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个人也不好好吃饭(番外)】灯火阑珊

2020-08-26 20:38 作者:有大米的说  | 我要投稿

本文首发bigfun:)

各位好啊,我是大米,“不好好吃饭”系列的番外终于更新啦~

由于疫情影响,很多商家与个人都开展了一系列的自救措施,“地摊经济”、“夜市经济”就是两种比较常见的自救办法。前段时间很难看到的小摊,在经过合理规划后,星罗棋布地分布在城市的街边,倒是让钢筋混凝土筑成的冰冷的巢,多少带回了一点烟火香气。

所以今天话题是:你在夜市上经历过什么有趣的事情吗,或者夜市上的某个美食曾让你最动心呢?

我和夜市曾经发生过很多故事,接下来,与你分享。

从深圳回来后的第三个月,夏天也来了。一到夏天,也便到了夜市的季节。

下了车后,没走几步,我就来到了刚开业的网红夜市一条街。

夜市,是美食爱好者盛大的赌场。整个夜市就是一个巨大的赌局。在胃的容量与钱的余量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合理规划金钱的使用与胃的剩余空间,让自己的口舌之欲得到最大化的满足,这都是每个赌徒来到夜市时,顺便完成的机密任务。

最玄而又玄的,就是第一次来到夜市这个大赌场时,绝对出不了老千。哪家铺子好吃,哪家铺子一言难尽,在食物入口之前,一切都是薛定谔那只不知死活的猫;只有当舌尖触碰到食物的一瞬间,自己打的赌才有一个结果。

夜市的美食摊,大多数时候就和夹娃娃机一样,看着诱人,但就是夹不上来好吃的,夹上来的玩具还是一些不那么喜欢的,总之就是——逢赌必输。

但夜市又确实很好玩,首先气氛就很热闹,要是幸运地赌赢了,那这次的夜市来得也算不虚此行。

美食不可辜负,好吃而又好玩的美食更不能辜负。

小时候的夜市——松果与羊肉串

本来以为自己第一次去夜市是在大学,不过在文章写到一半的时候,突然想起来儿时逛夜市的往事。

内蒙的夏天,昼最长夜最短。西边的天空一直到晚上十点多的时候,还能在天的一边留下一抹余晖。但这抹余晖抹不掉洒在苍穹之上的繁星,银河慢慢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流到天空的正中央,汇成了夏季内蒙的夜空中,最壮观的景色。

繁星之下,人们活动的时间变长,夜游的时间也多了起来。而夏天最热闹的地方,大概就是我们那接近市中心的大市场。市场没有花里胡哨的名字,就叫做批发市场。

这个市场有三个功能区:

第一个区域是用于仓储的大仓库,大仓库被多个超大拱门分割开来,砌筑的红砖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上面用白色喷漆打着数字,很有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建筑风貌。

第二个区域,是批发市场的主体部分,这里是露天蔬菜大卖场。

第三个区域就是夜市。一到夏天,这里就成为了孩子们最愿意去的地方。当然冬天这里卖的冻梨和鞭炮已经深受很多孩子的喜爱,不过夏夜时分,这里就是夜市的舞台,夜市也就在烤羊肉串的烟火香气中,从烟幕中登场。

老家那儿的夜市吃的东西很少,多的是各种各样的娱乐项目。像是气枪打气球啊,套圈啊,儿童坐的小火车啊(印象中自己只坐过一次,还是死缠烂打才坐上去的);其次是日常杂货的售卖,那时候的夜市,虽然没有手机贴膜,不过有一家摊子专门买磁带,摆在最前面的,是港台歌手的众多热销金曲。

这么一看,这里与其称为夜市,不如称为夜间批发市场。

当然,我们市的夜市并不是什么吃的都没有。虽然不像现在大学夜市那样种类丰富齐全能吃饱饭,不过解馋的效果可是数一数二。

夏天的夜市上会有两大产品比较抢手,第一个是装在塑料桶中的新鲜松果,另一个则是烟火的起源地——烧烤摊。

记得每次从夜市回到家,因为玩得意犹未尽,所以我总是会在床上打滚撒泼。这时我妈都会把事先准备好的松果拿出来,我一看,用手接过松果,马上就不闹了。回想起来,我妈哄小孩这一招确实高明,一来松果形状奇特,能够吸引小孩子的注意力;二来呢,松塔玩完了还能再接着吃掉,这种一举两得的好事情,我妈不会拒绝,松果的卖家自然也不会拒绝。

刚刚说到松塔,“松塔”是我们老家对松果的别称,也就是松树形似宝塔一样的果实。宝塔下的层层房檐里,躲着一颗颗松子。松子有一层薄薄的壳,里面装着满满的白色果肉。我们老家那里习惯加盐和香料煮熟后食用,所以印象中的松子是咸香可口的,饱满的果肉自带松树的香气。尽管嗑起来有一点麻烦,但吃过一颗之后,松果的味道也就久久挥之不去。如果壳也能吃,可能整颗松果都会被人们消灭干净吧。

当然,松果只是去夜市或者回家之前的一个重要小菜,夜市上真正的王者,非烤羊肉串莫属。

我们那里的羊肉串一般用的是铁签。

逛夜市必吃烤串,尤其在内蒙,羊肉绝对不能错过。内蒙那边,羊肉质量本身就很好,烤出来的羊肉一来不带膻味,二来羊肉的香气又很足。不需要多余的腌制,只要简单地撒点孜然,撒点辣椒,就已经可以很好地品尝羊肉的美味了。

羊肉中的肥油在高温炙烤中冒了出来,显得肉油汪汪的,这时候羊肉的香气也窜了出来,更能勾出口水来。这样鲜嫩的羊肉一入口,即便刚刚撒过孜然,也挡不住羊肉的香气。每一咀嚼一口,羊肉的汁水都会很好地满足味蕾,随着心满意足地吞咽,不知不觉一串羊肉串就吃完了。

就像是陈佩斯表演的小品中描述的羊肉串一样:吃了一串想两串,吃了两串想三串……

和小品一样的是,据说夜市上卖的羊肉串,质量多少有些问题。

以前家里人闲聊的时候,无意中讲到一件事:夜市里烤羊肉串用的肉,并不是正经羊肉。无良商家可能用马肉或者老鼠肉来代替羊肉串。

虽然小时候的我没尝过马肉是什么味道,也不知道大人们是不是有意识地在开孩子玩笑,但老鼠是很恶心的,其肉的滋味更是不敢想象。所以在我听信了这样的传言之后,也变得不大敢吃夜市上的羊肉串了,尽管偶尔吃那么一两串,在吃完之后也并没有什么不适感。

回想起来,小摊上的羊肉串,肉味确实有一点点发酸。长大了一点才知道,马肉的味道也是会有点酸的,加上我们那边马匹可以在大街上走,而且小时候吃的羊肉串并不是那么贵,大概五毛钱一根……

大抵小时候吃的还真的是马肉串罢。

大学的夜市——鸡蛋汉堡

马肉发酸这一件事,我是刷手机的时候看到的。

我的第一部真正属于自己的手机,是大一的红米note2。这部手机陪伴我的时间不是很长,从高考之后的暑假开始一直到大二上学期为止,那部手机的寿命以一直无法开机为由宣告终结。

不过我在这部手机上正式开始使用支付宝和微信,也以此为契机,正式开始了我的移动支付时代。

虽然那两年移动支付才刚刚兴起,支付宝和微信还在大规模抢占市场的斗争中,学校附近的众多小店可能只有其中一种支付方式,零星的小卖部里还用自己的老木门当做结界,挡住了外面世界有如洪水一般的3G信号,但这些店铺即便挡住了3G时代,没过一两年,4G全面商业化,一时间,中国的所有商店似乎都被4G的浪潮淹没了。

移动时代的来临并不会对夜市产生什么奇怪的影响,因为夜市上该卖的东西还是那些,最多是在摊位上加上了摊主的支付二维码,纸币在交易过程中消失的同时,摊主的工作效率也提升了。

我在南方上的大学,那里的夜市与小时候见过的夜市差异还挺大的。以我们学校对面的夜市为例,我们学校对面是美食一条街,卖衣服的和搞教育培训的店铺也不是没有,只不过它们全都被沿街的美食赶到了楼上去。

大一的时候,见到琳琅满目的小吃摊,我一时间有些恍惚,原来中国真配得上一声“美食之国”的美誉。单单是小吃就有这么多的种类。长沙的臭豆腐,沙县的小笼包,东三省的烤冷面以及重庆的鸡公煲……

突然想起,鸡公煲里面的“重庆”似乎是个人,不是众所周知的那个3D魔幻立体直辖市。

虽然大学四年里,口欲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不过要让我从琳琅满目的摊位中挑选大学四年的自己心目中最佳美食……

说实话有点难搞。

寿司和鸡锁骨我买的很多(我一直管鸡叉骨叫鸡锁骨,吃起来有点小色情),大学当地盛产的茶饼我只吃过一次,香豆腐和狼牙土豆太过于常见了,而且这些美食的味道四平八稳的,吃过一次之后绝对不会担心第二次的味道会有什么不同——说白了,就是没特色。

啊,突然想到一个。

我们学校夜市的出入口处,有一家专门卖鸡蛋汉堡的摊子,这个可以专门拿出来说说。

这家卖鸡蛋汉堡的摊子,说是摊子,其实只有一个煎食物的机器,而所谓的鸡蛋汉堡,也只是名字叫做“鸡蛋汉堡”,做法上其实更偏向章鱼小丸子。将打好的一半鸡蛋液倒入烧热的圆形模具里,然后倒入葱花和半熟的肉馅,等蛋液略有凝固后,倒入另一半蛋液。当蛋饼再凝固一会儿并变成金色后,接着翻面煎一煎,一份鸡蛋汉堡就算是完成了。刚出锅的时候会比较膨胀,一口咬下去,蛋饼中保存的空气就被吸进了口腔中,整个嘴巴都变得热气腾腾的,所以这个鸡蛋汉堡非常适合冬天里吃。

虽然这个东西本质上只是一个灌了肉馅的鸡蛋饼,不过那家店做的味道很不错,而且只要4块一个,用来当一份暖胃的小点心简直再合适不过。

昨天的夜市——墨鱼丸子与西瓜芒果汁

当然,夜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商家们经过不断探讨与对市场产品的把控,大致确定了夜市上最受欢迎的几类食物。

素菜类像是:狼牙土豆、烤面筋、香臭豆腐、超大薯塔……

肉类基本离不开:鸡翅,鸡锁骨,猪蹄和鸭肠牛板筋这种小串。

常见的主食有:炒面、煎饺、锅贴、火烧……

其他的各类点心看似驳杂,实际上翻来覆去依然就那么几样,像是章鱼小丸子,关东煮和钵钵鸡。要知道,这里是夜市,有自己独一套的商业运作逻辑。各大夜市美食榜单的前十名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东西,虽然口味很稳定,但再难翻出花来。

为了吸引眼球,现在什么东西都喜欢加上“网红”二字,什么网红夜市,网红奶茶店,说不定以后还会有网红洗手间。这大概也是在呼应5G商用元年,就好像什么东西只要打上了“网红”这两个字,就自带流量似的。

今天的夜市一条街,逛了一圈下来,摊位上卖的美食基本上是老朋友,没什么新的艳遇。我去的时候,夜市马上就要散场了,所以可以吃的东西更是少了很多。

思来想去,我先选了一份超大的烤墨鱼丸子。六块钱一串,串上每个丸子都有一个小号乒乓球那么大。虽然是拿出来卖的冻好的丸子,不过Q弹的口感和炙烤的香气,还有那微微的焦香气,让丸子的味道增加了一份新鲜感。

有肉的同时自然也少不了合适的冷饮来佐餐。不过夜市的饮品极其容易翻车。所以找饮品的目的就只剩下了两个:1.解渴;2.寻找一些奇特的饮品尝鲜。

对比了几家奶茶摊子之后,我看到有一家做鲜榨果汁的店,推出的产品名字叫西瓜芒芒——顾名思义,西瓜和芒果的混合榨汁。但这个果汁是什么味道,说实话,很难说。因为这两样水果的搭配是真的很不常见,二者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其实完全不能想象。

不过店家敢把这个诡异的搭配晒出来,还把它放进了菜单里。可见对自己这份饮品还是有足够信心的。

赌一把吧。我跟店长说来一份西瓜芒芒,并交上了自己的“本钱”。

只是这个果汁刚刚完成的时候,我瞄了一眼,瞬间就被这份饮品的颜色震惊到了。芒果和西瓜混在一起的时候,那个颜色真的很像腐烂的芒果。尤其在昏暗的灯光下,西瓜和芒果的混合果汁更透出来一种诡异感。饮品做好之后,我战战兢兢地把西瓜芒果汁拿过来,抱着尝试的心理,简单地喝了一口。

尝了一口后,身体对这杯颜色奇妙的液体也不再那么抗拒。其中,西瓜在这杯综合果汁里占尽了风头,但隐隐约约之间,又可以品尝到微微的芒果酸涩味儿,给这杯卖相一言难尽的饮品增添了一丝风味,整杯果茶的发挥很稳定,但卖相也确实吓人,建议各位小伙伴在家时候不要轻易尝试。

幸好翻车的只是卖相而不是味道,否则自己买下来的果茶,怕是永无喝完之日。


吃吃喝喝后,夜市就到散场时间了。店铺一家家收摊,一个个霓虹灯牌也就此熄灭。由于去得晚,我觉得意犹未尽,便在附近随意转转。

夜市的位置在我们市的主路旁,灯光很多,夜景也很热闹。有几朵花开着,在城市不灭的灯光之中,看来今晚她们将要失去一个好梦了。

在钢筋混凝土日益侵占天空的今天,在人间的灯火替代了斑斓星空的今天,大地上的灯火阑珊,终有一天会变成昙花一现。

我只是希望这些富有烟火气息的夜市不要消失得那么快,希望这座城市能多一点富有人情味的灯火阑珊。

~未完待续~

【一个人也不好好吃饭(番外)】灯火阑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