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故事·柳崖外编(四十六)
176,水生
顺治初年,侍卫额公给儿子请老师,聘请了一个叫水生的,是浙江人,年纪四十来岁,极为斯文,平时端正谨慎,少有言笑,额公很是尊敬他。但是每月逢三、六、九日,必然要出门访友。两年多来都是如此,大家已经习以为常。
额夫人患了病,婢女要在内侍奉汤药,额公于是搬到书斋,和水生同住。一天,两人喝酒喝到深夜,随后熄灯睡觉。额公在月色中瞧见水生起身,换上短衣棉裤,从匣子里取出一把剑,仅有寸许长,水生用指一拭,顿时长出三尺之长,剑光如闪电,质地如耀雪,白亮而锋利,冰刃而玉洁;顺势挥动,剑刃熠熠发光,发出冲霄的剑吼。水生负剑于背,出门如飞,没有丝毫以往那斯文端正的风度。额不公敢声张。直到五更,又看见他背负宝剑,手里提着人头回来。额公害怕极了,不敢说话。只见水生从身边取出一包药,用小指弹在四颗首级之上,顷刻之间,人头缩小如核桃,放进嘴里吃了,又依然解衣睡下。额公吓得心胆俱丧,等到黎明起床。水生道:“额公夜里受惊了。”额公只说:“没有没有。”水生道:“我藏身在您家两年多,如今以实相告。我原来曾跟随李自成的部下‘小红娘’帐下当参谋,我见其爱好杀戮,因此弃之而去。引起贼人的怒气,她派人来浙江,杀害我的父母妻子。我想要报此仇很久了。但贼众已经在大兵围剿下四散,不知死活,我来到京城搜寻,因此才来您家教书。每月三、六、九必要出门,并不是寻访好友,而是查访贼人的音耗。如今大仇已雪,就此离开您家了。”额公挽留他,没有同意,带着剑飘然而去了。
177,饮酒老人
齐化门步兵陈安,朴实忠纯,每次轮到值夜,计时从不松懈,但他喜欢喝酒。偶然有一次走到齐化门女墙边上,一个老人正对月独酌,看到陈安过来,老者举杯笑着邀请他同饮,陈安走上前和他对坐。老者从怀里再拿出一个酒杯,和陈安喝酒闲聊。陈安好奇问道:“老翁是狐仙么?”老者说:“仙不敢当,但也算修炼多年。你我二人还算有缘,有空都过来和我喝酒吧。”陈安高兴地答应。老者又拿出一些梨枣之类的水果吃,直到两人喝得醉醺醺的,月亮西斜才分别。从此每逢有空都乘着月色而来,每次来老者都已经先在了。一天,老者请他陈安到自己家做客。楼宇重叠,侍从环列,这里的酒更美。又辅以美味佳肴,都是精品。老者说:“我已经不沾荤腥多年,就不能陪你一起吃了。”临走的时候,老者又赠送他一些钱财,说:“缺的时候再送,多了对你也没有好处。”陈安自己也经常带酒去和老者共饮,两人的友谊就是如此恬淡。
冬至日,朝廷要去天坛祭祀,陈安被派往修路,临行前告诉老者说:“我有几天不能来了。”老者说:“我正想偷偷看看天子的车驾,请带我一起去。当你感觉袖子中有些重的时候,就是我来了。请你一定要紧紧捏住袖口,不可以松手。”陈安答应了。等到了那天当差,子袖忽然感觉一重,就按那天说的按住袖口。过了一会儿就轻了,问话也不答应。后来巡视城墙的时候,杳然没有了老者的踪迹。就这样过了五年,忽然在广昌门外遇到了他。陈安说:“离别这几年,您去了哪里呢?”老者说:“差点就见不到你了。那天我潜伏在你袖中,不料那天关圣帝君跟随圣驾,又有周将军作先驱清道,一看见我,就舞刀而来。我飞奔到河间,遇到一个孕妇打水,我藏在跨下,周将军这才回去。这几年我一直躲避在黔地,今天才敢回来。”之后每逢月夜,仍旧和老者在城墙边共饮。
后来,陈安病逝,老者哭着祭奠他,赠给他家三十金,让他的儿子用以置办丧事。
178,洪四大王
山东登州百姓洪四,和妻子李氏在海边居住,打鱼为业。性格豪爽,从不欺压人。一天,他在海岸边捡到一颗蛋,有点像鹅蛋,圆泽光鲜,煮熟吃了,感觉香美异常。吃完后感觉很口渴,周身燥热,饮了一大斗水,还感觉不够。就打水洗澡,周身的骨头关节都在响动。腋下忽然开始生出鳞片,头上长出二只角,臀后长出尾巴,手脚都变称了龙爪。盆中的水不停响动如沸腾一般,妻子急忙跑出门,叫来同村的村民。霎时间浓云密布,雷电交作,骤雨倾盆,只见一条青龙冲破屋顶,攫爪蜿蜒,风雷跟随,往南飞去。随之兴起的大水片刻间冲没数座村落。李氏躲在大树上,才得以幸免于难,等到水稍微退却,暂时投往高阜的尼姑庵落脚。
在那里住了大概一个月,忽然浓云复集,又下起大雨如注,村民大惊。忽然有一个牛头人,骑着大鱼出现,说:“在下奉四大王命,来接夫人。”李氏欣然跨上大鱼,腾空而去,村民们没有一个没看到的。
后来临海一带的居民修建了洪四大王夫妇庙,四季祭拜,旱涝之时祈祷,总是灵验,至今香火不绝。
柳崖子说:后稷化神遁迹。如今的洪四大王,也是化神遁迹吗?相传洪四生平豪爽,不欺人,一朝变化却淹没数村生灵,相比欺人之罪更重!所吃的蛋,难道不是蛟龙之属吗?躁热沐浴时,血肉消融而长出鳞角飞出,看见的人没有时间仔细审视,还以为变龙而去,是?还是不是呢?真相不可知了。
179,雪松疯子
清朝开国初年,有一个道士,不知道是哪里人,自称自己叫雪松。来到都城。住在宣武门内西斜街的玉皇阁。喜欢吃狗肉、大蒜、火酒,一喝醉不管何时何地就睡,人们因而称呼其为雪疯子。宁夏将军某还没有发迹时,问他话,他说:“沿海有块豆腐干。初为盛京熊岳城守尉,离海三十里,系方印。”再问,又说:“西边高。终于宁夏将军任。”一日,在宗室玉公家做客喝酒。半夜,有人说:“南城外米市胡同的馄饨很好吃。”雪疯子就出门去马上又回来,说:“在这里。”果然是米市胡同的东西。第二天早上去米市胡同询问,说:“晚上有个道士买走了两百个。”众人都感到很惊异。
雍正八年,雪疯子又来玉公家做客,拿着野鸡翎朝着玉公帽说:“带上,带上。”果然没多久,玉公就摆脱了侍卫的职务,带上了花翎。又有一次,雪疯子在八月十九日辰刻这天来到玉家,说:“你们家全家请都汇聚在这个屋子里。”只有玉公的长媳没有来。过了一会儿,发生了地震。这个房间安然无恙,只有没来的长媳被倒塌的房屋压死。宁夏将军的太夫人十二三岁时看到他,他说自己“七十岁”;等太夫人八十岁时,有人问他,还说:“七十岁”。
180,驿丞
薛敏,是户部经承,五年期满,被派往贵州杨老驿站做驿丞。那里偏远贫穷,薛敏很发愁。有个米市胡同钱铺的杨姓人,和薛敏是朋友,看他发愁的样子,就询问他缘故,薛敏因此说了缘由。杨某对他说:“我替你去,怎么样?”薛敏很高兴,把公文凭证交给杨某,自己改名进入兵部做了贴写。
杨某冒认薛敏的名字,去贵州赴任,到了目的地,是一片乱山,微薄的俸禄仅够吃饭。坚持了两年,杨某到贵州省城告病归乡。他来到抚军衙门的时候,遇到看门人老郭。老郭也是京城人,和杨某原来认识,他一见到杨某,就问道:“杨哥怎么也来到这里做官了?”杨某牵着他的衣服到僻静的地方,小声说了自己冒名的事,又说实在太苦,想告病回乡。老郭说:“先不要着急,现在的巡抚是我家主人魏侍郎,他没发达的时候和你是邻居,曾经很感念你,我也受过你的恩惠。晚些时候我告诉他你的现状,他会帮助你的。”郭将情况告诉魏侍郎后,果然给杨某改任为看管关口的巡捕。进出关口的人都要给好处,三年后,杨某攒了不少钱。他感到已经知足,于是告病还乡。
薛敏兵部贴写的期满,还是被派到杨老驿做驿丞,这次没人顶替,只好前往。路上遇到杨某,见他意气舒畅,杨某就和他说了分别后的情形,赠送他五百两。薛敏心里稍稍有些宽慰,盼望此行也能像杨某一样有所际遇。晚上梦见一个小吏拿着一个册子,上面写着“贵州杨老驿驿丞薛敏,于某年选用,因食京米未完,改至某年。”正要往下看时,吏已经拿着册子走了。知道自己的事情已经确定好了。他到任后,终日拮据落魄,郁郁几年后死去。
柳崖外编·卷十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