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碎读《故事新编》之《非攻》

2021-02-20 21:22 作者:威廉·伯格曼  | 我要投稿

看这个标题,就知道这讲的是墨家的故事,确切地说是关于墨子和公输班(鲁班),一场事关国家存亡的交锋。

故事的开始,却是以儒家孔子的弟子的弟子公孙高和墨子的对话展开。他们讨论的是关于“非攻”的问题。公孙高责问墨子,猪狗尚且要争斗,为什么君子要提倡“非攻”。

而墨子的回答,倒是反将了他一军。为什么你们儒家说是要学尧舜,但是行为处事却要学猪狗呢!这个话题结束后,故事就正式进入了墨子的非攻之旅。

这个事情的起因,源于楚国要攻打宋国,鲁国的公输班还帮着宋国做了攻城的器械云梯。墨子奔波于宋国、楚国,见到了宋国的贫弱,也见到了楚国的热闹。

他还看见徒弟曹公子在宋国讲着一些不着调的话,“我们给他们看看宋国的民气!我们都去死”。

而另外的两个弟子管黔敖、禽滑厘倒是已经在准备对付云梯,并试验着连弩。

 

为了打消这场战争,他的第一站是老乡公输班的家。墨子并不直陈心意,而是说有个人侮辱了他,想拜托公输班帮他杀了那个人。

我想如果我是那时的公输班,可能也会莫名其妙,甚至不高兴。墨子接着就加价十块钱。公输班就说,因为道义的关系,他是不会杀人的。

而这正好中了墨子的语言圈套。既然你不肯杀人,那么又为什么要帮楚国攻打宋国呢。

 

墨子的第二站,是直接觐见楚王。他从三个方面打消了楚王的想法。

其一是楚国攻宋,就像有钱人不要轿车,却要偷人家的破车;不要米肉,却要偷邻居的糟糠;

其二是墨子和公输般,用木片进行了战事的模拟,但攻守各换了九种花样,都是以墨子胜利告终;

其三是虽然当场可以杀掉墨子,但是墨子的学生已经准备好了守城的器械,楚国是攻不下的。

 

如果将这篇文章和之前的《出关》《理水》《采薇》等一起看,我们不难发现鲁迅是个实足的实干派。他崇尚的是墨子、大禹这样为民赴命的英雄,鄙视老子、伯夷、叔齐,以及墨子的弟子曹公子这样夸夸其谈,不切实际的人。

当然鲁迅的这个故事,也是从《墨子》的原典中翻译过来,墨子劝诫楚王的三个观点,也正是原文中所写的那样,层层递进。

但我总觉得似乎还有些逻辑的漏洞,按照墨子的观点,小国贫弱就没必要攻打它,那么秦国为什么要横扫六国呢?墨子和公输般模拟战的胜利,也并不代表实际战事如何。

我想,如果楚国照旧打过来,那最后的关键还是在于守城之人吧。


碎读《故事新编》之《非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