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优眠:[家长必看] 孩子叛逆/总爱对着干?这或许折射出的是父母教育问题
绝大多数孩子成长过程中都有一段“叛逆”的时光:不听父母话、和父母唱反调、不好好学习、厌学逃学、沉迷网络世界......
面对孩子的叛逆,从行为表面入手,跟他硬碰硬、发脾气、讲道理、哄着,几乎都是无用的。
很多家长很不理解,为什么父母拼尽全力,却把孩子养成了“仇人”?多数父母喜欢把孩子不听话归结为“叛逆”,却忘了审视一个问题:
是否是自己爱的不够恰当?是否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1、严重叛逆,父母崩溃,觉得孩子简直无药可救
亮亮从小聪明,乖巧,可爱,小学成绩一直很优异,但上初中后一切都变了......
上初中后,妈妈发现,以前那个成绩优秀、阳光自信的儿子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他开始对父母乱发脾气、沉迷手机,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和同学打架。
对此,妈妈觉得这是青春期正常现象,并没有在意。
然而这种情况不但没有变好,反而更加严重,亮亮的叛逆情绪越来越强烈,脾气越来越暴躁,甚至与老师对抗,出现厌学逃学现象。
面对这种情况妈妈崩溃了,她觉得孩子简直无药可救。但面对自己的孩子,妈妈一直在想办法帮助亮亮,最终通过网络求助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2、父母眼中“听话的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心理问题?
当孩子叛逆,我们习惯说:“怎么那么不听话不懂事?”
因为我们希望孩子听话,听我们的话,服从我们的安排,于是孩子的犯错、惹祸,就变成了叛逆、不听话。
当孩子被批评,训斥多了,与我们的期待愈发背道而驰,于是孩子叛逆加倍。
其实,我们的孩子也非常渴望独立自由,父母却不放心,事事包办;
孩子想要“我的青春我做主”,父母却将孩子紧紧拽在手中;
孩子试图规划自己的人生,父母却强行设计孩子的未来。
这样的爱未免太沉重,像一道道枷锁,让孩子的心灵饱受折磨。又像一道密不透风的围墙,阻断了孩子呼吸的自由。
亮亮的父母就是这样,对他所有的事情都要过问,以爱的名义操控着孩子的一切。
每次和父母沟通,父母总是就用自己过来人的“经验”和他说一堆大道理,一切都是无效的沟通。长期生活在这样高压的家庭环境中,亮亮慢慢变得叛逆,脾气暴躁,和父母、老师对抗,以此发泄心中的压抑和不满。
青春期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发展达到顶点,特别强调自己的感受、个人隐私、自己做主的权利,渴望被父母尊重、平等对待,以及得到更多的自由空间。
这个时候,如果父母还在用强行控制、说教、指责、讲道理那一套错误的方式教育孩子,必然激起孩子的反抗情绪,导致亲子关系恶化,失去孩子的信任。
父母希望孩子听我的,孩子渴望独立。父母没有意识到孩子不愿意继续当‘乖孩子’,仍然频频向孩子发号施令,期待孩子按照他们设计的“正确路线”发展,那么孩子会用叛逆行为来向父母说“不”。
其实,没有孩子喜欢叛逆,叛逆的表面总是表达着内心的诉求,就像小夫,叛逆不过是因为渴望被看见。

3、每个问题孩子的背后,或许折射出的是父母的教育问题
每个家庭都会有一个到二个的孩子,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都会必经一个阶段,就是每位家长的都十分头疼的叛逆期,但家长们有没有把这个问题的起源归根结底到家庭教育中。
实际上,与其说青春期的孩子最叛逆,不如说他们最敏感、脆弱,他们渴望被父母看见、尊重和接纳。
时代在发展,孩子的思想行为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如果父母还是以传统方式教育孩子,无异于刻舟求剑。
家长应该多换位思考,在与孩子交流前,应该根据孩子的性格特、年龄阶段,选择一种更适合的交流方式,从而摆脱传统的、说教式的沟通方式,让孩子们在自己喜欢的沟通方式中去领悟更多的人生道理。
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长要懂得及时调整教育方式,把孩子看作一个平等独立的人,注意沟通的语言和态度;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想法,逐渐放手,给他更多的自由空间去认识自我,和自己相处。家长要及时调整自己不正确的教育方式,摸索更适合孩子、更科学的教育方式。
作为父母,维护好亲子关系,才能赢得孩子的尊重和信任,你的话语和教育也会更有力量。
家人应对孩子的叛逆,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理解孩子的叛逆,因为这个生理期孩子叛逆是正常的。要多跟孩子进行交流,倾听孩子的诉求,避免产生对立面。
2、不能什么事情都管着孩子,要适当让孩子进行独立人格的培养,让孩子多锻炼自己。
3、尊重孩子,要以一个朋友的姿态跟孩子进行交往,多理解和尊重孩子的内心想法;另外,还要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和隐私感。
4、当孩子出现叛逆行为时,一定不要和孩子形成对立面,不要总想吼孩子,批评指责孩子,要宽容的对待孩子,引导孩子正视自己的问题。
5、多跟孩子进行互动,比如多参与孩子的事情,多陪伴孩子。
6、家庭的环境对孩子叛逆也有很大的关系,夫妻之间要表现出互相恩爱的气氛,让孩子在一个和谐幸福的环境中生活。

【温馨提醒】
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下情况,说明你的孩子可能进入叛逆期!
1、认为大人的话有漏洞,大人的批评常常引起他们反感,反应激烈;
2、经常会对着家人大喊大叫,和父母唱反调、顶嘴,不理睬父母,不喜欢按照别人说的去做,
3、如果家长再三叮嘱同一件事会使他感到厌烦,甚至发脾气;
4、破坏性行为过多,比如生气就撕书,摔东西;
5、跟其他孩子经常发生冲突,容易动手。
6、打架,抽烟喝酒、谈恋爱混社会,离家出走。
“叛逆”是孩子独立意识和人格成长的必经阶段,允许孩子“叛逆”就是允许孩子成为自己。但如果孩子出现抑郁、叛逆、焦虑、厌学、沉迷手机等心理问题,务必要寻求专业帮助,及时干预。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及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