我在她的建议下延迟毕业了。在她觉得我不能写出毕业论文和我自己也觉得我需要再磨练并且写不出毕业论文的认知之下,我延毕了。延毕期间,我还是很自卑懦弱,还是很害怕她,还是很害怕她突如其来的电话,但我们之间也确实有过美好的师生之情。
在她得知我因为家里吵闹不能写论文而出去租房时,她给我发了补助;在她得知我家里条件不好,甚至还帮我掏了延毕的住宿费;在她得知我过年后早早来学校写论文时,给我提了一袋零食。她不希望学生乱花钱给她买礼物,她是负责和为学生着想的。
我会因为帮她找到文献,看到她回复“收到”两个字,而开心很久,因为我觉得能做成这件事,我还是有用的;我也会因为从师兄师姐们那里得知她夸奖我有进步而很高兴,我会在午夜梦回时感激她帮了我很多,并且会因为自己能力不足而羞愧。
但也还是会有质疑。有一次她说我,XXX,你怎么才二十多岁,看起来却没有一点精神和活力?你要是一直这样的话以后能干嘛呢?给人当保洁吗?我当时听到这句话真的很吃惊,心想不至于吧。
就这样时光飞逝。我也一如既往地自卑和无能。
相忘江湖
就这样一直磕磕绊绊到毕业,我很感激她最后没有放弃我。她很敬畏学术,我也是,我很认真地在弄论文,最后我终于毕业了。但是我却没有找工作,因为深深的自卑感,我从心底里觉得用人单位不会要一个延毕的硕士;我又没有实习经历,公司怎么会要我呢?我又没有准备考试,事业编怎么会要我呢,更何况我还延毕了。
我研究生期间没有时间实习,虽然我面试上了(我当时好高兴),但她不同意;也没有准备体制内的考试。我回家了,回家后的我想要跟自己和解,就放空自己,于是就这样内耗了很长时间,在此期间父母和朋友也不理解我为什么不找工作,我跟家人也有冲突。
就像否极泰来一样,在我内耗到谷底的时候,我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了,于是我看书写字,企图找到精神的寄托。可是情况并没有好转,我反而觉得无比空虚,更加自卑和一无是处,甚至我脑海里还会时不时地浮现出她对我发脾气摔东西的场景,她说我能力不行,听不懂她说话,怎么就能够来到这所学校读硕士,我就不应该读硕士。一想到这些,我更加抑郁和自卑。
由于我一直坚持自救,写日记,写自己的优点,学习和准备考试,把自己当成一个小孩儿来哄,我慢慢地有了点信心,所以那些场景出现的次数也少了。
一年了,我最后坚持了下来。现在我写这些文字时会想到她,但是不会紧张发抖了。我对这段经历,现在没有抱怨,只有平和地接受,我想可以说是走出来了吧。
如今,我们彼此相忘于江湖,最好别见吧。
想分享给你们的话:
第一,没有绝对的错和对,只不过是不合适而已。希望你们读研选一个跟自己合得来的导师,如果觉得跟现在的导师相处不来,那就申请换导师吧,否则以后会很折磨人。如果你也自卑不勇敢,怀疑自己,没有经历过挫折教育,心智不是很成熟,心理也不够强大,那么对方的否定会让你一直陷入内耗和自我怀疑的漩涡;如果你自信而又心理强大,那当我没说,也祝你学业有成。
第二,有些人就是很会批评和指责别人,只会看到和放大别人的不足,而且脸色也时常“不好看”,他们就是很难被取悦。我们要接受这个现实,这时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把选择权交给自己,你可以选择离开这个圈子,改变外在环境让自己不受影响。
第三,如果你很自卑,建议你改变一下周围环境和自己的思维方式。这包括换掉周围一切让你不愉快的人和事。你可以通过做喜欢的事建立起自信,而不是寻求他人认可。
第四,人生很长,给自己多点时间去成长,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不要在意周围人的看法(他们不是你),允许一切发生并且接受,没有必要因为一小段的挫折就放弃整个人生,实在是不值得。
以上是我个人的经验,无关对错。祝大家读研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