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LK-99的真实性

2023-08-05 16:44 作者:化学迷-yy  | 我要投稿

同义词 LK-99掺杂铜的铅磷灰石一般指改性铅磷灰石晶体结构

改性铅磷灰石晶体结构LK-99,是一种掺杂铜的铅磷灰石。

2023年7月,韩国一个科学家团队表示,他们发现了全球首个室温超导材料——改性铅磷灰石晶体结构 。在论文引起国际关注后,该研究团队的一名成员李硕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论文存在缺陷,团队已要求下架论文 。

2023年8月3日,韩国超导低温学会应询表示,韩国量子能源研究中心研究团队所合成的LK-99并非常温超导体,因为它并没有表现出超导体的特征。

中文名:改性铅磷灰石晶体结构

别    名:LK-99

2023年7月,美国罗切斯特大学RangaDias团队的室温超导研究疑云尚未消散,韩国量子能源研究中心Qcentre 、高丽大学等团队的研究人员再次投下一记尚未经同行评议的重磅。研究团队宣布成功合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室温常压超导体,即在常压条件下,一种改性的铅-磷灰石(命名为LK-99)能够在127℃Tc≥400k以下表现为超导体。让事件更为扑朔迷离的是,该新研究实际上关联到两篇论文,第一篇提交于7月22日7时50分,第二篇则于7月22日10时10分提交,两篇提交时间相差不足2.5小时的论文均发表在预印本系统arXiv,尚未经同行评议 。在研究引发全网沸腾的同时,大量业内人士也对其相关论文提出了质疑。有业内人士指出两篇论文中有明显的不一致之处 。

北京时间2023年7月30日凌晨,韩国研究团队成员、美国威廉玛丽学院物理系教授HyunTakKim表示,他的团队此前发现了论文中的一个错误,如今已经被修改,很快将重新发布。此外,其团队制造的室温超导材料或许可以在一个月之内被复制,其成员也会对制作方法进行指导,在文章中公开制作方法,正是为了接受各方的质疑 。此外,其团队制造的LK-99室温超导材料或许可以在一个月之内被复制,其成员也会对LK-99的制作方法进行指导,在文章中公开LK-99的制作方法,也正是为了接受各方的质疑 。

2023年8月,在论文引起国际关注后,该研究团队的一名成员李硕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论文存在缺陷,研究团队并未准备好发表论文,但团队中一名成员在未征得其他作者同意的情况下,就擅自发布了论文,团队已要求下架论文 。

第一篇韩国室温超导材料论文中展示的LK-99材料(右上)
改性铅磷灰石晶体结构
“部分悬浮”的LK-99(下)

制作过程

为了制造这种名为LK-99的新材料,该韩国研究团队将几种含有铅、氧、硫和磷的粉末状化合物混合在一起,然后在高温下加热数小时,粉末发生化学反应,得到一种掺杂铜的铅磷灰石晶体。 

各方回应

上海市超导材料及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超导应用研究专家洪智勇在一场东吴电子的内部电话会上表示,根据现有情况来看,韩国团队报道的测试手段和方法并不是很正统的超导材料验证实验。 

莱斯大学的物理学家道格·内特尔森教授在审阅两篇韩国预印本论文时突然发现了一些更奇怪的点。这两篇论文都包含详细说明LK-99磁性的数据图,且两个图均来自同一数据集,但内特尔森教授发现,其中一篇论文中的图的y轴比例是另一篇论文中的y轴比例的大约7000倍。这种不一致虽不能对结果证明什么,但至少表明校对工作存在令人担忧的缺陷。内特尔森表示。但韩国团队未公开对此作出回复。 

2023年8月2日,韩国超导低温学会宣布组成专家验证委员会对该物质进行科学研判。报道称,该委员会解释称,超导现象意味着特定物质会消除电阻,并产生挤出内部磁场的负效应,但在与LK-99相关的视频和论文中,并没有出现这种迈斯纳效应。8月3日,韩国超导低温学会应询表示,韩国量子能源研究中心研究团队所合成的LK-99并非常温超导体,因为它并没有表现出超导体的特征。 

验证情况

中国、美国和俄罗斯团队都复现了常温超导晶体。其中名声最为显赫的是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该实验室研究人员在arXiv上提交了一篇论文,其结果支持LK-99作为室温环境压力超导体。 

2023年8月1日,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博士后武浩、博士生杨丽,在常海欣教授的指导下,成功首次验证合成了可以磁悬浮的LK-99晶体,该晶体悬浮的角度比SukbaeLee等人获得的样品磁悬浮角度更大,有望实现真正意义的无接触超导磁悬浮。据了解,研究人员制成的样品很小,只有几十微米。视频作者也表示,该团队只验证了迈斯纳效应,因为要对这一片只有几十微米大小的样品进行测电阻的话会破坏样品  。对此,洪智勇强调:“华科只是发表了实验结果,他们并没做任何分析和推论甚至结论,其实我们根本没质疑过韩国论文的数据和报道,我们只是认为哪怕韩国报道的都是真的,这也没显示该晶体就是超导。” 

2023年8月3日凌晨,东南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孙悦在B站发布视频称,其团队在110 K-163.15 ℃以下,常压观测到LK-99材料出现零电阻。 

2023年7月25日,韩国研究人员在预印本网站arXiv平台上张贴两篇论文,宣布韩国科学家在室温超导领域取得了一项重大突破,成功合成了世界首个室温常压超导体LK-99。这一发现意味着超导技术在室温和常压条件下即可实现,不再需要高昂的能源消耗和复杂的高压设备,对科学界产生了巨大的震撼。

室温超导一直以来被视为超导领域的“圣杯”,其潜在应用涉及电力传输、交通运输、医疗设备等众多领域。传统超导体需要极低的温度和高压才能实现超导状态,限制了其实际应用的范围。而LK-99的出现似乎打破了这一限制,它在常压下就能在温度低至127℃以下表现出超导性,这意味着超导技术可能不再局限于极端条件。

根据论文介绍,LK-99的诞生源于对铅-磷灰石结构的改良,韩国科学家巧妙地使用铜离子取代铅离子,并引发微结构中的应力畸变,从而在低于127摄氏度的温度范围内表现出超导性能。韩国物理学家在论文中表示,临界温度Tc、零电阻率、临界电流Ic、临界磁场Hc和迈斯纳效应证明了 LK-99 的超导性。各种证据都证明LK-99是世界首个室温常压超导体。




关于LK-99的真实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