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废一个孩子,到底有多简单?
父母的教育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一些打着“为孩子好”名义的话语和教育方式,实则有可能在将你的孩子培养成“废柴”。教育好一个孩子很难,而养废一个孩子却很简单。因此父母的教育方式需要避免以下这几种误区。
-
·保姆式育儿,做一个“勤快”的家长
要养废一个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全家人都捧着他,惯着他,做到保姆式育儿。
不让孩子接触任何的家务活,做一个“勤快”的父母,凡事都由家长代劳。这样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滋生出懒惰和依赖性,认为别人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同时也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自主性。
-
·拼命批评,不断否定孩子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就是不断的试错,犯错,再改正的过程,过分批评打击孩子,孩子往往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缺乏自信,更容易叛逆。如果你想养废一个孩子,那么就记得经常打击他。打压式教育,会让大部分的孩子觉得自己真的很差。
科学的育儿方式其实并不难,父母在教育的过程中时常做到换位思考,多一分妥协与退让,也许在教育效果上会有不一样的惊喜。
-
那么科学的育儿方式是什么呢?
·父母学会适当示弱
学会对孩子示弱,是父母的育儿智慧,也是父母立足长远、适当放手的过程。
在家庭教育中,如果父母永远是强势的一方,而孩子总是无条件地服从父母的决定,那么孩子就容易变得懦弱,没有主见。
如果父母能够在与孩子相处中学会适当示弱,那么就能获得孩子的信任和尊敬。
适当示弱,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方式,激发孩子成长的潜力、点燃孩子内心的力量,提升孩子的自信心,促使他们更独立自主、更有担当。
-
·用体验实践代替讲道理
在综艺《爸爸当家》中,妈妈奚安娜为了不让小米喝可乐,选择自己也不喝可乐来引导小米。身教大于言传,家长用自己的行为来引领孩子,就比讲千百遍的道理来的更好更快。只有让孩子在亲身经历中感受,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明白一些道理。
-
我们可能不是完美的父母,但我们可以是一个成长型的父母。陪伴孩子一起成长,也在教育中不断改进自己。父母对孩子的尊重、理解和认同,就能够培养一个内心有爱,眼里有光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