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车幻想——3.V号战车(VI号炮塔型)
(前排提醒:本文全部内容均为作者虚构,与真实历史并无联系,请勿对号入座)

1944年8月,位于德国东部的亨舍尔工厂在英军轰炸机长时间昼夜不停地轮番轰炸下损失惨重,虎式坦克的生产线遭受了严重的打击,产能近乎减半。而此时,东线苏军的新型坦克T-34-85和IS-2已经投入战场,虎式坦克在面对这两款坦克时已很难具有压倒性优势;在西线,盟军诺曼底登陆之后,驰援西线的重装甲营同样损失惨重,前线报告称盟军有一种长鼻子谢尔曼能够在正常交战距离从正面轻易击穿虎式,而虎式坦克王牌——米歇尔·魏特曼的座车也在卡昂附近被离奇地击毁了。

这时再继续生产虎式坦克已不是明智之举,军工部门在虎王坦克开始量产之后就已经有了停掉虎式坦克生产线的计划,并得到了元首和军备部长施佩尔的批准,现在看来,是时候停止生产虎式了。8月末,虎式坦克生产线正式关闭,除了已经生产出来的车体和炮塔继续组装之外,工厂将转产其他装甲车辆。

但是在9月英军的一次空袭中,工厂里等待组装的6辆虎式车体被彻底摧毁无法修复,而威格曼公司(KMW)生产的炮塔正在运来的路上,为了不白白浪费这些炮塔,工厂决定调用转产的豹式坦克车体进行改造以装上这些虎式坦克的炮塔。

改造计划非常成功,扩大了炮塔座圈并对内部进行了小规模改装的豹式车体成功装上了这些虎式炮塔,并被命名为V号战车(VI号炮塔型)。这批另类的豹式和其他豹式一起分配给了刚从法莱斯口袋撤出来的第二装甲师,编入第3装甲团1营。之后随军参加了44年12月的守望莱茵行动,也就是著名的阿登战役。

第二装甲师作为第五装甲集团军第47装甲军的先锋,和装甲教导师一起冲在最前面,强渡马斯河,围攻巴斯通,却迟迟无法攻克美国第101空降师的阵地,最终在美国第2装甲师和英国第3皇家坦克团的反击下损失惨重,油料耗尽,被迫撤退。这6辆改造的豹式坦克也被全部击毁或遗弃,永远留在了通往巴斯通的道路上。

参数:
成员数量:5人
战斗全重:46.7吨
长/宽/高:8.76/3.4/2.9米
引擎/功率:迈巴赫HL230P30/700马力
单位功率:15马力/吨
最大速度:46千米/时
主要武器:88mm KwK36 L/56
辅助武器:3×7.92mm MG34机枪
火炮俯仰:-9°~+18°
弹药基数:64发
车体装甲:首上80mm/55° 首下60mm/55°
侧面40mm/28° 后面40mm/35°
炮塔装甲:正面102mm/9° 炮盾135mm
侧面82mm/0° 后面82mm/0°

图片来源:坦克营地
制作软件:Autodesk SketchBook
PS:好像阅读量和互动量还蛮多的哈哈哈!十分感谢大家对这种憨憨文章的支持!提一嘴,这种幻想战车对历史和数据的考证肯定不会那么严谨,但是我还是会尽量让它们能融入真实的历史当中,使其看起来更加真实。大家就当地摊文看看就好啦,不用太较真~
觉得不错的话记得点个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