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5 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分别跌破 7.12 、 7.13
6 月 5 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分别跌破 7.12 、 7.13,跌去前一交易日全部涨幅,后势将如何?
2023年6月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大幅波动,受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强劲刺激,美元指数大涨,人民币承压回落。截至收盘,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7.1208,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43%;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7.1319,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46%。两者均跌去前一交易日的全部涨幅。

那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后势将如何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美国经济数据的变化将影响美元走势和市场预期。6月4日公布的5月份非农就业数据显示,美国新增就业岗位55.9万个,虽然低于市场预期的67万个,但仍高于4月份的增幅。同时,失业率从6.1%降至5.8%,为疫情以来最低水平。这些数据表明美国经济复苏加速,增加了市场对美联储缩减刺激措施和提前加息的预期,从而推动了美元指数上涨。如果未来美国经济数据继续保持强劲,或者美联储发出收紧货币政策的信号,那么美元可能会进一步走强,给人民币汇率带来压力。
其次,中国经济基本面和政策取向将支撑人民币汇率稳定。尽管受疫情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和韧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18.3%,创下历史新高。同时,中国外贸进出口也实现了快速增长。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3年1-5月中国进出口总值达到14.7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2%。这些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基本面良好,有利于维持人民币汇率的平衡。此外,中国央行也表明了维持货币政策稳健灵活、不搞大水漫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政策取向。这有助于防止人民币汇率出现过度波动和非理性走势。

最后,国际市场风险因素和主要货币走势也会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向。目前,全球疫情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各国经济复苏步伐不一致,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风险也时有发生。这些因素都可能引发国际市场的波动和避险情绪,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冲击。同时,除了美元之外,其他主要货币的走势也会影响人民币汇率的相对价值。例如,欧元、日元、英镑等货币的升贬变化,会导致人民币对这些货币的汇率调整,从而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中间价。
综上所述,6 月 5 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分别跌破 7.12 、 7.13,跌去前一交易日全部涨幅,主要受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强劲刺激,美元指数大涨的影响。后势方面,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波动,但总体上仍有稳定的基础和支撑。
友情提示:以上观点仅做为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