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日芽香选一选”中元日芽香想介绍《心灵捕手》的理由是…
“日芽香选一选”中元日芽香想介绍《心灵捕手》的理由是…
“虽然有很多作品都出现了心理咨询师,但这是以心理咨询师和客户的对话为核心的作品。”
《中元日芽香的“na”》于8月15日(周一)上午7点更新,
在“日芽香选一选”栏目中介绍中元接触的电影、书、漫画中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以及可能会给心理咨询带来启示的作品。
这次中元介绍的是《心灵捕手》。
是于1998年3月7日上映的美国电影。导演是格斯·范·桑特。
在介绍电影之前,中元讲述了关于为什么想介绍外国电影。
“自我介绍自己是心理咨询师时,
会被说‘在国外的作品中,心理咨询师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吧’。
我认为在日本,心理咨询师的存在还远远不足,美国是心理健康发达国家,学校里都设有咨询室。
和学校老师、公司上司一样,会自然地出现与咨询室的老师说话的描写,
或者以“如果那么烦恼的话去心理咨询那里不就好了吗”的方式登场。
我也想这么说出来。”
对于此次选择《心灵捕手》的理由,
中元表示:“虽然有很多作品都出现了心理咨询师,但这是以咨询师和客户的对话为核心的故事。”观看这部作品后,中元的感受是……
“人与人之间会出现碰撞,青年和心理咨询师是这样,青年和恋人是这样,数学教授和心理咨询师也是这样。
因为重要才会产生碰撞,因为有互相不能让步的东西,所以各自的主张会产生碰撞,心与心的碰撞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我是尽量不想与人发生碰撞的性格。
作品中的青年主人公也是这样的感觉,但是,有不产生碰撞的话就不会明白的事。也无法询问出真心话
主人公有各种各样的情况,因此很难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我对这样的主人公产生了共鸣。
关于心理咨询的手法,作品中出现的心理咨询师都是专门从事精神分析的。
因为不是我的专业所以进行起来很有难度,不过作为电影中出现的描写,
精神分析的印象比较多,进行催眠疗法的描写也比较常见。
对于平时完全没有接受过心理咨询的人来说,看了这部电影可能会更容易想象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