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是俄罗斯,美国发起“科技战”,凭借14亿内需,中国顶得住!
王爷说财经导读:最近中国半导体制造龙头——中芯国际回A股上市,大陆科创板,虽然该公司内在价值受到冲击,不过,投资者需要关注一个大背景——中、美经贸紧张,美国更是对中国发起“科技战”。
这不由让人想起2014年的俄罗斯,那么这一次,美国的“制裁”对俄罗斯和中国影响如何?这一次,中国能否“顶得住”?


最近科创板最亮的一颗星莫过于中芯国际,虽然该公司内在价值一直引起激辩,不过,在登陆上海科创板初步仍获散户超额认购566倍。
具体数据来看,中芯国际通告显示,联席主承销商已按每股27.46元人民币的发行定价,向网上认购的公众投资者额外发行近2.53亿股,若超额配售选择权被全额行使,中芯新发行股数将扩大至逾19.38亿股,集资额将达532亿元人民币。
据悉,中芯国际这一次“回A股”所得资金的40%将投放于专注14纳米及以下制程的子公司——中芯南方。
虽然争议不断,不过,外资分析师则表示,作为中国内地芯片制造龙头,中芯国际不仅取得国家廉价资金,与此同时,中国内地投资者还有一种潜在意识,即:只要是获国家支持,那么就一定“信得过”。
例如:华兴资本就表示,中国倾向只扶持半导体行业供应链内的内地“一哥”。
不过,在这个特殊时候,却有一个大的背景需要投资者关注!
众所周知,中芯国际港股股价沉寂多年后,突然在过去约1年的时间里狂飙,而这正值美国蓄势从资金和科技“封锁”中国。
换句话说,中芯国际“回A股”的时间正适逢中、美经贸关系急转直下,资金及技术随时可能被“封杀”,处境令人联想起当年“克里米亚事件”后的俄罗斯。


话说,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美国就开始两路“封杀”俄罗斯。
对此,俄罗斯知名的国际专家和学者——Evsey Gurvich及Ilya Prilepskiy就分析评论称,没有香港这种国际金融中心的俄罗斯,2014年一度被欧盟和美国等制裁,欧、美招数包括:
1)限制俄罗斯大型银行取得外国融资;
2)针对能源是俄国经济支柱,限制俄企取得先进石油和天然气开发技术
3)不被制裁的俄企取得外资的能力亦受打击,
4)资金流出和外国直接投资(FDI)下滑也大幅削弱俄罗斯内需。
对此,就在去年,俄罗斯央行第一副行长Sergey Shvetsov就曾表示,如没被西方制裁,俄罗斯经济增长会高一截。
当然,对此,俄罗斯也开始“反击”。
一方面,为了应对资本流出,俄罗斯推出“进口替代”策略。
注解:进口替代策略,是指以本国产品来替代进口品,透过措施限制某些进口品,以扶植或保护本国同类产品的发展,减少本国对国外市场的依赖。
另一方面,俄企运用早年获外国资产偿还外债,局部对冲国家资金压力。
除此之外,俄罗斯还因当局减低公共开支、促使银行及主要企业整顿资产负债表,及把超出一定水平油气收入拨入储备基金,以防不时之需。


不过,周四(9日),雅虎撰文分析称,就算遭围堵,因为中国内地市场需求量巨大,所以中国经济能支撑,充其量增长较慢而已。
对此,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区经济学家——吴卓殷就表示,万一中国步俄国后尘,遭美国科技和资金的围堵,可能经济增长也会缩一截,但应该会有更多时间和空间去应付。
吴卓殷说:“俄罗斯出口较为单一,只依赖石油和军备,相反,中国则不一样,中国较多元,而且还有俄国10倍人口——14亿多人的内需。 ”
当然,中国要发展科技,目前来看,肯定还是需要一定程度上依赖海外技术,如果进口封锁范围扩大,难免会阻碍研发速度和经济升级。
此外,从资金面去看,吴卓殷表示,中国的进出管制比俄罗斯紧,而外商来华开设业务是为了就近照顾庞大市场,而且撤离成本不菲,因此,短期难见资金大举撤离中国。
最后,如果美国以对付俄国的手段制裁中国大型银行,其冲击未必是美国以至全球所能承受的,要知道,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美国政府应不至于这样狠。
而当中国外汇储备减少,内地应该会优先进口粮食,至于原油产地会否接受美元以外货币则有待观察。
对此,你怎么看?你认为,美国发起“科技战”,这对中国经济意味什么?此外,和俄罗斯相比,中国这一次能否“扛得住”?
注:本文由王爷说财经编撰,如需转载请事先关注账号,私聊联系王爷本人,获得授权后才可转载,转载后请原文转载,不得进行任何的图文转变图集、视频等形式转载,侵权必究!此外,文中观点系个人观点,仅用于学习交流探讨用,不构成投资建议!文章如有疏漏、错误,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