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球帝(信息汇总)
野球帝在2014年以公众号的形式起步,18年才开始涉足短视频领域。老王和老魏是最早的上镜师傅,后来他们邀请老马担任收银员和兼职摄影。随着李峙锦、赖益烨等实力选手的加入,野球帝的名气越来越大,逐渐成为网络上的红人。
近日,野球帝多位元老级师傅停更视频,更是删除了简介中原有的MCN公司,被曝退出。
“野球帝9位师傅退出野球帝原因曝光,根据网上自称陈一帆徒弟所说,9位师傅真真实实的退出了野球帝,目前野球帝新老球员分化严重,因为老师傅们缺少流量价值,野球帝的MCN机构不给他们流量和广告,致使老师傅们对野球帝失去信心,所以这次老师傅退出问题,基本可以肯定,退出是因为师傅们对收入分配不满意,而续约合同满足不了师傅们的条件,所以只能分道扬镳,一拍两散。” 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这种事很正常,本身看郭师傅这些人也是看他们在抛物线练练球,玩玩梗,弄点段子之类的。 一直以为他们混的不错,看到这个爆料我都不敢相信。
收入分配不公其实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啊,就凭陈一帆的水平离了野球帝基本不用在接球圈混的水平凭什么分配要公呢?感觉就像蚁人和黄蜂女要求和钢铁侠一起涨待遇,漫威说钢铁侠可以蚁人不行,然后他们就一起走了。 目前感觉对野球帝和9位师傅都是双输的局面。野球帝肯定不想让王师傅马师傅和赖益烨走,如果只有这三个续约肯定能谈下双方都满意的条件,但是这9个人就肯定不可能了。9位师傅,有实力能代表厂牌出去打比赛的只有王师傅,赖益烨,魏师傅,刘守元,刘守元也只是能上上场的水平,有内容价值的只有王师傅,马师傅,刘守元(刘导人设和内容估计也是野球帝包装的,但是本身还是有点梗)。 从野球帝的角度讲我凭什么给你们9个人同时涨薪水和资源,虽然我很喜欢洋妈,但是他离开野球帝真的会有人看他拍视频练三分吗?郭师傅离了野球帝现在出去打比赛了,我的感觉是他如果一开始就靠打比赛出名的话不可能有这么多粉丝。陈一帆水平我就不说了,来了野球帝后水平没涨多少肚子越来越大,前阵子抖音有个单挑比赛他好像还输给了一个明星,如果不是野球帝他咋可能有那么多粉丝。郭雨妍就不说了,本身没梗,天天给同事喂辣牛肉丸不知道拍了多少个视频了。 至于其他人,马师傅和王师傅两人,本身内容上就很有梗,王师傅的谷德爆系列能看出他绝对是一个优秀的内容创作者,实力上前阵子去美国训练也看出来了,绝对素人顶尖水平。并且这俩人就是野球帝的元老也是灵魂人物,有一种草根的诙谐幽默非常吸粉。赖益烨说实话内容很一般,实力还可以,但是脑残粉很多所以野球帝肯定也不想让他走,不过以后估计也只能靠打比赛维护粉丝量了。魏师傅和刘守元基本上算是野球帝也不想放弃的,剩下的几位野球帝就没太有所谓了。说白了最核心的点就是提到野球帝你能想到马师傅,王师傅和赖益烨,而提到其他人你能想到野球帝。 总而言之,如果真像大家传的那样是9个人要走一起走要留一起留,我只能说王马二人真的很讲义气选择和兄弟们共进退。 回顾:野球帝的成长之路: 野球帝,体育类
自媒体
,
由核心成员张师傅、王师傅、马师傅、李观洋等组成
,已有核心成员21位之多。 野球帝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了,它是一家从球馆里走出来的公司,由核心成员张师傅、王师傅、马师傅、李观洋等组成,现在核心成员已达21位之多,众师傅个个都是篮球爱好者,并且履历都不简单。通过短视频揽获了平台累计粉丝超4300多万,现在已然是国内最好的篮球厂牌之一。
在聊帝哥是谁之前,我们先说说野球帝的起源。野球帝最开始是做微信公众号内容生产的,最开始只有2-3个人,都是特别喜欢打篮球的。因为常常在文章中自称“帝哥”,所以就一直延续了下来。 关于“帝哥”的真实身份,很多人都认为是一个人,是野球帝的老板,其实不是的!现在的野球帝是公司化运作,也就意味着所谓幕后老板“帝哥”其实是股东们,不单单是指一个人。还有很多人说“帝哥”是张师傅张子沫,其实说的也没有错,但不完全对。 徐鹤铭 野球帝品牌负责人 用徐鹤铭的话来说“学校、小区等这些地方打球打得好的,这些人每个人都是野球帝。”他也曾在采访中表示,野球帝的第一批粉丝是2014年在学校发传单积累的,最开始做的内容就是篮球相关的原创内容。后来短视频兴起之后,逐步开始转移阵营,开启了短视频拍摄,才慢慢发展到现在。从他的采访中我们不难发现,徐鹤铭应该是野球帝创始人之一了,也是最有可能是“帝哥”的人选。 陈明森 野球帝达人商务对接负责人 陈明森在团队中主要负责达人签约和商务对接,我们在视频中看到的王师傅、马师傅、李观洋、杨策、赖总这些都是他签过来的。据他透露,团队一开始想做的其实并不是篮球赛道,而是美妆。最后还是选择了大家热爱的篮球,毕竟那会儿篮球还是蓝海赛道,后来陆陆续续的签约了大概40多为篮球博主。我们所熟悉的浚鸿团队、AirChina等也是野球帝的一部分。 张子沫 野球帝内容负责人 最后,我们来说说大家普遍认为的“帝哥”张子沫,张师傅是主要负责短视频内容生产的,也是西安抛物线球馆馆主,所以很多人都认为他就是野球帝“帝哥”。其实,最早期野球帝的出镜球员就是张师傅,而那时候拍摄张师傅的就是现在的马师傅,马师傅最早其实也不是达人。但团队最早来的是王师傅、然后是魏师傅,接着才是马师傅。从这点分析来看,大家怀疑张师傅是"帝哥”也是可以理解的。 其实说到底野球帝发展到现在就是一个公司,你如果把他当成一个公司来看待,师傅们的退出可以看成被解雇或者是自己想单飞或者找到下家,那这个事情其实也就没那么难接受了。 公司其实说到底就是这样的,不可能养闲人的,我个人觉得老师傅们应该也不是被扫地出门,应该就是待遇没谈妥,正常而言,野球帝自己也应该明白他们的粉丝基数这么大,很多人都是冲着老师傅,冲着情怀,就算流量价值不大,把他们养着野球帝的根基就在,只不过问题就是花多少钱养着,从公司利益的角度出发以及管理的角度出发,王师傅之类的粉丝基数很大,圈内人缘比较好的,多花点钱估计能接受,大家可能也比较服气,但是郭师傅洋妈之类的基本没有比赛价值,流量价值也比较低的球员估计待遇就比较一般了,开高了一个是新人可能不服气,对于公司的管理也不好,另外一个其实说的难听点,也许野球帝已经不太想要郭师傅这种比赛、流量价值都不高的球员了,但是他们可能没想到会有连锁反应,一些本来想留的也想走了。 矛盾肯定是有的,新师傅们基本都是学院派,在现在篮球厂牌横行的时代,野球帝也需要组建这样的一支队伍,而老师傅们其实说到底就是一群篮球爱好者,里面除了赖总外基本就是业余高手,所以说到底就不是一路人,玩不到一起也正常,其实大家看视频也能看得出来,新老师傅们各自的互动还是比较少的。 野球帝自己想转型没错,毕竟流量为王的时代,除了王师傅以外,其实大家的粉丝量基本已经到达极限了,而且这小几十万的粉丝中大部分其实就是图一乐呵,变现的价值比较低,靠着他们一直走下去不太可能,这几年来大家的视频内容也是比较单一的,基本是属于已经挖掘空了,不如趁着热度还在赶紧转型,方向其实也没错,无非就是大家看野球帝还是看老师傅的,这样一搞反而伤筋动骨,这估计也是他们原先没想到的。 野球帝这个事儿其实也告诉一些想从事篮球的想当网红的人还是要好好想一想,这条路还没有想象的那么好走。 目前野球圈其实分为好几类,一类是像白晶陈泽文这种实力很强的单挑选手,他们是路人王签约选手,再加上比赛奖金,广告代言,各种比赛的出场费收入是很高的。 第二类像周锐这种,为什么要单独把周锐分一类,因为我觉得周锐是集大成者,首先周锐颜值高,这就让他在广告代言方面比别人有更广的道路。第二实力超强,路人王签约选手和年度总冠军。第三综艺感很好,还能拍搞笑视频。像周锐的收入估计也是网红球员的头档了。 第三种是军哥,很早出道,吃到了实打实的第一桶金,再加上个人风格很突出,打法吸粉,也是常年参加各种比赛,代言也是非常多,收入估计是最顶尖的一档了。 第四种是向紫龙这种顶级的半职业选手,基本上靠打比赛就已经收入很高了。之前杨政就说特别想向紫龙加入瓷器厂。除此之外,就算他不打比赛,办训练营也能赚很多钱。 第五类就是曹芳他们,也是实力很强,很早出道,赚足了钱,现在是有自己的厂牌,有自己的品牌,还有自己的球馆。 其实现在想想野球帝的老师傅们其实有点心酸的,当然了赖总守元老魏好像也不差钱,就是洋妈老郭钢都这种,上不去下不来,实力嘛打不上比赛,路人王可能都费劲,自己的综艺效果也就一般,不温不火,属于是没代言没出厂费,当训练师可能都费劲,其实对于他们自己而言,也应该想想出路,毕竟都这么大了,对象也没有,钱也没有。 再怎么有情怀,还是要吃饭的,野球帝现在肯定是有一个专门的团队的,包括策划、剪视频、接广告接代言、公关之类的,养活这样的一个团队也是需要不小的费用的,不可能像之前那样,大家自己拍一拍剪一剪,所以说,如果没有价值,不管对于自己还是对公司,再怎么谈情怀,总是要生活的。 网传爆料: