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好一门新语言,关键是要形成“不要脸”、“不合时宜”以及“不看场合”的习惯——
妙爸是湖南人,妙妈是广东人。
妙爸会说湖南话和粤语;妙妈会说粤语和客家话。
但湖南话、粤语和客家话,妙妙面面现在还都没有学会。
为什么这几门语言,妙爸妙妈都是母语水平,孩子却没有学会呢?
是因为妙爸、妙妈、妙爷爷和妙奶奶,都从一开始就习惯了和妙妙面面说普通话。再和他们说湖南话、粤语和客家话时,就觉得非常“不习惯”了。
一旦形成了习惯,就具备了强大的重复的力量,而且很难改变。

任何一个习惯,都有三个视角。
首先是它的目标是确定固定的,不会轻易改变。而其行为会重复发生。而在重复的过程中,这个行为模式会越来越得到强化,越容易再次发生,也越难以改变。
比如刷牙的习惯,目标就是把牙齿刷干净。一旦养成习惯,行为就会经常重复,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刷牙的习惯会越来越牢固和强化。
饮食习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就好像北方人不喜欢吃辣口,南方人不喜欢吃甜口一样,不是因为食物本身不好吃,而是因为吃得“不习惯”。
几乎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的“家乡菜”是最好吃的。就是因为饮食习惯的缘故。
妙爸记得当时刚刚上大学,带了一罐家乡腌制的酸姜到宿舍。我觉得非常美味,百般不舍之下还是大方分享给来自浙江的室友吃。

这位室友才吃了一小口,就赶紧吐到了垃圾桶,还问我是不是变质了。其实,室友就是不习惯这个口味。而我因为习惯了这个味道,就越吃越想吃。
妙爸自己也遭遇了这样类似的情况。
大一在武汉读书时看到别的同学订购酸牛奶,我也订购了,打开瓶吃了一口,也觉得是变质了,打客服人员投诉调换。其实是因为我之前在湖南老家从来没有喝过这种酸奶。后面吃习惯了,就好了。

妙妈是客家人,他们习惯于吃李子等水果时放盐,我第一次看觉得非常很不可思议,感到没有胃口。也是不习惯而已。
语言学习也是如此。
想学好一门新语言,其实关键之一,是要形成“不要脸”、“不合时宜”以及“不看场合”的习惯。
在家里,全家最通用的语言当然是普通话。因为妙爷爷妙奶奶会说湖南话但不会说粤语和客家话。妙爸会说湖南话和粤语,但不会说客家话。妙妈会说粤语和客家话,但不会说湖南话。
根据数学的排列组合,普通话就是大家都听得懂,而且都会说的语言。所以每个人都使用普通话是成本最低、交流最顺畅的选择。
但从语言学习的角度,这却是非常恶劣的环境。
很多人到外地工作,将孩子带回老家,基本和出国差不多,一句也听不懂。
为了学好方言,我们就应该在本来不应该说方言的时候说方言,也应该在本来不应该说方言的场合说方言。就是要养成“不合时宜”和“不看场合”的习惯。
再看看学英语,英语在中国本来就是外语,一般情形下都是没有使用机会的。除非在英语课堂和英语角,讲英语都是一种“不合时宜”和“不看场合”的事情。
我们说英语,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错误,都会“丢脸”。

不论是学方言还是学英语,只要我们形成了“不要脸”、“不合时宜”以及“不看场合”的习惯,就能创造大量的训练机会。
妙爸学粤语的经验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一开始学粤语,发音是非常不标准的。
会有广东本地人说:“阿钢,你还是说普通话吧?”或者有些广东本地人会笑话我某个粤语字的发音错误。
如果因为别人的笑话和建议,就不敢开口甚至放弃学习,是非常愚蠢的。
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只是因为没有一开始就达到很高的水平,就不学了,那就永远学不会了。学习是循序渐进的,不犯错误,怎能成长?怎么可能一开始就很高水平呢?
我坚信这一点。于是不管别人的嘲讽和建议,继续学习,大胆开口,很快就学会了粤语。
所以为了利用习惯的力量让孩子学好方言。包包出生后,在一般情况下,妙爸就只和包包说粤语和湖南话。
现在包包已经1岁快2个月了,我已经习惯和包包说粤语和湖南话。和包包说普通话,反而不习惯了。
妙妈因为没有刻意训练这一种“不要脸”、“不合时宜”以及“不看场合”的习惯,就比较难坚持和包包说方言。即使下了决心,也常常忘记。
就是她因为觉得某些场合还是说普通话包包可能会更容易懂一些,就越来越倾向于和包包说普通话。习惯慢慢加强,就越来就越难和孩子说粤语了。
在我们家,和孩子们妙爸只说粤语和湖南话,妙妈只说粤语和客家话,或者和孩子说英语。这是最好的语言操练安排。
一旦大家有这个意识,孩子学会各种方言是非常简单的。否则,要自如学会一门新语言是难于登天的。
目前,妙爸也开始操练这个语言习惯,和妙妙面面只讲粤语、湖南话和英语。相信很快就会形成习惯。
当然会遇到困难的。比如妙妙习惯了和我讲普通话,我在商场里和她讲湖南话或者粤语,她会反应说:“你在做什么鬼?”或者反抗说不要和我说粤语和湖南话。但只要习惯了,就会见怪不怪了。
或者我和孩子在外面讲英语。其他人听到了会感觉我们很“装”。但自己的事情和别人又有什么相干,何况其他人和你不熟。就算熟,也不会一直真正关心你到底在做什么。你现在不装,到时候要用的时候想装也装不像了!
一旦度过了“不习惯”的时期,我们就会越来越觉得自然,就越容易坚持了。这就是习惯的目标确定、行为重复和模式强化三个视角的联合的威力。
“不要脸”、“不合时宜”以及“不看场合”,这个学习语言的交流习惯,迟早都得养成,早养成好过晚养成!
大家一定要努力养成。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