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能喜欢这部影片,那是一件幸运
如果你无法认同后期的转折,以及整体的叙事基调,那么再低的评分都是理所当然。
如果是能GET到点的朋友,我想说,恐怕在未来数年之内,《深海》都是给单为你准备的最为精致的院线电影。
其实在我看来,如果想单纯的去看一本电影,那么你就必须去接受属于这本电影的基本设定。在超级英雄电影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坠落的人在即将落地时被一个超级英雄施加横向的力救走,但就现实物理来说,这么做,只会让人死得更惨。但这就是这类电影的基本设定,你说必须接受的东西,这也是一部电影的门槛。你需要接受你不能在超英电影中纠结现实科学,喜剧电影你就是得接受一些影中非常无厘头的行为。而对于《深海》你就是要接受作为一个以梦境为主要叙事场所的电影,她就是破碎的,绚丽的、无由来的,因为梦就是这样的。
这是一部不适合在春节档上映的电影,甚至是根本就不适合在院线上映的电影,影片总头到尾都体现出了一股子“任性”。
我们可以看一下中国票房前十的电影,无一不是题材广受众,表达易接受的。但是《深海》除去画面特效,从头到尾都不具备任何成为当期爆款的可能。在题材方面,这已经是一部挑观众的电影,可是在表达形式上,田导仍不让步,“任性”的选择了偏抽象与破碎的表达。即便如此,仍选择豪掷十余亿,完成这一部作品。
《深海》是一部有灵魂的电影。不同于《哪吒》那样,《哪吒》的灵魂“反叛”是广泛表现于大众之中的,是绚烂而又有力的,但是《深海》的灵魂却是微缈的、易碎的、黯淡的。如果将院线电影的灵魂比作菜,那么《哪吒》或是《流浪地球》此类的便是在餐桌上最为醒目的那一道招牌名菜,而《深海》是那么一道在老家只有自己才知道该去哪点的小炒,吃的人不多,但是很合自己的口味。
作为能GET到的观众你很幸运,这本不该在院线上映、本应该是小投资的电影,却被田导以在国内数一数二的资金投入水准,用如此绚丽而又精美的包装展现了出来。
在这么一次“任性”之后,我想国内动画电影又会回到老的主题之中,回到那种“大角色”、“大故事”、“大场面”之中。
在我眼中其实动画电影和科幻电影是有相似之处,那便是天马行空,在脱离现实的拘束之下,表达可以更加浪漫、奇幻,充斥着不着边际的想象,但又有着那么一丁点的现实。但是,现在的国内动画电影,我很少看到这“独属于”动画电影的特点,看到的更多的是拘束,有内容的拘束,有形式的拘束。难道要体现是中国的动画电影,必须借用一个传统人物的名字吗?难道要体现是中国的动画电影,我们必须塞一些法阵进去吗?难道用近乎完美的3D动画特效向观众展现了一个八卦阵,就是电影对中国元素的展现了吗?很多时候,我都只看到了“形”,而没感受到“魂”。
在《深海》中我看到了不一样的答案,最为突出的便是水墨画的动画特效是那般的灵动而又飘逸简直就和整部电影一般。中国的水墨画重“写意”而非“写实”。而《深海》就像是一幅水墨画,似是非似,充满着梦境般的幻想。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深海》并不像部分人所说的那般破碎,这种画面表达的潇洒写意与内容的梦幻破碎迷离,使得整个电影更让我感觉到表现形式与内核的统一,让我真正的感觉到是沉浸于一个梦境。
当然,《深海》自然有其不足,虽然以梦还是能够解释,但是不可否认,在初入深海大饭店时,那一段非常长的近景镜头显得有点十分杂乱、缺乏变化有些审美疲劳,并且在后续终于放到远景展现深海大饭店的宴会厅时仍显得拘束,使得疲劳感更强。在最后的高潮部分,节奏也有点拖沓,可以更加精简,不要让观众在一瞬间的情感爆发在长时间的煽情中消磨。
关于剧情,其实我到认为这是自《哪吒》以来这个方面问题最小的一次,我并不是特别理解这次的剧情问题在哪,因为《深海》本就不像一个讲故事的电影,她更像一幅画卷,展现参宿的精神世界,这个东西吧,就很难用故事的方法彻底展现,因此《深海》的梦既是参宿与南河的一趟冒险,也是我们的一趟旅程,在参宿的精神世界中旅行。旅途这种东西唯一的主线就是我们所经过的路途,但路途上的所有,都只是琐事,既没有惊天的来由也没有动地的结果,更没有联系,有的只是我们来过,但也正是这些琐事构成了我们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