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个税问题常见4个“雷区”
第一种,隐瞒收入不入账,账外资金直接分红。
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把所有收入纳入公司缴税,但是很多直接面对C端消费者的行业,比如零售、电商等这些服务类的行业,大多时候都是直接收到老板的个人卡上,不入账,这部分就会直接拿走了,既没有交个税,也没有交企业税。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企业这么做。只是运气好,还没被查出来。一旦被查了,就不只是个税问题了,连补带罚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等,然后再补缴个税。

第二,通过个体户、灵活用工平台转移利润,发工资。
很多老板都知道个体户能核定征收,为了省个税,找亲戚朋友或者高管之类的去做个体户,通过灵活用工平台外包业务给个体户,造成资金回流。通过这种方式转移利润,然后给员工发工资。这样做的风险是很大,最大的问题就是开票背后没有真实的业务产生,没有实际业务链,没有事实依据,会被认定为虚开。

第三,老板和股东个人消费强行在公司报销,
这个要注意的是,凡是属于老板和股东的个人家庭消费,不可以在公司账上报销的,如果强行报销,可能会被认定为分红,要求补个税。
老板和股东个人消费大概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纯个人消费。比如买奢侈品包包,买特别贵的手表,再比如给家里买的冰箱、彩电。这些纯个人消费怎么都不能存到公司账上。
第二类消费往往跟工作相关,并不容易区分。比如买车、买房,还有电脑、平板和手机等。
既可以是个人消费,但同样也是生产力工具,电脑可以拿来办公,车可以用来跑业务。这些并不容易完全区分开的,可以用于办公的,拿去公司报销才算是有道理的。

第四,股权转让没有按公允价值来缴税。
在过去,工商部门或者市场监督管理和税务并没有完全联网,信息没有实现互动。股权转让在工商变更的的时候,并不需要提供税务的完税证明手续,有很多企业在市场监管局直接就变更了,税务那边也就不管了。
但是今年4月1号开始,所有市监管部门的企业登记注册信息和税务机关已经实时打通了。在很多省份城市,如果要做股权转让,是一定要去税务开具完税凭证。有的老板过去做的股权转让,心存侥幸,以为没事,但是也存在被清算的风险,只是还没有查到,不代表完全没事。

所以金税四期下,财税合规势在必行。尽早合规经营,合理纳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