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中国】从春秋到盛唐(第一季·全12集)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他开创私人讲学的风气,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传》《春秋》六经。孔子去世后,后人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主要思想主张:“仁”(孔子的思想核心)、“德”(以德教化人民)、“礼”(以礼治理国家)
中文名:孔子
主要成就:开创儒学、创办私学、编纂春秋、修订六经
本名:孔丘(qiū)
别名:孔子、尼父、孔夫子
外文名:Confucius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孟子把“浩然之气”视为人能够做到大义凛然、在压力和诱惑之下都不动心的内在根据
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孟子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孟子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的名言有“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等。
中文名:孟子
主要成就:儒家代表人物
本名:孟轲(kē)
外文名:Mencius
民族:华夏族
荀(xún)子(前313年-前238年)名况,字卿,尊称为荀卿。赵国人,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中文名:荀子
主要成就:儒家代表人物、辞赋之祖
字:卿
别名:荀况、荀卿、孙卿
民族:华夏族
墨子(公元前476年或480年--约公元前390年或420年),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曾担任宋国大夫,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和 主要代表人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
作为一个平民,墨子在少年时代做过牧童,学过木工。他自称是“鄙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士”。他提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鬼明”“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他创立了墨家学派,被后世尊称为“科圣”,他的代表作有《墨子》《墨经》,其中《墨子》一书由墨子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器语录编成。
中文名:墨子
主要成就:创立墨家学派、被后世尊称为“科圣”
本名:墨翟(dí)
民族:华夏族
国籍:中国
老子,本名李耳,字伯阳,谥曰聃,出生于周朝春秋末期楚国苦县,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在道教中,被尊为道教始祖,称“太上老君”。
相传春秋末年,老子骑一青牛从洛阳向函谷关而来,老子来之前,尹喜观星象、“望气”,看见一股紫气从东方冉冉而来,于是推算出必有真人要来,当老子骑牛过关时,尹喜认定老子就是那位真人,这就是“紫气东来”的故事。
老子著有《道德经》。
中文名:老子
主要成就:创立道家学派学说,传播道家思想理论,提出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辩证法思想
本名:李耳
别名:李耳、老聃、李伯阳
外文名:Lao Zi/Lao-Tzu
庄子,本名庄周(前369年-前286年),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周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的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庄子的作品喜欢以引人入胜的方式阐述哲理,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庄子的代表作品是《庄子》
中文名:庄子
主要成就: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创立了哲学上的庄子学派
本名:庄周
号:南华真人
民族:华夏族
韩非(约前280年-前233年),战国时期韩国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人,韩釐王之子,荀子的学生,李斯的同学,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
韩非子曾向韩王建议变法,韩王不予采纳,他于是著书十余万言。秦始皇读过他的著作后,想要起用他,于是逼韩王驱逐韩非使其进入秦国。韩非子入秦后,被李斯、姚贾陷害致死。
韩非著有《韩非子》,他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中文名:韩非子
主要成就: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本名:韩非
别名:韩子、韩非子
民族:华夏族
李斯(约前280年-前208),字通古,楚国上蔡(今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芦岗乡李斯楼村)人,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是法家代表人物,曾被任为丞相
李斯师从荀子,学成入秦,辅佐秦王统一六国。秦统一天下后,他为秦始皇制定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并夷三族。
李斯的作品有《峄山刻石》
中文名:李斯
主要成就: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极力主张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
字:通古(出自元以后文献,存疑)
民族:华夏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