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分化工跨考|23级陕西师范大学学科数学|三跨考研高分经验分享
一、个人情况
工科三跨,学过高数和线代,23考研912是134分。关于教育学知识只有在大三学习过教资。因为疫情原因,毕业后七月底才知道心仪的工作落选,没有保底offer,决定考研,用了一周时间择校和搜集资料,大概八月初正式开始。因为是全职备考,所以时间勉强够用,学习强度也稍大,不过并不建议短期备考!!!早点开始比较稳妥,还能劳逸结合!!
因为我时间紧张,所以直接选择了报名欣途的VIP班,分配了直系学长全程督导,做过规划和答疑,第一次课学长帮我做了个总体规划,后面基本是踩着学长给的时间点进行学习,中间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知识点难易做微调。全程有桃子学姐带学,甚至有独家资料!!有一个我觉得很有效的方法就是可以每周做一次简单的总结并且根据目前的学习情况规划一下每本书下周的任务,每周天复盘一次,写写困难和自己的心得,做的好的话就夸夸自己~也算个放松。这个总结本来是为了交给学长汇报进度的,但是后来感觉很有效果,也可以避免摆烂!!不用细化到每天任务,可能会在周天花费一个小时,个人觉得性价比极高!
333
1基础和强化阶段
我当时学习顺序是中教-外教-教原-教心。当时基础阶段的课程有教材版和大纲版,教材版当然是没时间听,参考书官网上的五本我都买了,但是只简单翻了中教,后三本没有时间看了,所以如果时间紧张的盆友可以直接学习大纲上有的知识点。我中教听的慢,大概用了十五天,差不多三天听两章。个人认为时间充裕的话可以多听听课,理解的基础上后面的背诵会轻松很多。中教基础课听完后,就听强化班,强化班是以专题为主。同时也开始听外教的基础课,不过外教踩坑,问了学长学姐,再听基础就时间不够了让直接跟强化课,感觉还行,可以跟上。
陕师大的教原占比很大,所以我快速结束外教就赶紧学教原,教原一定是大头!因为教原太重要,我还是挤时间倍速听了教原的基础课再听的专题强化。到学教心的时候是真的来不及,直接拿高分笔记边看边背了!(也体现了早点开工的重要性)
2背诵阶段
背书大概九月开始,顺序和听课一样,开始背中教的时候正在学教原。我一般是早晨背书,下午学新课。第一轮是跟着机构的带背营分配背诵任务,每本书安排了十天。个人感觉这个带背营是给二三轮的强化记忆的,大部分是极其重点内容,但第一轮跟着这个感觉知识点有遗漏,在后面的背诵中补上了。感觉中教和教原好背很多,可能是听了基础课的原因,外教和教心就比较乱,所以一定建议尽早开始,多听课!!
纯理科生,没背过书,第一轮有些吃力也有松懈,甚至没有掌握方法。大概十月中旬才跟完带背营,第二轮直接拿高分笔记背,把没涉及到的知识点都背上。第一轮没有注意复习,基本全忘了。差不多第二、三轮开始我才开始滚车轮背诵,每天一定要复习一下前一天的内容,不然真的忘很快!!!时间充裕的话可以复习前两天或者前三天的内容,就算不合上书背,看一看也增加印象~背书刚开始是真的很痛苦,慢慢习惯就好~等到第三四遍基本就轻松多了,效率也更高!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点,一定不要死记硬背!!先背框架,背框架的时候多看看下面的具体阐述,考试的时候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就可以。理解+口诀记忆,口诀网上也有不少,但是感觉大部分不如自己编的好记,感觉不好背的学累了就可以编编口诀,自己编了很多口诀简直能把自己逗笑,也算考研过程中的娱乐环节了,后期有空的话我也会整理一下分享。然后关于资料的使用,我买了很多马克笔,划出关键句和关键词有利于记忆!!我大概背了6~8遍,五遍以后就很快,教原背的多,外教中教背的少,具体根据自己情况调整。后期时间紧张背不下去就翻翻口诀。因为大家应该都开始的比较早,我的时间规划参考意义不大,就不多说啦~
3模拟练习
这个可以不用急,冲刺期掐表练练注意卷面就好。我大概模拟了三次,两次真题,一次机构的模拟卷,写完找学长学姐提建议,一般问题不会很大。也可以搜罗一下网上的模板,找一个顺手的参考着写。
陕师大的333题量是比其他院校大的,答题的时候学长教的方法是,有几分写几行,不要写太多,后面会写不完。
4资料参考书
基本上333的资料不多,主要是背诵。时间充裕的可以看看教材,没看感觉问题也不是很大。听课+背诵的笔记用的机构的高分笔记,比较好的一点是他们的资料是有针对于知识点的重要程度标的。
咱们陕师有很多高频考点,我当时时间紧张,次要知识点没有背完,但是今年的题目基本都是背过的。配套的还有练习题,但是没时间做啦。后期买过《333教育综合框架笔记》,用的不多但是对于建立框架比较有帮助。刷题的话,把真题背熟,有时间可以多写写练手速,建议背熟后掐表买专业课答题纸做。
912
我也根据我的想法写了每个阶段建议的规划,陕师今年不压分,高分很多,我这个只排中后,大家可以参考一下避避雷!!
1、基础阶段(8-10月初)
912的基础课对于跨考er来说是必听的,我大概用了两个多月完成了一轮学习,每天花在912的时间是4-5h。教材使用的是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的《数学分析》(第五版上册)和北京大学数学系前代数小组编的《高等代数》(第五版)以及它们对应的辅导书,有课后习题的答案。

编辑切换为居中
官网上还有《高等代数中的典型问题与方法》这本参考书,不过我时间比较紧张没怎么使用。搭配《点睛笔记》,边听课边记录笔记。我是高代和数分同时进行的,大概每天学习每本书一小节,上午听课,下午做勾画的课后题订正,然后当天把问题解决掉,实在太难就总结下来请教学长学姐。我当时高代大概比数分可以早一点学完,当然也可以一本一本学,不过我比较推荐同步走,因为高代数分里有部分知识点有交叉,而且学后一本可能会忘掉前一本。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教材的课后题是不用全做的,比较费时间而且很多题很难性价比不高,当然第一遍的时候基础题做起来非常吃力,这很正常,坚持学完慢慢做题感觉就出来了。听课时也要有选择性,根据大纲的知识点来~~第一遍一定要把基础打扎实,备考早的可以多留一点时间预算在基础阶段。
现在能看到这篇帖子的宝子们!!快点学起来,不要像我这样,尽量在7月前过完一轮基础学习,给后面强化冲刺留好时间。我这么操作的后果就是学得快忘得快,准备复试的时候基本就忘了,基本又得重新过一遍,一些概念和题型只能应试,所以复试的时候发挥并不好,排名靠后,也是很惊险了。
2、强化阶段(10-11月中)
这个阶段使用的就是一轮记满的《点睛笔记》和二轮专用书《欣途秘籍》和《黑马题册》并且开始做真题,二轮主要是进行专题学习,一共十个专题,3~4天解决一个,每天分配3-4小时。专题学习的步骤是先看《欣途秘籍》配套的强化课,再整理自己的笔记做对应的习题。我做的是《黑马题册》上每一个专题对应教材重点题和兄弟院校的经典题,以及对应专题里涉及到的真题(留最近两年不要动),做真题的目的主要是感受难度。配套资料还有补充的独家练习题,我时间紧张没有写。

编辑切换为居中
我比较推荐7-8月强化学习,这个时间段应届的宝子们正在暑假,尽量系统学习,效率upup,二战或者在职的就根据自己时间安排啦。因为有了一轮基础,二轮会轻松一些,时间充裕的可以看看一轮做的错题,再找一下别的练习,时间紧张的只做我刚刚提到的部分就够啦。比较重要的是有问题一定要及时解决,首选自己琢磨,实在不明白再找学长学姐问,有讲解会省时省力,不过觉得不如自己钻研出来的印象深刻,但是实在不理解不要死磕,及时求助或者看看大纲是不是过难这个知识点不考。把概念方法学透再往后走,第一遍学不懂的可以先学学看,但是强化阶段如果想要很大提升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走好,如果基础阶段学的扎实是一个很大帮助。

编辑切换为居中
3、冲刺阶段(11月中-12月)
这个时间段就是刷真题,过去十年至少做三遍(强化阶段做过第一遍),同时有忘的知识点赶紧翻书翻笔记,查缺补漏,欣途有两三次模考,也给了资料《专数十套卷》,个人感觉题目偏难我没有写完,但是考完发现上面有压到真题。这个阶段我大部分时间在背333,基本上每天花2-3小时学数学。17年以前的真题有涉及数分下的内容,近几年没有考到,我当时没有花费时间在数分下的题目上。真题要做透,及时订正,咱们陕师很容易出到真题,能拿的分都要拿到。第三遍就可以模拟考试啦,一定要买专业课答题卡,912和333都能用。一方面可以尽量还原考场,另一方面提前避免错误~我当时有一次大意了,答题纸直接上下写反了,如果是考场这样,我的答案就要被订到装订线里面啦~考前一周差不多都写完了,背肖四没太多时间刷题,就看看错题
冲刺阶段的话,强化结束就可以开始啦,感觉有不扎实的就再把笔记多看几遍,然后就是找题做~我感觉912比统考数学要简单些哈,坚持到最后很容易出高分的!
4、资料课程清单
课程:欣途VIP3全程班(含8次直系学长辅导)
资料:
《数学分析》(第五版上册).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的
《高等代数》(第五版)北京大学数学系前代数小组编
教材对应的辅导书
课程配套资料:
《点睛笔记》《欣途秘籍》《黑马题册》《专数十套卷》《历年真题解析》

编辑切换为居中
英语(二)
一、个人情况
大四最后机会低分飘过六级,五个月备考英语(二),客观题54,最终成绩78。
二、推荐资料、软件、课程
资料:《考研词汇闪过》、田静老师的《句句真研》、唐迟老师的《阅读的逻辑》、唐静老师的《拆分与组合》
软件:不背单词、墨墨背单词、网易有道词典
课程:资料配套课程以及石雷鹏老师的作文课
三、备考过程
我的大概学习顺序是:背单词→看语法和阅读书、听对应课程→阅读真题2004-2020、听部分讲解→作文→学习翻译、新题型、完型
1.单词
我在毕业后七月底收到心仪工作未被录用的消息后,马上就做出了考研的决定。还在择校时单词就已经安排上了。没有听单词课,直接开始背的。刚开始背生词很多,到后面就慢慢只剩复习了。我先用的不背单词app背的《闪过》里高中低频词,之后用墨墨背单词背的简单词,偶考词和超纲词因为时间紧张没有背。(个人喜欢不背单词的界面,但是只能按照词书的顺序背诵,墨墨背单词选词更方便,推荐结合使用)。每天学习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背单词,用时30-60分钟。单词给我的感觉是会有很多长得像的或者意思像的,一旦记错会很影响阅读的理解,所以可以找笔记本专门记录以下,定期复习。
2.长难句
长难句和语法自己过了一遍田静老师的《句句真研》,没有时间听课了,如果时间充裕我觉得听一遍课的话效果会更好。
3.阅读
我大概在八月底,单词背完高中低频词和看完阅读课后就开始每天练习一篇并复盘,如果错的多就听下唐迟老师的真题讲解。考研阅读跟以往高考以及四六级的阅读感觉还是有很大的不一样,刚开始会错很多,多总结方法结合老师讲到的技巧慢慢就会出来感觉。阅读真题我只刷了一遍多一点,因为时间紧张只能把错的多的几篇进行了二刷,每天大概用时1h。
4.作文
我是10月开始准备作文的,最开始跟的王江涛老师,背作文的方法我觉得如果可以坚持下来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但是我当时时间很紧张,背完两篇感觉还是什么也写不出来,也确实是很焦虑了。当时找朋友聊过听了建议,就跟着石雷鹏老师的作文课带写了几篇,后面自己总结了模板,背了些功能句,掌握方法后自己能写出来后,焦虑就缓解了很多,之后就每周练习2-3篇不同话题的作文。但是确实准备不太充分,主观题分并不高,所以也是建议尽早开始,试错的机会也更多。
5.三小门
这三门基本就是在阅读差不多的基础上抽空学习了,真题没时间都做完,不过相对于阅读可以少分配些时间,翻译和新题型较简单,完型难度个人感觉不稳定,所以在模考时要合理分配时间。
6写在后面
其实英语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每天多少都要学一点,不要因为专业课任务繁重就忽视英语,因为英语还是需要日积月累才能产生质变的,一旦一段时间落下,也不是很好补上。
政治
一、个人情况
政治八月中旬开始备考,最终成绩65分(客观32),不算高分,因为我的专业课也是八月初开始准备的,所以分配给政治的时间就比较短,每天大概40~80分钟,也算是想方设法在较短时间里抓住重点进行学习。所以如果短期备考或者在职比较忙的宝子可以参考一下,时间充裕的学弟学妹还是建议借鉴其他的高分经验贴,准备更充分些。
二、推荐资料、课程
第一轮:
徐涛老师强化课+《核心考案》、肖秀荣1000题
第二轮(10月中-肖8出版):
腿姐技巧班+讲义、搭配腿姐冲刺背诵手册+思维导图
第三轮(刷题、背诵):
肖八、肖四、腿四、刷题小程序
三、备考过程
第一轮:我选择听的是徐涛老师的强化课,搭配1000题做巩固练习,政治在整个备考过程中只能抽空学,专业课学累了就听徐涛老师的课,会感觉放松很多。我大概是从8月中到10月中两个月完成了一轮学习,顺序是:马原-近代史-毛中特-思修。时间紧张没有听思修的课程,本来近代史也是想自学,但是直接听毛中特有些低效,所以近代史还是要放在毛中特前进行学习,听完课程也会对时间线更清晰。
第二轮:
我选择跟了腿姐的技巧版,搭配讲义和腿姐的冲刺背诵手册,有补充内容就记在背诵手册上,同时也要抽时间复习一下1000题的错题。
第三轮:
听完技巧班差不多就等到肖八出版了,选择题可以刷2~3遍,把知识点吃透,大题可以大概看看,不用背诵,同时也是抽空复习,等待肖四。肖四一出版就要开始背诵了,我当时直接拿着肖四的答案背的,但是感觉如果跟着考研博主的带背会效果更好一些。时政的话在刷题小程序多做几遍,考前各个老师也会总结,我看的是腿姐的。
四、写在后面
政治是比较容易在短期内提分的科目,不需要开始的特别早,因为战线拉长后面也容易遗忘。相比于其他三门算是不怎么枯燥的课程,理解课程的基础上做好练习,多巩固复习就会拿到不错的分数滴~
避雷的一点!!!多选题不用想太多,我在今年考场上过于谨慎抠字眼导致把正确选项排除了,痛失好几分!!政治是第一门,一定要克服紧张,当作平时练习就好,切忌想太多和改答案,不确定的题就相信第一直觉,不要让到手的分数飞走啦~
写在最后
整个备考过程可以说是进度超赶了,大概十月之后周末也没怎么歇气。
总体来说,效率和心态很重要。毕业在家备考,没有图书馆自习室的氛围,考验的就是自律!!
难免有emo的时候,学长学姐及时的鼓励和开导,系统课程的高效率以及父母的支持三重buff加成,让我的考研生活过的还是不错!!
再强调一下~复盘很重要,不要摆烂,有问题及时调整!!
可以加一些讨论群大家一起监督交流~毕竟看着群里的成员,考不上是对手,考上了是同学,这也是一个动力哈,加油加油!!陕师大见呀~
希望欣途大家庭中的24级的学弟学妹们可以顺利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验,克服过程中的种种困难,收获成长和录取通知书,一战成硕!我们明年九月学校见!
ps本文为代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