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energy》: 24.1%高效钙钛矿电池!
研究背景
三维/低维(3D/LD)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具有较好的光伏性能和运行稳定性。叠层LD覆盖层在表面钝化、异质结结构及环境应力抵抗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卤代酸盐是最常见的LD覆盖材料,通式为A2MX4(A:烷基铵阳离子,M:金属阳离子,X:卤化物阴离子),LD覆盖材料传统制造工艺是半前驱体(HP)方法,只能使用金属阳离子Pb2+/Sn2+,它们源自3D钙钛矿底层,目前Pb2+/Sn2+是无可替代的,因此,LD覆盖材料的金属阳离子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研究成果
南洋理工大学Tze Chien Sum和Yeng Ming Lam等开发了用于LD覆盖层沉积的完整的前体(FP)解决方案,溶液中含有金属卤化物和大体积卤化铵-替代传统只含卤化铵HP溶液-直接旋涂在3D钙钛矿的顶部。除了Pb2+/Sn2+,此法允许使用不同的金属阳离子,为优化高效PSC的界面对准和电荷转移性能提供了新的机会。
研究发现零维锌基卤化物(PEA2ZnX4,PEA 为苯基乙胺,X为Cl/I)具有β-K2SO4型单晶结构,可作为3D钙钛矿更有效的表面覆盖材料,它可诱导更坚固的表面钝化及更强的n–N同种型异质结,反过来导致电荷复合的显著抑制和内置电势(Vbi)的显著增强,实现了p–i–n结构PSC的最高功率转换效率(PCE)为24.1%,PSC稳定性增强,在等效有效辐照度1sun 条件下,最大功率运行1009h后仍然保持94.5%的初始效率。此研究为高效3D/LD PSC开辟了一条有价值的研究途径。

图文速递
一、3D/LD叠层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图1a对FP和HP工艺进行比较,HP溶液的溶剂通常使用反溶剂(如异丙醇),FP使用极性稍大溶剂(乙腈、ACN)溶解组分,尤其是金属卤化物。选择PEA2PbI4和PEA2ZnX4(X = Cl/I作为FP工艺LD覆盖材料代表,结构如图1b所示,HP工艺则选择PEAI,X射线小角度衍射XRD峰可验证3D/LD膜中是否存在相应LD材料(图1c),沉积的PEA2PbI4 完全转化为准-2D PEA 2 FAPb2I7 (FA:甲咪),HP方法中尽管大部分发生转化,PEAI盐在相同的后处理下仍部分保留在3D钙钛矿上(图1d,e)。在3D钙钛矿上成功覆盖具有优异内在稳定性的2D(NMA)2 PbI4(NMA:1-萘基甲基铵),证明 FP技术控制LD覆盖层生长的优越性,采用传统方法很难实现1-萘甲基碘化铵盐与3D钙钛的反应,在Rb5Cs10/PEA2ZnX4膜中可检测PEA2ZnX4PEA2FAPb2I7(图1d),但在 Cs15 /PEA2ZnX4膜上仅检测到PEA2ZnO4(图1e)。

PEA2ZnX4与Rb5Cs10 钙钛矿部分反应,通过Rb+和PEA+阳离子交换生成 (PEA1−yRb y ) 2 ZnX4和PEA2FAPb2I7 。通过粗略定量XRD分析确定Rb5Cs10/PEA2ZnX4中PEA2ZnX4的转化率10%,PEA2ZnX4主要保留在Rb5Cs10钙钛矿上。采用XRD评估LD覆盖材料的取向,3D/LD堆叠膜中显示的所有布拉格点都位于Qz方向,这表明LD覆盖材料优先取向为(0k0)平面平行于衬底(即,b轴垂直于衬底)。晶格微应变分析显示锌基覆盖层几乎不会为底部3D钙钛矿诱导任何额外的晶格应变,且发现所有覆盖层都有效降低3D钙钛矿膜的粗糙度。
二、3D/ LDPSC的光伏性能
对含有ITO/PTAA/3D/LD/C60/BCP/Ag的p-i-n结构3D/LD PSC进行研究(图2a),其中IT是氧化铟锡,PTA是聚(三芳胺),BC是浴铜灵,3D钙钛矿是Rb5Cs10。图2b–e中比较了HP和FP的工艺制造的各种覆盖材料的PSC的开路电压(VOC)短路电流密度(JSC)、填充系数、PCE,基于HP的3D/PEAI和基于FP的3D/PEA2PbI4的性能都分别提高至20.5% ± 0.8%和20.8% ± 0.5%,3D/PEA2ZnX4表现出更大的改善,PCE为22.2% ± 0.3%。这验证了FP技术用于高效3D/LD PSC的可行性和优越性。3D/PEA2ZnX4的卓越性能表明,PEA 2ZnX作为3D/LD PS中LD覆盖材料具有潜在优势。

三、3D/LDPSC的光电性能
采用时间分辨光致发光(TRPL)表征钙钛矿膜中电荷载流子的非辐射复合损失,分析PEA2ZnX4覆盖材料显著提高器件性能的根本原因,将3D/PEAI叠层膜作为代表进行比较,如图3a所示,在相同0.177µJ cm−2激发通量、 640 nm条件下,3D/PEAI和3D/PEA2ZnX4叠层膜均表现出更长的光致发光寿命,TRPL衰变动力学比较(图3b)表明3D/PEA2ZnX4表现出更佳表面钝化以抑制电荷复合。
开尔文探针力显微镜(KPFM)分析采用不同覆盖材料钙钛矿的表面变化,图3c显示了对照3D、3D/PEAI和3D/PEA2ZnX4堆叠膜的KPFM图像,彩色标尺表示尖端和样品表面之间的接触电位差(CPD),3D/PEA2ZnX4表现出最高的平均CPD值(图3D),表明PEA2ZnX3更显著地降低了表面功函数。紫外光电子能谱(UPS)分析(图3e),能级图(3f)显示3D钙钛矿和表面覆盖组件的所有费米能级都更接近其导带最小值,显示出n型性质,此外,相对于3D钙钛矿(−4.42 eV),3D/PEA2ZnX4(−3.98 eV)和3D/PEAI(−4.15 eV)均有所增强,且3D/PEA2ZnX4比3D/PEAI增强,这与KPFM结果一致。
通过光饱和法研究3D/PEAI和3D/PEA2ZnX4 PSC可能的Vbi变化,结果显示3D/PEA2ZnX4 导致Vbi增加,这与VOC变化一致。n–N同种型异质结处的特定内置电场可能导致3D钙钛矿表面孔浓度降低,这有利于减少表面的SRH复合,这种效应在硅太阳能电池中通常被称为场效应钝化,3D/PEA2ZnX4中可能存在更强的场效应钝化。此外3D/PEA2ZnX4中稍高的空穴势垒也有助于更好地抑制电荷复合,从而提高器件性能。

四、3D/LD PSC的设备性能和稳定性
为提高3D/PEA2ZnX4 PSC性能,引入TPPi一种性能最佳的传统表面钝化分子,此覆盖层约20 nm,与3D钙钛矿膜相比,3D/TPPi膜k1减少,τ增加,PCE为24.1%,VOC=1.198V,JSC=24 mA cm−2,填充系数为83.9%,滞后忽略不计(图4a),该装置在MPP条件下也表现出23.5%的平均稳定功率输出和良好的再现性,103个单个电池的平均PCE22.9%(认证23.25%)(图4b),对基于FP的3D/LD PSC的运行稳定性进行验证,测试选用Cs153D钙钛矿(对照)和PEA2PbI 4−PEA2ZnX4,与对照组相比,在MPP条件下运行1009h,目标PSC效率仍能保持初始效率的94.5%(图4d,e)。为进一步验证LD覆盖层在器件稳定中的作用,进行了85 ℃热稳定性试验,目标3D/LD器件也显示出了增强的热稳定性。

结论与展望
在3D/LD PSC中使用完整的前体溶液方法,为扩展LD覆盖材料种类将不同的金属阳离子应用于3D钙钛矿铺平了道路,0D PEA 2ZnX4可作为3D钙钛矿更有效的LD覆盖材料,它会导致更坚固的表面钝化,并形成更强的n–N同种型异质结。3D/PEA2ZnX4PSC的PCE可达到24.1%(认证23.25%),且稳定性显著增强。这里仅详细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PEA2PbI4和PEA2ZnX4,FP技术对其他常用的LD封盖材料也具有广泛适用性,比如:BA2PbI4和PMA2PbI2,除Zn2+阳离子之外,FP技术还可扩展更多其他有利于增强界面稳定性的阳离子,如二价阳离子Co2+(PEA 2CoX4)、Mn2+、Cu2+等,三价阳离子Sb3+、Bi3+、Al3+等,因此,此研究结果将为从大量的卤代金属盐(尤其是无铅)中开发出优良的LD覆盖材料用于更高效和稳定的PSC提供新的机会,且有利于其他钙钛矿光电器件开发,如LED、激光器、光电探测器等。
文献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0-023-01204-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