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印加人过节,印加美女全出来了,一饱眼福

附录:印加文明
1.印加文明的发展概况
印加文明的范围大约在南美洲的安第斯高原中部,即今天的秘鲁和玻利维亚一带。早在公元前1500年,这里就已经有印第安人居住,并逐渐创造了一些发展程度较高的文明,如公元前1200年到公元前400年有查文文明,公元前400年到公元400年有萨利纳尔文明和帕拉卡斯文明,公元400年到公元1000年有摩其卡文明和纳斯卡文明,800年到1200年有蒂亚瓦纳科文明。考古学家在蒂亚瓦纳科发现了许多惊人的奇迹,如著名的太阳门是用整块巨大的石板做成,高3米,宽4米,重12吨,如何从5公里之外把这样巨大的石板运来一直是一个谜。
大约在1200年左右,印加文明开始发展起来。印加是印加族国王的称号,意思是“太阳之子”。传说印加的执政者前后一共有13个,绝大部分确有其人。到16世纪初,印加文明经过不断扩张已成为幅员辽阔的庞大帝国,它的版图西临太平洋,东至亚马孙热带雨林,北到厄瓜多尔北境,南达智利的马乌莱河,南北长达4828千米,辖地面积80多万平方公里,统治将近1200万的居民。
2.印加人的社会组织结构
印加帝国包括了印第安人的许多民族,印加人是这个国家的统治阶层,他们享有特权,不参加劳动,依靠征收贡赋和剥削农民及奴隶劳动过着优裕的生活。但印加人必须忠于国王,随时准备应征为国王打仗。国王被认为是太阳神的化身,王位世袭,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印加社会的基层组织是被称为“阿伊鲁”的农村公社,土地分为太阳田、印加田和公社田三种,分别归祭司、王室和村社所有。村社土地分给各家耕种,原则上每年重新分配,但事实上已占为己有。农民耕种土地的顺序是先种太阳田,次种印加田,最后才种自己的公社田。奴隶已大量存在,但多从事家务劳动。
3.印加人的社会生产
印加人精于农业,他们很早就学会了建造梯田和水利灌溉系统,种植的农作物多达40多种,西红柿就是从南美这个地区传入欧洲的。玉米、烟草、西红柿、马铃薯和可可是美洲印第安人的五大发明,也是他们对这个世界农业最重要的贡献。
印加人有很好的青铜冶炼技术,他们用铜、金、银、锡、铝等金属制造各种精美的器皿和装饰品,制陶工艺和棉、毛织品工艺也十分精湛。手工业者已经专门化,有各种专门的手工工匠为王室和贵族服务。国家对民间交换和贸易有严格限制,农民自给自足,所以印加没有货币。
4.印加人的文化
印加人没有文字,用结绳记事。结绳方法非常巧妙,在一根粗绳上系上很多条细绳,细绳上又系着离粗绳远近不同的各种绳结,用这些结子的位置、形状以及结绳的不同颜色,标志一定的数字和事物,印加人称之为“基普”。印加人虽没有文字,但已掌握了相当丰富的科学知识。首都库斯科建有观象台,用以观测太阳的位置,确定农业生产节气和宗教祭祀的时间。他们以365日为1年,每年12个月,每月30天,10天为1长周,剩余5天为短周。
印加的建筑成就卓著。首都库斯科建在海拔3000米群山环抱的高原盆地上,有十分完善的供水系统,水渠纵横交错。水流通过石质导管或暗渠进入建筑物。城中心广场的太阳神庙宏伟壮丽,以黄金和宝石装饰,用巨大石块砌成,石块和石块之间不施灰浆却严密合缝,最大的石块重达2000多吨。著名的“黄金园林”里的花鸟树木均用金银制成,金树银花,满园生辉。
印加帝国的交通建设值得赞叹。全国有两条南北走向的长达数千公里的干道,还有许多连接干道的支线道路通向全国。由于印加没有轮车和马匹,所以道路都是为徒步的信使和驮兽设计,沿途建有无数隧道和吊桥,每隔一定距离设驿站,关隘和险要之处则建要塞和烽火台,烽火信号4小时可传达数千公里。印加大道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印加人也因此被称为“新世界的罗马人”。
16世纪西班牙人的入侵打断了印加人民独立发展的过程,印加国家也最终被殖民者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