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色堂膏方·百年堂之旅」 百年堂“五大名片”与“六大文化馆”(四)
一方古印,一则掌故,一个企业,千年传承——东阿百年堂
百年堂是一个古老的堂号,溯源可始于公元前486年,其堂号得名于北齐文宣皇帝公元557年,再次重建于2009年7月7日。公司总部位于山东省东阿县,其工厂占地面积约83000平方米,品行畅销全球20多个国家与地区。作为一个享有盛誉的老堂号,百年堂“五大名片”与“六大文化馆”已然成为其颇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其中“五大名片”分别为:一、阿胶鼻祖(公元前486年)

二、大世界吉尼斯之最(阿胶文化全球唯一殊荣)
三、血珀天胶的生产者(阿胶行业最高标准)
四、3A级旅游阿胶工厂(百年堂是业内唯一)
五、10万平方米无菌生产车间(产能大,品质优)
“五大名片”可谓囊括阿胶行业的每项最高标准。而其座下的“六大文化馆”更是此次参观的重头戏,细细品味,感悟良多。
首先是位于“六大文化馆”之首的“阿胶文化馆”。

经现场专业解说老师的带领,我们一行首先便来到了百年堂的阿胶文化馆。初入馆门,便仿佛置身于一座黄金古殿般,只见整座馆内无不金碧辉煌,馆的四壁尽贴古代壁画,与满地辉煌相呼应,向我们展示来自唐、宋、元、明、清各朝代鼎盛时期的阿胶文化,其造型虽各不相同,却又殊途同归,无一不再赞颂着这古老的阿胶文化。于画中漫步,不觉在阵阵惊叹中。
已到第二馆——“阿胶工艺馆”,要说我们一行为什么突然发觉步入第二馆,便是这阿胶工艺馆一进门便映入眼帘的一张完整的驴皮。透过一旁老师的讲解,眼望着眼前这张驴皮,一时不知竟有如此多玄妙之处。据老师所言,驴皮身上的每一个部位所熬出的胶都各不相同,大有讲究,她着重强调了驴背上的皮,说到这便是熬胶的上等用料。我们一行正望着驴背出神,老师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为我们讲解整个管内所收藏的大量古法熬胶、制胶工艺。

那迎面而来的第三馆“阿胶膏方馆”的玄妙却又是不言而喻,不似阿胶文化馆那般金碧辉煌,也不似阿胶工艺馆那般汗牛充栋,整座馆内只是井然有序地排列着各种古方,通过一旁的资料,我们惊呼“我们东阿百年堂从宫廷到民间竟然一共收藏了一万多个膏方秘方,甚至还包括了一千多个特效膏方!”只能敬仰,一旁文化墙的对联正好与我们的心情遥相呼应,只道是“天下阿胶出东阿,千年阿胶百年堂。国药一绝千年看,阿胶一品百年堂。”
但更绝之处还不仅于此,眼前便是我们一行非常熟悉的“气色堂”。有道是“自古色难家变多,调经养颜气色堂”气色堂的使命便在于此,让生命绽放的更真切,让家庭生活的更幸福。讲解老师在一旁讲解道“这个膏方是我们百年堂“气色堂”的镇馆之宝,一旦面世,可以让更多女性由内而外的自然年轻3到5岁甚至10岁 ......”

穿过气色堂,便是阿胶工艺馆,了解到阿胶工艺“打水—泡皮—洗皮—刮皮—铡皮—焯皮—化皮—过滤—浓缩—凝胶—切胶—晾胶—擦胶”的完整作业过程。
在最后的阿胶膳食文化馆内,我们更与百年堂创始人王博校长,桂慧琳董事长共赴丰盛的“全驴宴”,有道是:天上的龙肉,地上的驴肉,其滋味之鲜美,入口之化韵,让人唇齿留香,更与二位领导一同饮酒,体验了一番山东“酒文化”特有的热情豪放。
参观完百年堂,我亲眼目睹了公司创始人的大爱,惊叹于他心中的那番大格局,这更让我时刻铭记着我的使命,传承阿胶文化,传承大爱!

声明:本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