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于肉体,情绪于需求
引用:在这个世界上,人类比任何动物的运动都要多。这从我们的体力运动与脑力运动中都可以看出来。而且,人类的所有奋斗都在朝向一种安全感,即期望克服一切困难,最终安全地到达目标。为此,人们要求自己一切行动和表现都要协调统一。于是,我们经常磨砺自己的心灵。
其实,肉体也是如此,也在朝一个早已存在于胚胎中的理想目标而发展,并为此协调自己的发展。例如,假设皮肤破损了,身体就会行动起来,积极地使这处皮肤痊愈起来,并使自己再度成为一个整体。尽管如此,身体在发掘自身潜力方面,还会得到心灵的帮助。实际上,心理作用对于肉体状况也会有显著性的影响。
在一个生命的成长与发展中,这种合作关系从未中断过。作为整体不可分割的部分,心灵好比一个马达,调动它在肉体里所能发掘的全部潜力,并帮助肉体到达一种坚韧的程度。同时,在肉体的运动中,尤其是面部表情的运动中,我们也能看到心灵作用的印记。可以说,一个人只要活动,他的活动里就必有意义。他活动其眼、其舌、其脸部肌肉,他的脸也就会有相应的表情。其实,给予这种意义的正是心灵。
笔记:我们不应该局限于心灵和肉体谁是主宰,唯心和唯物谁对谁错,要重点关注它们相互依存合作的关系,心灵维护肉体,肉体滋养心灵。二者关系犹如DNA的双螺旋,维持它不断螺旋上升才是应该考虑的。
引用:人在4~5岁时,就已形成稳固的心灵与肉体间的关系。此时,他赋予生命以意义,而且他所追求的目标、他的行事风格、他的情感特征,也都已成定局。这些情况在日后并非不可以改变,但有个前提是,他必须首先消除童年期形成的所有错误观点才行。如果能够这样的话,他新的思想及行为也会与新的诠释相一致。
笔记:改变命运先从认识承认曾经的错误开始。
引用:如果肉体不适应环境,难以完成环境的要求,那么肉体往往会成为心灵的负担。于是,那些身体有缺陷的儿童在智力的发展上,也会稍微迟缓。这是因为,他们的心灵需要拿出一部分较大的精力来应对肉体上的缺陷,这无疑会减少他们在智力开发上的投入。因此,如果他们要实现与别人同样的目标,通常需要付出更大的心灵努力,而且心智也必须更为集中。
正因为这样,他们的心灵负荷沉重,也容易变得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如果小孩总是担心自己的身体缺陷和行动困难,那么他的注意力就无法分散给外界事物,久而久之,他会对他人不太感兴趣,在长大后,社会感也会很淡,合作能力也比较低。
笔记:如果你的孩子在智力上,处事上,情感上迟缓,那么请带他去检查身体,寻找肉体上的负担,看是不是肉体的缺陷影响了他心灵的健康。而不是一味的愚蠢的责备和发难。
引用:所谓文化,其实是肉体在心灵激励作用下进行运动的结果。而且,在肉体的所有活动中,心灵都在起着操控作用。可以说,心灵致力于更好地保护肉体,并尽可能避免肉体遭受生病、损伤、死亡等威胁。
笔记:所有的文化活动必须服务于健全心灵维护肉体这一原旨上来,酒文化是为了冬季驱寒,保持温暖。茶文化是为了舒缓肠胃负担,补充水分。诗歌和戏曲是为了舒缓神经,武侠文化是为了强身健体,提高自身安全。
引用:在每个人的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他的焦虑与勇气、欢乐与悲伤都与他的生活方式相吻合,与他们相关的力量和优势,也与我们的期望相一致。
如果一个人通过悲哀来实现他的优越目标,他决不会为自己实现目标而感到愉悦和满足。只有在痛苦万分的时候,他才会感到幸福!我们还注意到,感情可随意来去。一个患恐惧症的病人,当她在家里或控制他人时,她的焦虑感便会随之消失。每个神经症患者都避开生命中任何他们觉得自己无法控制的部分。
笔记:情绪不是一种空泛的东西,他是欲望和需求的延伸,所有的情绪无非就是想要得到某些东西的手段。情绪是手段而非目的,他与我们生活中的需求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