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港隧道
傳說經過過港隧道時,千萬要小心別落單。否則,碰上鬼擋牆事小,若是遇到朝著自己招手的「人」,不趕緊離開恐怕會再也出不了隧道……
位於高雄旗津的過港隧道,是臺灣第一同時也是目前唯一的海底公路隧道。隧道穿過高雄港,建於水深14公尺,最低海拔水深19公尺的海面下,是目前旗津跟高雄市區僅有的陸上聯絡道路。但這座隧道,卻流傳著不少都市傳說。有人曾在隧道裡遇上鬼擋牆繞了兩個多小時,也有不少傳說提到在隧道中看到幽靈的身影。
二○一五年,論壇PTT有人發文分享,某日深夜的打工下班後,他獨自騎車經過過港隧道,在進到隧道後不久看見一名身穿紅色洋裝,手提紅色高跟鞋,打赤腳走在機車道的女子。他原先沒做多想便騎過去了,卻又忍不住好奇,想折返查看。沒想到,當他推車倒回隧道中,卻怎麼都找不著那位女子的身影。
二○一七年在PTT的另一篇文章,以作者的學長為第一人稱,敘述距當時十幾年前的事。還是大學生的學長和一位友人共同騎車經過過港隧道,沒想到進入隧道後,學長在友人的機車後座上看到一名長髮女子。學長從後方騎車靠近友人,打算提醒他的時候,後座的女子竟緩緩轉過頭,對著那學長比了個「噓」的姿勢。而當兩人離開隧道時,後座的女子也消失了。
有趣的是,後座比「噓」的女鬼傳說似乎不只發生在過港隧道。二○一七年,一篇標題為「鬼月開學季,特搜5篇校園傳說」的文章,有網友分享在還是大學生的時候,和一群朋友騎車夜遊,卻在山路上看到前方有人的後座上有一位女子,以腰往後折的姿勢,朝後方接近的其他人比出「噓」的手勢。
不只如此,同樣的故事也流傳在文化大學、東海大學之間。同樣是一群人騎車夜遊,在某人的後座看見女鬼,想上前提醒時卻被女鬼以「噓」的手勢示意不要打擾。故事發生的地點,隨著流傳的校園不同,有陽明山、大肚山等。對照過港隧道傳說的主角也是大學生這點來看,「機車後座的女鬼」,與其說是過港隧道的怪談,更有可能是從二○○○年左右開始,流傳在大學生之間的都市傳說。
然而,與過港隧道有關的傳說不只這些。二○一四年,有網友在PTT上分享年輕時,曾在半夜與七、八名友人騎車到旗津夜遊的經歷。作者一行人快出隧道時,分別在車陣的最前頭和最末尾,看到一群面無表情的人朝著自己招手走來。而在經過那次夜遊之後,一行人變得經常吵架,最後便漸漸分開了。
相似情節的故事,也可見於二○一八年的報導。裡頭提到作者在深夜與一夥人騎車經過過港隧道時,有位落單的朋友遲遲未出現,便決定折返去找。卻在遇見那位朋友後,聽聞對方說他在隧道內遇到了長得像作者的一群人,但無論那位朋友怎麼呼喊,那群人影都毫無回應。那位友人心中感到不對勁,急忙離開後,才遇到折返來找自己的作者一行人。
這兩則故事,都是深夜騎車到旗津玩時遇上怪事,並且遇上鬼影。然而,故事發生的機車道只有約一個半車道的寬度,若是五到八個人的車隊,要在隧道中臨時停下來,不只危險,恐怕也要剛好後方沒有其他車輛才能辦得到。不只如此,過港隧道是雙向車道間有矮欄阻絕、完全分開的道路,第二則故事中提到的「原路折返」更幾乎不可能做到。
儘管與過港隧道相關的都市傳說都有些「不合理」的地方,但數量不少仍是不爭的事實,除了消失的人影與後座女鬼,鬼擋牆也是過港隧道傳說的常見類型之一。二○一七年,有YouTuber在深夜以徒步走完過港隧道的方式,驗證是否真的會遇上鬼擋牆,最後離開隧道時花了約二十分鐘,以步行的時間來看應該不算碰上鬼擋牆。
二○一五年,《自由時報》以「全台五大猛鬼隧道」為主題,介紹了五座臺灣知名的隧道和它們的都市傳說。這五座隧道分別是辛亥隧道、自強隧道、嘉寶隧道、大關山隧道,以及過港隧道。除了有部分共通的傳說情節外,在談論這些隧道的傳說時,人們總會為那裡為何容易發生靈異事件提供「解釋」,例如辛亥隧道的上方過去曾是墓園,出口又在第二殯儀館附近;自強隧道發生過多次死亡車禍,有許多冤魂聚集;又或者大關山隧道在挖通當初曾發生過炸死工人的意外等等。
過港隧道雖然沒有如辛亥、自強、大關山等隧道一樣有隧道容易鬧鬼的明確「成因」,但仔細探究隧道附近的地理位置,或許能找到傳說頻傳的某種可能。位在過港隧道附近的旗津海域,由於地形關係,容易發生會將人以高速帶離岸邊的離岸流,使得旗津海域一直是溺水事件頻傳的海水浴場。也因為這樣,旗津海域「抓交替」的傳說自過去便不絕於耳,也連帶產生了海域一帶有許多冤魂的說法。
雖然從隧道出口到海水浴場有一小段距離,但也許正因為過港隧道是連接旗津的唯一通路,建造於海底下的神祕感與隧道附近的海域就是有名的靈異景點等種種條件,為「冤魂讓海底隧道變得很陰」提供一種可能,再加上旗津作為觀光景點是當地年輕人夜遊的首選。當停下車來觀賞夜景,又或是坐下來吃宵夜時,「剛剛走過的隧道其實……」就是個炒熱氣氛的最佳話題,久而久之,過港隧道的都市傳說就這樣流傳開了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