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1980·苔花常开1
文《许此世间:成人之美》
大年初一,凌晨5点。
天空有雪花轻飘。
隔山的小镇万家灯火通明,屋顶炊烟袅袅。
听宿老师说,有些地方的团圆饭是在除夕晚上吃,又叫年夜饭。
而他们这里是在初一早上吃,寓意过去的一整年圆圆满满,同时饭菜还要剩下一点,代表年年有余。
“这个菜好了。”
此时松道坡上的一座红砖房里,也一早就传出了准备团圆饭的声音。
在厨房掌勺的丽娘把最后一道肉菜装进碗里,对一旁切菜的许成嘱咐。
“小心一点端,别把许为招进来。”
“他不会进来的,我让常苔拖住他了。”
许成嘴角上扬,绕过灶台去端菜。
出了厨房就是空无一人的厅堂,只有厅堂中间的方桌上摆着几道盖着碗保温的菜。
许成轻轻放下新端出来的菜,也用桌上的空碗扣上保温。
厅堂左侧是他们男孩的房间,对面是父母的房间和一个小卧室,这时小卧室里正传出一个女孩跟着许为学外语的声音。
许成听着声音笑了笑,抬头却见宿老师从他们男生的房间里倒退出来,边退还边朝里面比“嘘”声。
宿老师也是不容易,大概是在房间里藏什么“惊喜”,不小心把开哥吵醒了。
许成努力藏笑,就当没看见吧。
但他刚想转身,却被宿老师轻声喊住。
“成哥,你别进去了,我去帮忙。”
许成4岁时第一次见到宿老师,就听这个当时还很年轻的人对他和许为说。
“以后你们管我叫爸,我管你们叫哥,这可是一种显得关系更亲近的称呼哦。”
许成当时懵懵懂懂,听不懂这么奇怪的话,但因为被丽娘嘱咐过,所以就老老实实喊。
“爸爸。”
许为却拉着小脸,仗着丽娘不在没有被打的风险,径直嘟嘴。
“怪蜀黍。”
不过时间一长,他们也都习惯了这样的称呼。
此时宿老师向许成说完,指了指他们的房间,又向他眨了眨眼,就闪进了厨房。
许成立刻心领神会进了房间,一进门就对上了宿常开忽闪忽闪的眼睛。
“爸爸是不是在房间里藏东西了?”
许成坐到宿常开的床边循循善诱。
“没关系,告诉哥哥,哥哥只会帮助他的!”
宿常开眨着眼,小脑袋向许成靠近,粉嫩的小嘴巴贴近他的耳朵。
“爸爸说我保密的话,他就在学校中午休息的时候,带我去看不是拖拉机的车。”
不是拖拉机的车?
许成思考了一下,难道是货车?他从学校回家时倒是偶尔见过,但他没时间带他去看。
于是许成拿起一旁的小衣服,给他披上:“开哥好厉害!说保密就保密,那我们起床洗漱吧。”
宿常开接过衣服,一边穿一边倔强道:“我会自己洗漱。”
但是他每次自己洗漱完都像个落汤鸡,领子、袖子、前胸、膝盖、裤脚,甚至鞋子都会湿一半,等他洗漱完,大概率又会一边挨骂一边换衣服。
所以许成等他穿完衣服后还是牵上他的手道:“没事,哥哥陪你。”
厨房里很快又传出了炒菜的声音,让正在小卧室里教学的许为听得心痒。
他长大以来只做过两次饭:
一次是家里没人,他提前下了厨,后来把全家人感动落泪。
一次是去年丽娘犯头疼,他请假在家熬粥,丽娘知道后无语凝咽,奈何脑袋晕乎也没法训他,只叮嘱他以后不要进厨房。
可许为不太理解。
他记得他两三岁时,也是被他刚学下厨的大哥半生不熟的厨艺喂大的。
他当时吃了也不觉得有什么,怎么现在就不让他成长呢,他好歹不会炸厨房......
“为哥。”
他走神时,宿常苔扯了扯他的袖口。
“这里怎么读呀?”
许为心下无奈,在他看来外语没什么好读的,反正考试又不要求会读。
但只要有人想学,他肯定就会被乐见其成的丽娘赶来教学。
也罢,来日方长。
都说他厨艺稀烂,那他迟早要惊艳他们。
快六点时,宿老师拿上鞭炮,在门口点燃往外一扔,让门外劈里啪啦的声音,提醒屋里的所有人:团圆饭准备好了!
大家捂着耳朵等鞭炮声结束,然后会自觉地聚到厅堂里来。
宿老师不喝酒,丽娘便为他泡了一壶难得的茶叶,再准备好所有碗筷茶水,招呼大家一起坐下。
但每年总会有那么一两个人,让大家都得等一等才能开饭。
今年是许成带着磨磨蹭蹭洗漱的开哥最后落座。
小方桌旁,四个孩子两个大人,热热闹闹围了一桌。
“今年,注定是个重要的年份!”
宿老师率先举杯发言,幽默嗓音和严肃发言让人格外提神。
“首先是成哥、为哥,今年都要参加升学考试。你们的水平我是知道的,市一中肯定没问题!
“宿常苔小姐姐,不知不觉也要升初二啦,也有自己坚持的理想,要加油!
“宿常开小朋友,在二年级表现也不错。平时都是哥哥姐姐照顾你,但是我们的开哥也要慢慢学会自己长大啦!
“好了,不管你们有什么理想,我相信你们,不论未来在哪个行业,都会成为栋梁之才!为国为民!发光发热!让我们一起干一杯!”
“干杯!”
几个搪瓷杯碰在一起,虽然里面只装了白开水,但在宿老师的激情发言下,硬是碰出了白酒的气势。
一杯白开下肚,宿老师一挥手,表情严肃认真。
“希望你们放松心态,先问耕耘!再问收获!祝考试顺利!”
“考试顺利!”
孩子们都十分配合,充当他的氛围组。
许成一直往宿老师身上瞄,要来了吧要来了吧,他已经举好了手,随时准备鼓掌起哄。
“然后是我们又辛苦了一年的妈妈......”
宿老师不负众望开了口,边说边往桌子底下伸手,拿出了早就固定在桌板下一束手工制作的花,形似蝴蝶,芳姿艳质,这可是他费了大劲才做出来的!
宿老师满脸得意,正想继续说祝福语,却被丽娘一把按住了他拿花的手压在桌下,让氛围组起哄的话都卡在了嗓子眼。
“你也不怕带坏孩子!”
丽娘佯装生气的瞪着他,一张脸却红得实在。
她向来嘴硬心软脸皮薄,更容不得别人“无礼”。
以往的“惊喜”放在礼物盒里还能忍,今年的“惊喜”可就太直接了。
“怎么会带坏呢。”
宿老师小心翼翼护着丽娘和花,转而向孩子们问。
“在学校里哪找得到像妈妈这么好的女孩,你们说对不对?”
“对!”
氛围组适时鼓掌,像在给丽娘加油打气。
宿老师趁机对丽娘咬耳朵。
“花里有一张好面料的票,做春夏的衣裳最好。”
“那你自己放好。”
丽娘迅速抽出手扭过脸去,懒得看这一桌的人,连空气里都是吃瓜的气氛。
宿老师捧着花咳了两声,继续道。
“祝我们的丽娘!年年岁岁,如花似玉!岁岁年年,共占春风!”
“哦哦!”
宿老师话音刚落,鼓掌声和尖叫声瞬间响彻屋顶,反正不管他说什么,吵就对了!
氛围组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宿老师在这乐呵的气氛里又笑得两眼成缝,但丽娘却害羞似的不愿回头。
他看着丽娘侧身背对着他的身影,忍不住从花束里拿出一朵花。
蝴蝶绕兰飞,春风诉思念。
“平常都只见你给别人打扮,今天日子不同,上个彩头吧。”
宿老师轻声劝着,把花簪在了丽娘的发髻里。
饭后是更令人期待的红包环节,每个孩子说完祝福语后各领到了一个小红包,然后大家赶紧收拾桌子。
等花生瓜子、水果糖果,还有米花镇的两种特产——米花和脆片,都摆上了桌,丽娘开门就迎来了第一个拜年的客人。
“哎呦!丽娘阿姨又年轻漂亮了!拜年拜年!新年好!”
门外寒风中,一个穿着新衣、戴着厚厚捂耳帽的男生,满脸笑容的拱了拱手,正是李同乡。
“小嘴抹了蜜!”
丽娘连忙迎他进门。
“快进来喝杯茶,我待会叫他们和你一起去拜年。”
“好勒!”
李同乡笑眯眯地应着。
虽然他们两家离得远,但每年过年的时候,他和许成许为三个人都会赶早互相拜年,几乎形成了他们之间的一种仪式感。
只不过,小时候赶早拜年是为了好玩,现在则是抓住机会再玩一玩。
丽娘把换好新衣服的几个孩子叫出来待客,趁他们在厅堂玩闹的功夫,迅速在厨房收拾出了一个小包裹。
“妈妈,我们走啦。”
没多久,外面就传来了一声呼唤。
“好,记得中午要回来啊!”
丽娘回应完,匆匆拎着包裹出了厨房,眼看他们三个要出门时,赶紧悄悄拉住了走在最后的许成。
“这是一点多做的吃食。”
丽娘把小包裹塞给许成,小声嘱咐。
“待会你们下坡之后,你让许为带路,先去找妙花同学拜年。他和老师去家访过的,她家离得近些,一定要她收下。”
“好。”
许成点头接过,但没想到包裹看着不大,可是有点重量在身上的。
丽娘真的很会塞东西,外面看着是只七八寸的碗,拿起来的重量却是多一倍的效果!
许成掂量了一下,感到里面没有什么汤水,但还是担心把它摔了,便捧着包裹出了门。
于是另外两个等在门外的人,一回头就看到了他手里的包裹。
现在外面的飘雪虽然停了,但依旧寒风凛凛。
许为安静地看了一眼大哥的包裹,撇开目光没有说话。
李同乡却不停地搓手哈气。
今天出门他忘了带围巾和手套,真是失策,所以他正试图把自己埋进衣服和帽子里,同时看着许成的包裹问。
“这是个啥?不会是给我拿的吧?”
许成笑了笑就快步经过他身边。
“别想多了,给你们班妙花同学的。”
“谁?哦。”
李同乡反应过来,加快步伐跟上去问。
“你们什么时候这么熟了?”
“去年我家的树出了点问题,她帮忙看好了。”
许成说完又觉得好笑。
“你们好歹也同学两年了,不至于名字也记不住吧?”
但提起名字,李同乡就一脸惆怅:“记住又怎么样,我只觉得跟我名字一样俗。”
他是在他们面前随性惯了,但许成还是忍不住提醒他。
“大年初一呢。”
李同乡自觉地“哦”了一声,又好奇道。
“不过也是奇怪,我都想不起来她长什么样,你之前是怎么记住她的?”
许成回忆了一下。
时隔半年,他也记不清妙花的样子了,但能想起来是怎么记住她的。
“貌似是听到,她是‘第一个超过许为的人’,就记住了。”
李同乡听得一愣,随即乐得手都忘了搓。
“大哥,你怎么说得跟有心理阴影一样?我们为哥已经很低调了好吧,你说是吧为哥?”
许为和他对视一眼,不紧不慢开口。
“我随意,你们先开心一下,待会可能就笑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